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重庆“一带一路”国际技术交流中心地下室首段浇筑完成

华龙网讯(首席记者 董进)11月16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毕,位于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的“一带一路”国际技术交流中心地下室首段顺利浇筑完成。
由中建六局承建的“一带一路”国际技术交流中心,总建筑面积约10.29万平方米,主体功能为会议会展及配套办公等,建成后,将成为西部创新资源集聚地,及重庆市科技创新的重要承载地、展示地、体验地,助力两江新区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承载区。
11月15日16时45分,伴随着混凝土泵车发出轰隆隆的声音,一根长长的“铁臂”连接着管道,开始将泵车上的混凝土缓缓地输送到“一带一路”国际技术交流中心地下室顶板混凝土浇筑部位,用时16小时,地下室首段顺利浇筑完成。

据介绍,本次浇筑的地下室部分结构高度为5.8m,浇筑包含普通柱、型钢柱、挡土墙、梁、楼板及楼梯部分。
“本次地下室钢筋绑扎重难点为板标高转换区的梁与型钢柱交接处环梁部分,这也是本次地下室首件中的亮点。”两江协同创新区公司建管部负责人介绍,该处受力复杂,节点钢筋布置密集,外加型钢柱占据空间,使得该处现场钢筋绑扎较为困难,侧模加固也因此成为了相应难点。
为此,项目各方齐心协力,克服重重阻碍,通过合理优化施工工序,以高精度BIM模型为抓手,对项目技术质量、计划管控、风险隐患进行预警管理,在保障施工质量、安全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在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项目部也注重法治建设,通过开展法治建设主题宣传等活动,带领项目人员学习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内容、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并结合项目现场一对一法律服务的形式,提高全员法治素养。同时,通过法治建设活动强化项目管理中合规底线思维和底线意识,进一步筑牢企业合规管理防线。
据悉,下一步,项目部将持续优化施工方案,确保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努力为两江协同创新区城市品质提升、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