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论】两江评 | 以“点菜式”产业承接释放更强重庆“西引力”
做好产业转移的大文章,目光不能碍于一隅。

【渝论】两江评 | 以“点菜式”产业承接释放更强重庆“西引力”

来源:华龙网2023-11-20
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重庆)开幕式举行。华龙网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11月20日,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重庆)开幕,这是国家级产业对接活动首次在重庆举办,以“共建东西互济新格局,打造内陆产业新高地”为主题。近年来,重庆深度跟踪把握全球制造业产业转移大势,精准确定阶段性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2020—2022年间,累计承接工业投资项目4670个、到位资金6425亿元。

在国家新的战略部署下,中西部地区作为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腹地,产业转移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对此,重庆要立足于“东西互济”全国一盘大棋,结合自身优势和发展需求,主动作为有序承接,抢抓高质量发展的“破局点”,释放产业承接“西引力”。

产业转移不是传统的“高”转“低”。根据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往从成本因素考虑,产业一般从经济发达的高技术区域逐步向经济欠发达的中低技术区域依次梯度转移。不可否认,沿海地区和中西部的人力物价上的成本价格差别仍然存在,但以传统“高”转“低”视角去理解国家新一轮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战略,已不合时宜。一方面,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技术发展水平并非完全泾渭分明,在一些特定领域,中西部城市甚至更有优势,为东部所需要,比如一些东部城市组团到重庆学习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经验,上海今年“反向招商”更是从川渝地区集中引进一批先进制造业企业;另一方面,在国际形势诡谲、地缘政治冲突不断的背景下,部分原本依靠进口的供应链受冲击,一些产业体系需要转移到国内。供应链安全成为产业布局的重要考量,产业转移有了新动力、新变化。

“东西互济”不是来者不拒。中西部地域辽阔,各区域资源条件和发展基础都不一样,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环节自然也就不同,承接东部转移产业,并不是越多越好,关起门来在本行政辖区构建一个更完整的“全产业链”链条,没必要也不划算。引凤筑巢必须因地制宜,产业布局要谋长远。立足现有产业发展情况,围绕为产业发展延链强链补链需求,精心研究分析,统筹各区域合理布局,才能实现入渝企业和本土企业的优势互补、互利双赢。以重庆为例,各个区县承接重点也有不同,比如巴南区重点承接生物医药产业;永川区则瞄准新型高端制造业,积极发展机器人、智能终端等新兴产业,均取得了较好效果,成为当地特色产业。

此外,做好产业转移的大文章,目光不能碍于一隅。要充分利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战略优势,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与相关区域加强联合招商,让更多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为承接产业转移搭建更大舞台。

明确“转什么”是前提,接得住才是关键。企业在选择产业转移承接地时,首先考虑的是该地区是否具备发展该产业的资源要素,包括已有的产业发展基础、营商环境等。本次对接活动,重庆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组织策划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等6场专题对接活动,堪称“点菜式”承接。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是立足于自身条件与迫切需求的理性选择。下一步,重庆还要强化政策协同,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在产能合作、税收优惠、金融支持、土地供给等方面,谋划出台一批针对性强的政策举措,继续推动招商工作机制迭代创新,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相关软硬件配套建设,确保相关产业能接得住并且在本地发展得好。

面对产业转移中新一轮“招商大战”,只有紧而不慌、快而有序,以敏锐目光捕抓合适契机,借“承接”之机,谋“转型”之势,才能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作者:杨金行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渝论】两江评 | 以“点菜式”产业承接释放更强重庆“西引力”

2023-11-20 19:05:49 来源:
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重庆)开幕式举行。华龙网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11月20日,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重庆)开幕,这是国家级产业对接活动首次在重庆举办,以“共建东西互济新格局,打造内陆产业新高地”为主题。近年来,重庆深度跟踪把握全球制造业产业转移大势,精准确定阶段性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2020—2022年间,累计承接工业投资项目4670个、到位资金6425亿元。

在国家新的战略部署下,中西部地区作为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腹地,产业转移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对此,重庆要立足于“东西互济”全国一盘大棋,结合自身优势和发展需求,主动作为有序承接,抢抓高质量发展的“破局点”,释放产业承接“西引力”。

产业转移不是传统的“高”转“低”。根据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往从成本因素考虑,产业一般从经济发达的高技术区域逐步向经济欠发达的中低技术区域依次梯度转移。不可否认,沿海地区和中西部的人力物价上的成本价格差别仍然存在,但以传统“高”转“低”视角去理解国家新一轮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战略,已不合时宜。一方面,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技术发展水平并非完全泾渭分明,在一些特定领域,中西部城市甚至更有优势,为东部所需要,比如一些东部城市组团到重庆学习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经验,上海今年“反向招商”更是从川渝地区集中引进一批先进制造业企业;另一方面,在国际形势诡谲、地缘政治冲突不断的背景下,部分原本依靠进口的供应链受冲击,一些产业体系需要转移到国内。供应链安全成为产业布局的重要考量,产业转移有了新动力、新变化。

“东西互济”不是来者不拒。中西部地域辽阔,各区域资源条件和发展基础都不一样,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环节自然也就不同,承接东部转移产业,并不是越多越好,关起门来在本行政辖区构建一个更完整的“全产业链”链条,没必要也不划算。引凤筑巢必须因地制宜,产业布局要谋长远。立足现有产业发展情况,围绕为产业发展延链强链补链需求,精心研究分析,统筹各区域合理布局,才能实现入渝企业和本土企业的优势互补、互利双赢。以重庆为例,各个区县承接重点也有不同,比如巴南区重点承接生物医药产业;永川区则瞄准新型高端制造业,积极发展机器人、智能终端等新兴产业,均取得了较好效果,成为当地特色产业。

此外,做好产业转移的大文章,目光不能碍于一隅。要充分利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战略优势,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与相关区域加强联合招商,让更多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为承接产业转移搭建更大舞台。

明确“转什么”是前提,接得住才是关键。企业在选择产业转移承接地时,首先考虑的是该地区是否具备发展该产业的资源要素,包括已有的产业发展基础、营商环境等。本次对接活动,重庆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组织策划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等6场专题对接活动,堪称“点菜式”承接。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是立足于自身条件与迫切需求的理性选择。下一步,重庆还要强化政策协同,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在产能合作、税收优惠、金融支持、土地供给等方面,谋划出台一批针对性强的政策举措,继续推动招商工作机制迭代创新,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相关软硬件配套建设,确保相关产业能接得住并且在本地发展得好。

面对产业转移中新一轮“招商大战”,只有紧而不慌、快而有序,以敏锐目光捕抓合适契机,借“承接”之机,谋“转型”之势,才能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作者:杨金行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刘艳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