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位院士齐聚重庆 共论绿色航空科技创新与突破

近10位院士齐聚重庆 共论绿色航空科技创新与突破

来源:华龙网2023-11-20

华龙网讯(郭晓彤)11月19日上午,第二届国际绿色航空科技(重庆)论坛在江津区开幕。论坛邀请到全国近10位院士,以及来自清华、北航、西工大、南航、西安交大、空工大、商飞、兵器二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绿色航空科技创新与突破”。

IMG_4800
第二届国际绿色航空科技(重庆)论坛开幕式现场。郭晓彤摄
IMG_4939
与会院士和专家合影。郭晓彤摄

据了解,本次论坛分为开幕式、主旨报告、专题学术报告、研讨会等4个环节。论坛由中国航空学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重庆交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主办,重庆交通大学航空学院、重庆市江津区科学技术局、重庆市航空航天学会、航空动力系统与等离子体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绿色航空能源动力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承办。

IMG_4836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许志鹏致辞。郭晓彤摄

开幕式上,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许志鹏在致辞中表示,重庆正着力构建“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加快打造数智科技、生命健康、新材料、绿色低碳四大科创高地,提速提档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新进展、新成果。2022年,重庆市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9年的58%提高到60.3%,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连续4年保持全国第7位。他希望通过本次论坛,更多院士和专家团队加入到重庆航空航天发展事业中,共同加快绿色航空科技创新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IMG_4865
重庆市江津区委副书记、区长唐大军致辞。郭晓彤摄

重庆市江津区委副书记、区长唐大军提到,近年来,江津区抢抓国家推动航空产业大发展的战略机遇,依托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和环重庆交通大学创新生态圈,努力将航空产业打造成为重庆江津现代产业集群体系的新兴产业。同时,江津区也同步做好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引入和培育,积极搭建航空航天领域人才、技术、市场融合发展格局。他希望本次论坛的“院士效应”能成为辖区创新经济发展的基础,推动重庆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空天信息产业基础设施主阵地、原始创新策源地、产业发展集聚地。

IMG_4920
重庆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赖远明致辞。郭晓彤摄

“重庆交大人正在一片全新技术领域内开拓创新,正一步步铺就联通‘绿色航空’的道路。”重庆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赖远明院士表示,作为一所因交通而生、因交通而兴、以交通见长的大学,重庆交通大学主动顺应全球航空发展趋势,主动服务交通强国建设和重庆国际航空产业发展,先后成立重庆航空学院、共建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其中,由李应红院士领衔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在绿色航空高端人才集聚、创新平台建设、创新能级提升、加速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气动结构、动力系统及航电等多个方向取得了关键技术突破。他相信,国际绿色航空(重庆)科技论坛的持续举办,必将有力推动绿色航空科技联合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和全球航空人才培养培训合作,为全球航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IMG_4872
重庆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铭主持开幕式。郭晓彤摄

重庆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铭在采访中表示,作为第二届国际绿色航空科技(重庆)论坛,与首届国际绿色航空(重庆)科技论坛相比,此次论坛更加聚焦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绿色航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作为重庆市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重庆交通大学航空学院正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科教产教多元融合,形成适应地方产业发展需要的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支撑绿色航空产业发展。

IMG_4948
中国科学院宣益民院士主持主旨报告环节。郭晓彤摄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李东旭院士、赵天寿院士、陈光院士、欧阳明高院士先后以《飞行器振动问题研究》《风光+储能是绿色发展的关键》《绿色航空动力与轻质耐热合金》《绿色氢能技术研发与展望》为题,带来学术成果交流分享。此外,中国科学院徐建中院士、李应红院士、郭万林院士等出席论坛并进行现场交流。

IMG_4964
主旨报告环节。郭晓彤摄

当天下午,论坛还举行了航空应急救援及低空安全、航空新能源动力技术等方面的12个专题学术报告及“新时代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构建与发展战略研究”研讨会,现场专家学者深入交流以航空动力、先进材料制造、航空应急救援等为代表的绿色航空科技研究的最新成果,探讨航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路径,传播绿色航空科技新理念,助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近10位院士齐聚重庆 共论绿色航空科技创新与突破

2023-11-20 13:49:52 来源:

华龙网讯(郭晓彤)11月19日上午,第二届国际绿色航空科技(重庆)论坛在江津区开幕。论坛邀请到全国近10位院士,以及来自清华、北航、西工大、南航、西安交大、空工大、商飞、兵器二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绿色航空科技创新与突破”。

IMG_4800
第二届国际绿色航空科技(重庆)论坛开幕式现场。郭晓彤摄
IMG_4939
与会院士和专家合影。郭晓彤摄

据了解,本次论坛分为开幕式、主旨报告、专题学术报告、研讨会等4个环节。论坛由中国航空学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重庆交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主办,重庆交通大学航空学院、重庆市江津区科学技术局、重庆市航空航天学会、航空动力系统与等离子体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绿色航空能源动力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承办。

IMG_4836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许志鹏致辞。郭晓彤摄

开幕式上,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许志鹏在致辞中表示,重庆正着力构建“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加快打造数智科技、生命健康、新材料、绿色低碳四大科创高地,提速提档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新进展、新成果。2022年,重庆市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9年的58%提高到60.3%,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连续4年保持全国第7位。他希望通过本次论坛,更多院士和专家团队加入到重庆航空航天发展事业中,共同加快绿色航空科技创新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IMG_4865
重庆市江津区委副书记、区长唐大军致辞。郭晓彤摄

重庆市江津区委副书记、区长唐大军提到,近年来,江津区抢抓国家推动航空产业大发展的战略机遇,依托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和环重庆交通大学创新生态圈,努力将航空产业打造成为重庆江津现代产业集群体系的新兴产业。同时,江津区也同步做好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引入和培育,积极搭建航空航天领域人才、技术、市场融合发展格局。他希望本次论坛的“院士效应”能成为辖区创新经济发展的基础,推动重庆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空天信息产业基础设施主阵地、原始创新策源地、产业发展集聚地。

IMG_4920
重庆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赖远明致辞。郭晓彤摄

“重庆交大人正在一片全新技术领域内开拓创新,正一步步铺就联通‘绿色航空’的道路。”重庆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赖远明院士表示,作为一所因交通而生、因交通而兴、以交通见长的大学,重庆交通大学主动顺应全球航空发展趋势,主动服务交通强国建设和重庆国际航空产业发展,先后成立重庆航空学院、共建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其中,由李应红院士领衔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在绿色航空高端人才集聚、创新平台建设、创新能级提升、加速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气动结构、动力系统及航电等多个方向取得了关键技术突破。他相信,国际绿色航空(重庆)科技论坛的持续举办,必将有力推动绿色航空科技联合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和全球航空人才培养培训合作,为全球航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IMG_4872
重庆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铭主持开幕式。郭晓彤摄

重庆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铭在采访中表示,作为第二届国际绿色航空科技(重庆)论坛,与首届国际绿色航空(重庆)科技论坛相比,此次论坛更加聚焦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绿色航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作为重庆市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重庆交通大学航空学院正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科教产教多元融合,形成适应地方产业发展需要的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支撑绿色航空产业发展。

IMG_4948
中国科学院宣益民院士主持主旨报告环节。郭晓彤摄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李东旭院士、赵天寿院士、陈光院士、欧阳明高院士先后以《飞行器振动问题研究》《风光+储能是绿色发展的关键》《绿色航空动力与轻质耐热合金》《绿色氢能技术研发与展望》为题,带来学术成果交流分享。此外,中国科学院徐建中院士、李应红院士、郭万林院士等出席论坛并进行现场交流。

IMG_4964
主旨报告环节。郭晓彤摄

当天下午,论坛还举行了航空应急救援及低空安全、航空新能源动力技术等方面的12个专题学术报告及“新时代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构建与发展战略研究”研讨会,现场专家学者深入交流以航空动力、先进材料制造、航空应急救援等为代表的绿色航空科技研究的最新成果,探讨航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路径,传播绿色航空科技新理念,助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杜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