渝中区工调委:在劳资关系中“飞针走线” 织就人民调解锦绣画卷
华龙网讯(叶宇航) 戳纱打点、铺绒夹锦、拼线施色……蜀绣针法变化无穷妙不可言。面对劳资纠纷,渝中区司法局指导成立的渝中区工会劳动争议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渝中区工调委”),也用自己的刺绣绝技,“绣”出人民调解的“锦绣画卷”——上月,渝中区工调委收获殊荣,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
近年来,渝中区工调委牢牢把握调解工作政治方向,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开展劳动争议领域多元化解工作,采用了“五个一”工作法,全力打造诉源治理、纠纷共解的“法院+工会+人社+司法+信访”的多元联动解纷机制,擦亮“工会+人民调解”品牌,探索出工会助力和谐劳动关系的新路径,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推进劳动关系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
渝中区工调委于2016年6月在渝中区司法局指导下依法设立,下设有渝中区工会“劳资和”调解工作室8个和新就业形态劳动权益纠纷调解室3个,调解员19人。截至目前累计调解劳动纠纷7260余件,涉案金额超2亿元。
胸中有锦绣
织就纠纷调解“心品牌”
短视频直播是就业新风口,也是劳资纠纷高发区!上个月,视频主播小王和所在网络公司负责人便因劳资纠纷,走进了渝中区工调委“劳资和”调解工作室。
经了解,主播小王无法完成公司业绩指标,经协商同意调岗后,仍无法完成新岗位考核。于是,公司以小王业绩不达标为由解除双方劳动合同,小王则认为公司违法解除,要求公司支付4000元赔偿金。
调解员介入此案,充分审查完劳动合同、绩效考核、工作时长等证据材料后,给出了调解意见:小王无法完成绩效,存在自身原因,4000元赔偿要求并不合理;但考虑在岗期间的工作付出和就业缓冲,根据相关薪资补偿标准,建议公司向小王支付经济补偿1750元。
对此,双方一致认可。之前在公司闹了半个月的矛盾,在调解室半天不到便得到妥善解决。
在“楼宇经济”发达的渝中半岛,类似的“写字楼劳资纠纷”不胜枚举。渝中区工调委“劳资和”调解工作室,便充当起了劳动仲裁前的“和事佬”——截至目前,渝中区工调委在企业集群楼宇和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了8个工会“劳资和”调解工作室和3个新就业形态劳动权益纠纷调解室,通过靠前服务源头化解,做到用心调解为民服务,帮助企业与职工开展“未诉先办”、“未仲先办”调解工作,将矛盾掐灭在萌芽阶段。
针下有乾坤
织就法律服务“全链条”
“唐老师,你们一定要帮帮我孙女呀!”
“李婆婆,你莫急,慢慢说!”
几天前,工调委调解员唐勉接待了辖区的李婆婆。原来,李婆婆独自带大的孙女踏入职场不久,担任一广告公司成本核算助理,却因一次订单核验失误,导致重复发货让公司损失1000元运费。于是,公司要小张自掏腰包补齐这1000元。小张认为并不合理,却又拿不出依据、说不清道理。
“小张虽有过失,但公司处理问题更大,不能把损失责任全部转嫁到员工个人身上,公司自身也须承担主体监管责任。”随后,唐勉找来小张及其公司负责人当面调解,用事实依据和法律条例,向双方进行明确阐释,最终换得双方心服口服,一致认可了调解方案。
近年来,渝中区工调委为有需求的职工群众提供调解后的心理疏导、就业推荐、困难帮扶等延伸服务120余人次,为老年工、女职工、未成年工、农民工、残疾工等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219人次。
“人民调解工作就是要为人民服务,急民所急,忧民所忧,以情动人,以法育人。”渝中区总工会党组书记王萍表示,只有把普法宣传、心理咨询、就业推荐、困难帮扶等服务汇聚成工会“全链条”法律服务,切实为职工群众解难事、办实事,才能充分发挥工会在基层治理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司法密密缝
织就多元共治“朋友圈”
据了解,在渝中区司法局指导下,渝中区工调委于2016年组建,旨在为辖区企业职工提供咨询解答、申请受理、矛盾就地调处等“一站式”服务,及时化解劳资纠纷。
为提升运行成效,渝中区工调委还先后与市五中院、区法院、区人社局等单位联合建立仲调、诉调对接工作机制,扩展信访、法律援助工作内涵,创新构建了“法院+工会+人社+司法+信访”的多元联动解纷机制,尽量让当事人少跑路、不跑路,节约当事人的维权成本和司法资源。
截至目前,渝中区工调委累计调解劳动纠纷7260余件,调解成功5023件。同时,渝中区工调委对接仲调案件4836件,出具仲裁调解书528份;访调对接调解成功118件;援调对接案件301件。
近年来,渝中区工调委先后获评“重庆市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2022年度全国工作突出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重庆市高院优秀驻院(庭)调解组织”“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