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变革育人方式?这些书记校长给出自己的答案
华龙网讯(许义丽)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石。为深化教育改革的创新实践,寻找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和增长点,11月14日,重庆市珊瑚中学教育集团开启第23届教育教学交流活动。

在书记(校长)讲坛环节,学校特邀成都市龙泉驿区向阳桥中学和重庆主城区新优质初中高质量发展“六校联盟”书记、校长,共话育人方式变革,探索学校创新发展新路径,助力南岸区迈向基础教育发展的“新高地”。

作为友好结对学校,近年来,成都市龙泉驿区向阳桥中学与珊瑚中学形成了互学互研、资源共享的紧密合作关系。向阳桥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刘延美以《向阳工匠的培养路径探索》为题,从师资、课程、活动、基地、评价、成果六大方面展开,介绍了学校在劳动教育实践上的突出成果。学校围绕“向阳精神”,成立劳动教育教研组,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活动,建设劳动基地,为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和工匠精神提供了示范样本。

拔尖学生培养为什么要从初中开始?拔尖学生如何早期发现和培养?重庆市徐悲鸿中学校党委书记黄先进表示,初中阶段发现和培养拔尖人才是时代所需,是优质高中所需,是学生成长的规律使然,也是优质初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所需。他以《固本强基守正创新——初中拔尖学生早期发现和培养的实践策略》为题,分享了徐悲鸿中学的经验做法。

巴蜀中学桂花园学校校长李准以《抵进教育本质走向学生本真发展》为题,介绍了学校的办学思路、课程体系、育人模态、家校共育的做法等。她指出,学校育人方式的变革不是一场高水平顶层设计,也不是一种别出心裁的标新立异,而是学校全面贯彻党的育人方针,立足实际,紧跟前沿,全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整体改革和创新性整合。

为何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又该如何提升?重庆市渝北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陈后林分享了学校“三段五学六有”课堂教学模式。他强调,只有基于学情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好的教学成绩离不开适切的学情分析、教师的精准点拨和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集团化办学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动基础教育、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如何充分发挥集团化办校优势,实现优质共建、合作共赢、资源共享、特色共生、学生共育、发展共进?重庆市九龙坡区育才实验学校党总支副书记、校长郑平,围绕《集团化办学引领学校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讲述了育才教育集团在做亮党建品牌、推进清廉文化建设、构建特色课程体系等方面的亮点做法。

重庆市第九十五初级中学校副校长张红渝也系统介绍了学校通过打造五大体系、实施九条路径,助力教育教学质量攀升的成果经验,为参会学校进一步优化学校发展路径提供了实践价值。
据悉,珊瑚中学教育集团本届教育教学交流活动为期一周,将陆续开展校家社圆桌π、同课异构、特色课程展示、骨干教师献课等,在与市内外学校教研交流中,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平台,展示学校践行新课标和基于核心素养“三阶多策略”的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助推学校“四期课改”项目实施,稳步推进学习型学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