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严肃写作几十年凝聚而成 贺彬小说集《乐园》首发
“这个时代,我觉得所谓的作家、诗人名号其实没啥意义,关键在于,他们是不是真正的写作者,假如他们成为文学公共平台的演员时,文学的死期就近了,但贺彬不是,他沉浸在自己的文学世界,持续严肃写作几十年,才成就了《乐园》。他的坚持,对于重庆文学界而言是一种垂范。”
11月19日,南滨路精典书店精典大讲堂,诗人何房子的一番话,赢得现场听众热烈鼓掌。与他对谈的小说家贺彬闻言,生性低调的他有些不好意思,侧了侧头,谦虚地微笑。当天,以“一座城市背后的情深意长”为主题,贺彬携新书小说集《乐园》举办了首发分享会。
这场分享会,轰动了重庆的文化圈。除了何房子外,诗人李海洲,作家宋尾、敖斯汀等都来了。他们以交谈的形式揭秘了对重庆这座城市的情深意长,并追忆他们一起走过的往事沧桑。不但对谈者都是重庆文化圈名人,就连台下的几百观众也个个都有“文化身份”,作家、学者、诗人、教授、艺术家、媒体人……他们为了贺彬“持续严肃写作几十年”凝聚而成的《乐园》,齐聚在这个晴朗的初冬星期天。
小说集《乐园》取名自贺彬的中篇小说《乐园》,书中包含了《乐园》在内的6个中短篇小说,创作时间从2010年年底直到2020年的岁末,跨越近10年。这是贺彬持续写作近40年来,首次将作品结集出版。“希望用书中的6个故事,致敬重庆这座城,以及城里奋力活着的人们。”他说。
故事里包含了对日渐消隐的工厂、大院、老城的伤感追忆,也与人世间的沉浮有关。那些在隐秘情节中穿梭往返的人物,无论是返城知青、进城民工、代驾司机,还是大学教授、受挫公务员、落魄记者,甚至公司老板、新移民……其实都是凡俗人生中触手可及的亲人和爱人,以及曾经结缘的朋友们。
虽然每个故事都以重庆为背景,但书中的重庆,与网络语境下的“网红城市”大相径庭。“每个人都会有他心中重庆的样子,我写的是我眼里的重庆。”贺彬主要基于两个关键词展开重庆叙事,“一是往事,我想要告诉那些重庆的狂热打卡者们,重庆过去的模样,它来自何方?另一个关键词是日常,我想写写我们重庆人生活的真实模样,我们或许没你想得那么非比寻常,但一定也足够情深意长。”
“贺彬是一个纯粹的文人,所以很苦很乐。我是喜欢他的苦与乐的。他对写作的执着令人感动,他的故事是在一个个下班后的深夜,一点一点生长出来的。”何房子曾与贺彬在一家报社供职多年,他们一起走过了媒体的黄金年代,又不约而同在人生的下半场选择了新的方向,他认真阅读了小说集《乐园》里的每篇故事,“我看到了不同人生的破碎和无力、隐秘的激情、难以排解的情绪,等等,能够感受到作者心里,长期的对于这个城市的复杂的感情。这些故事能让你读到一个不一样的重庆,同时也一定会让你跟主人公们一起悲欣交集,唤起身处时代变迁中的你的深深共鸣。”
重庆日报客户端 记者 赵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