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渝论 | 以标准化推动村容村貌提升 共谱巴蜀乡韵
为助力和美乡村建设,川渝两省市相关部门近日出台《美丽巴蜀宜居乡村示范带村容村貌提升规范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打造美丽巴蜀宜居乡村示范带是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题中之义,而村容村貌提升是打造美丽巴蜀宜居乡村示范带的重要内容。2021年底,《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规划》明确提出,要沿成渝中线、渝广达万、长江和嘉陵江建设美丽巴蜀宜居乡村示范带。去年1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美丽巴蜀宜居乡村示范带先行区建设规划》也特别指出,将聚焦“特色、美丽、巴蜀、宜居、示范”五大主题,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努力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美丽巴蜀宜居乡村示范带先行区。
川渝作为农业大省、大市,广袤的农村大地和厚重的乡村历史文化,为推进美丽巴蜀宜居乡村示范带建设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间和创新可能。只有立足各自乡村地域特点、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按照“一村一主题、一村一文化、一村一特色”的思路,对照《标准》科学编制、统一规范村容村貌改造,避免“千村一面”,才能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共同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川渝两地山水相依、文化相近、人缘相亲,但在改造过程中,具体情况尤其制度管理方面还是有细微差异。此次两省市联合出台《标准》,涵盖了村庄从规划、建设到管理维护的全过程,不仅体现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同时也更注重村庄因地制宜进行改造和对乡土文化的保护,必将在共建“经济圈”这张蓝图上绘就一幅美丽巴蜀宜居乡村示范带的新图景。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川渝自古以来经贸往来频繁,人文交流密切。近年来,两地紧紧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契机,结合各自实际,在和美乡村建设方面开展大胆探索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未来还要继续协同发力,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示范。
作者:苏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