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静音
哪李贵了、地铁判官、商务殷语……2023爆款新闻催生10大热词,你知道哪些?

上游新闻

2023-11-10 18:13:11

听新闻

2023年行将结束,上游新闻梳理年度热词发现,其中有两位“大爷”上榜,一首儿歌在全网疯传,还有一个成语被网友“翻新”,上游新闻根据公开报道进行了整理。

哪李贵了、花西币

据羊城派报道,9月11日一早,李佳琦相关话题在微博热搜榜霸榜,原因是他前一天晚上在直播间怼网友,引发舆论发酵。对此,李佳琦致歉:“我说的话辜负了你们的期望,真的很抱歉。”9月10日晚,李佳琦在带货一款花西子眉笔时,直播间有网友留言:“花西子的眉笔越来越贵了。”这句话引起了李佳琦的不满,当即吐槽:“哪里贵了?这么多年都是这个价格,不要睁着眼睛乱说,国货品牌很难的。我跟花西子跟了多少年,它怎么起来的,我是最知道的一个人,它差点把它家都掏给我了,差点花西子姓李了。有些时候找找自己的原因,这么多年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

李佳琦此言论一出,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气愤说:“你可以解释这款产品以前是什么价格,但不能攻击消费者,而且还是人身攻击”“你挣着普通人的钱,到头来嘲讽普通人”“你得承认你变了”“你要认识到打工人的真实状态,收入低不一定是不努力,而是她用尽了努力可能真的买不起你的眉笔!”不少网友对此大做文章,有人创造了一个新的网络热词——“哪李贵了”,意指一个人如果觉得某个商品贵,要最先反思自己有没有努力工作;有人将“花西子”眉笔作为打工人专属货币,说“已知今日日薪240元,扣掉点外卖20元,今日可得2.78个花西币。”

指鼠为鸭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一段“食堂吃出疑似老鼠头”的视频于6月1日在社交平台出现并广泛传播。在视频画面中的饭菜内,可以看到体积较大的黑色异物,异物还有类似动物“牙齿”的东西。

针对此段视频,6月3日晚,涉事方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官方微博发布一则情况通报。通报说,事发时,拍摄视频的学生本人和同学对“异物”进行了比对,确认“异物”为鸭脖,系正常食物。另据江西当地媒体报道,南昌市高新区市监局工作人员表示,分局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反复对比确认“异物”就是鸭脖。随即,在社交媒体上,“指鼠为鸭”成为网络热词。

2023爆款新闻催生10大热词:两位“大爷”上榜,一个成语“翻新”2
“食堂吃出疑似老鼠头”。网络图

6月17日,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6·1”食品安全事件调查结果公布。通过查看食堂后厨视频,查阅采购清单,询问涉事食堂负责人、后厨相关当事人、当事学生和现场围观学生等,判定异物不是鸭脖。根据国内权威动物专家对提取的当事学生所拍现场照片和视频进行专业辨识,判定异物为老鼠类啮齿动物的头部。

中新网评论称,“鸭鼠谜团”事件凸显了民众对于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同时也给相关主体提了一个醒,在视频时代,回应不仅要及时,更要有说服力,经得起推敲,让人信服,否则就会陷入“澄而未清”的尴尬和被动。

地铁判官

“地铁判官”,网络热词。2023年9月,青岛地铁上。一个大爷质疑大妈“一个人占俩座”,一个小伙闻声巡来,大爷在理论中说了一句“没有人,我占10个座你也管不着。”随后,站在大爷旁边的年轻小伙突然出手,扇了大爷一巴掌,然后掉头就走,边后退边说:“混蛋,占座还有理了。”辖区派出所一工作人员称,双方已和解。9月6日,青岛地铁客服人员表示,此事解决完毕,已进行调解,双方互不追究。

2023爆款新闻催生10大热词:两位“大爷”上榜,一个成语“翻新”3
事发现场。视频截图

中工网评论,“地铁判官”走红网络,也不能简单看作是对暴力的美化和追捧,背后的原因的确值得深思。更好地维护公共秩序,需要处理好建章立制和落地见效的关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才能不让制度沦为“橡皮筋”“稻草人”。一言以蔽之,维护公共秩序,需要的并不是“判官”,而是每个人对是非对错的判断和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

学术妲己

“学术妲己”,一般特指个别高学历、高颜值的学术圈女性,利用自己的美貌和魅力,吸引掌握学术资源的男性,从而获取更多的学术资源,主要体现在发表论文等方面。据大象新闻报道,2023年6月,南方某大学一苏姓女博士生拥有19篇SCI论文和一篇在Nature发表的署名第一作者的论文,主要是靠顾姓导师关系,因此被称为“学术妲己”。另有网友上传苏姓女博士生博士毕业答辩现场视频,视频中,苏某答辩被评委点出不足,未予通过。评委说:“不过没事,顾老师一定会给你安排在高校工作,以后的人生会往上走.....”6月2日,苏某被冠以“学术妲己”称号,登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2023爆款新闻催生10大热词:两位“大爷”上榜,一个成语“翻新”4

大象新闻对此评论:“学术妲己”通过身体优势,获取不当利益,侵害了其他学生辛勤得来的学术成果,造成了学术不公平。这种作为,不仅破坏了社会风气,更污染了学术风气。“但是,批判‘学术妲己’,更应该讨伐‘学术纣王’,反思背后的深层原因。”其称,被“学术纣王”拿捏得死死的硕士生、博士生,为了能在获得科研资格,取得科研成果,发表科研论文,不得不俯首低头,甚至争相献媚。在这种情况下,少数女性为了顺利毕业或者为了更高的学位成就,被动或主动牺牲色相,换取资源。

天津跳水大爷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2023年8月,多段天津大爷大妈在海河跳水的视频在网上引发关注,海河狮子林桥、北安桥甚至因此成为网红“景点”,吸引了不少游客打卡。有网友调侃,大爷跳水已经成了天津民间“6A级景点”,还有网友笑称“天津有了自己的郭晶晶。”几位当时在现场的群众都表示,自己是被网上流传的大爷跳水视频吸引,特意过来看的。“真的很喜欢大爷们的顽皮活泼,被那里的氛围深深吸引。”游客小戴说。不过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在网上热传的多段天津大爷跳水的视频中,桥上显眼处可见“禁止攀爬、禁止跳水”“禁止游泳”的提示标语,甚至还有警察在现场巡逻、制止。2023年9月6日, 天津狮子林桥跳水队发布倡议书,宣布不再在狮子林桥跳水。

极目新闻对此评论:“无论如何,人的安全当然是第一位的。希望天津大爷们能够在安全的前提下,快乐地‘跳水’,在平常日子里溅起活色生香的水花。”

巧克力大爷

“巧克力大爷”,网络热词,指在沙滩上被晒得黢黑的大爷。他们大多已退休,闲暇时间多,游泳少则二十几年,多则半个多世纪,四季不断。游完泳,岸上摆得七仰八叉,为的是得到阳光的雨露均沾。

今年7月20日晚,青岛早报率先在抖音号和微信视频号发出了当天第一海水浴场救人全过程视频报道,引来全网点赞和转发。第二天下午,青岛早报关于“‘巧克力大爷’出手救人”的报道,在全网的总阅读量已超千万次,其中“青岛‘巧克力大爷’又出手了”的话题,更是冲上了抖音同城榜第一的位置。数千名全国各地的网友留言称赞青岛“巧克力大爷”,有些网友还回忆起自己在青岛受到“巧克力大爷”帮助的经历。

央视在报道中评论道,许多公共海滩都有专业救援队,但选择轻生的、不知潮水规律被困礁石等紧急情况时有发生,专业人士鞭长莫及,加之海水凶险,难免需要搭把手,水性极佳的“巧克力大爷”们,便兼任救援人员,或成为心理疏导员,或帮忙捞起掉进海里的钥匙等,成为沙滩救援力量的重要补充。

挖呀挖呀挖

据重庆晨报消息,5月3日,一个名为#美女幼师凭挖呀挖呀挖走红#的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榜。原来,“五一”假日期间,武汉一位幼师以甜美的外表和一首可爱的儿歌教学视频在网上火了。4月28日,名为“音乐老师花开富贵”的抖音账号发布的一条教唱儿歌视频《在什么样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什么样的种子,开什么样的花》,几天时间火遍全网,截止当天,该视频点赞达446.8万,评论数达46.6万。

2023爆款新闻催生10大热词:两位“大爷”上榜,一个成语“翻新”7
“音乐老师花开富贵”发布的教唱儿歌视频。社交媒体截图

该儿歌以简单的节奏,简单的句式,教幼儿园小朋友边做手势边唱,特别上头。再加上视频中的老师长相甜美,让人忍不住跟着一起唱起来。短短几天时间,该博主收获粉丝319.8万,还引起新华网的关注。

5月1日,新华网抖音账号以《幼儿园老师用温暖的歌曲,带给花朵们温馨的童年》为题,转发了这则视频。

红网对此评论,“挖呀挖呀挖”之所以能够走红网络,其“美”并不在幼儿教师的“外貌”之美,而是其“心灵”之美,是她对教育事业热爱的美,是对教育创新的美。

遥遥领先

据钱江视频报道,9月3日,不少华为Mate 60 Pro订金销售用户收到通知,可前往门店取机,新机于当天18:08正式开售。杭州多家华为门店现排队盛况,再次引发一波抢购热潮。与此同时,不少与“遥遥领先”相关的短视频也刷爆了网络。这个“遥遥领先”究竟是什么梗?

原来,顾客们口中的“遥遥领先”,是当时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Mate40系列发布会中,多次用来形容华为手机与其他品牌差距的词汇。继全球首发支持北斗卫星消息后,Mate系列在卫星通信领域再次迎来重大突破,华为Mate 60 Pro成为全球首款支持卫星通话的大众智能手机,除此之外,搭载全新发布的HarmonyOS 4,广受好评的AI隔空操控、智感支付、注视不熄屏等智慧功能,在华为Mate 60 Pro上全面回归。除了火爆网络的“遥遥领先”梗,更多顾客表示自己是被强大的性能吸引而来的。

商务殷语

据南周知道介绍,“商务殷语”指的是电影《封神第一部》里面,费翔饰演商纣王殷寿时,说的几句著名台词。费翔在片中的演绎很到位,长相身材没得说,唯独是口音有一点出戏。

不过大部分影迷并没有吐槽这一点,而是用中英结合的方式,把他的台词玩出一堆“封狂殷语”,比如:“马can Jane什么,是run决定的”(马看见什么,是人决定的)“她mean mean是祥ray”(她明明是祥瑞)“你父亲fun的可是straight”(你父亲犯的可是死罪)“in商勇士!踏平冀joe!”(殷商勇士,踏平冀州)

上游新闻综合自 央视网、重庆晨报、澎湃新闻、羊城派、大象新闻、红网等

原标题:2023爆款新闻催生10大热词:两位“大爷”上榜,一个成语“翻新”

责任编辑:赵秋云
附件下载:
热点推荐
评论(0)
分享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