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渝论 | 对“人肉开盒”坚决说不
由于参与“人肉开盒”行为技术要求门槛不高,且这种行为本身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猎奇性或刺激性,颇能吸引法治素养较低的人群。

【地评线】渝论 | 对“人肉开盒”坚决说不

来源:华龙网2023-11-24

近日,视频平台bilibili(B站)通报了一起“人肉开盒”(指利用非法手段公开曝光他人隐私数据与信息)案例。经公安机关查明,该次网暴侵权案件牵涉18个省市,共计40余人。主要活动人员为未成年人L某与未成年人C某。L某因违法事实情节严重,警方已对其处以10日行政拘留。同时,该违法行为将被永久记录在其个人档案中。C某在监护人陪同下,公安机关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对其进行了严厉批评教育。

包括“人肉开盒”在内的多种违法网络行为,犹如滋生在网络空间中的毒瘤或暗疮,严重破坏网络文明生态环境,对牵涉到的公民合法权益造成侵害或威胁。特别需要注意到的是,由于参与“人肉开盒”行为技术要求门槛不高,且这种行为本身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猎奇性或刺激性,颇能吸引法治素养较低的人群、尤其是涉世不深缺乏相当法治常识的未成年人。从业已公开曝光的案例来看,“人肉开盒”一方面是让受害者的个人隐私遭到惨烈伤害,另一方面是让参与进来的未成年施暴者,被处以行政拘留、将违法行为永久记录于个人档案,受到了极为惨痛的教训。

据介绍,所谓的“开盒”是一个行业黑话,是利用黑客软件盗取个人及家人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身份证号、社保卡号、银行卡账号、个人证件照片等信息。就在今年9月,主持人杨迪发文称自己被“开盒”,个人信息遭到泄露,在很多人打来骚扰电话情况下,他不得已换了手机号。

对“人肉开盒”这样的网络暴力行为,最好的应对手段是防范于未然,也就是在尚未“开盒”之前就将不当行为扼止于萌芽状态。首当其冲的应当是不断强化网络法治常识宣教,让凡是可能“触网”者,都能具备起码的法治意识,即在网络空间中一定要恪守不能侵犯他人隐私的底线。除了少数的蓄意而为者,多数网络施暴者的法治素养往往处于懵懂状态,有的人甚至是在稀里糊涂当中违了法,不知不觉就被人带进“沟”里翻了车。

同时,要对“人肉开盒”的实现环节、也就是可能曝光个人隐私信息的各类平台或空间,要保持必要的、而且是及时的常态化监管。现在很多网站或其他网络社交平台,通常是过于倚重“用户注册后台实名”,单方面以为个人用户“不敢光天化日做什么”,因此在人工审核把关环节降低了投入、减低了资源配备。网络平台责任主体与其着力于“人肉开盒”的事后曝光,不如重点落实“将开未开”之时的事前巡防应急,一旦发现涉嫌曝光个人隐私信息行为,立马采取“一键阻断”等有效手段,进而顺网摸“瓜”配合公安机关等主管部门锁定网暴犯罪嫌疑人。

对“人肉开盒”行为坚决说不,需要有不止停留于“口头”的严厉打击姿态。今年9月,“两高一部”发布指导意见,明确组织“人肉搜索”违法收集并向不特定多数人发布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符合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处罚。今年11月,中央网信办启动为期1个月的“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围绕社交、短视频、直播等重点平台类型,集中整治包括“开盒挂人”在内的7类突出问题。

面对“网虫”愈发低龄化、网络信息分发及非法交易变现渠道愈发隐秘化等趋势,既要及时曝光“人肉开盒”等各种网暴非法行为,又要跟上适当的“以案说法”宣教,让网民朋友知道什么是“人肉开盒”、为什么不能干“人肉开盒”、参与“人肉开盒”将受到什么法治惩处、这些惩处对个人成长意味着什么……促进公民增强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意识、促使网络平台积极履行信息监管应尽责任、依法加重网暴行为违法成本,在多个方面都打好“明牌”,催生全社会对“人肉开盒”坚决说不浓厚氛围,以强烈震慑打击力度,让网络违法行为无处遁形。

作者:渝西锋光(荣昌区)

分享
新浪微博

【地评线】渝论 | 对“人肉开盒”坚决说不

2023-11-24 06:00:00 来源:

近日,视频平台bilibili(B站)通报了一起“人肉开盒”(指利用非法手段公开曝光他人隐私数据与信息)案例。经公安机关查明,该次网暴侵权案件牵涉18个省市,共计40余人。主要活动人员为未成年人L某与未成年人C某。L某因违法事实情节严重,警方已对其处以10日行政拘留。同时,该违法行为将被永久记录在其个人档案中。C某在监护人陪同下,公安机关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对其进行了严厉批评教育。

包括“人肉开盒”在内的多种违法网络行为,犹如滋生在网络空间中的毒瘤或暗疮,严重破坏网络文明生态环境,对牵涉到的公民合法权益造成侵害或威胁。特别需要注意到的是,由于参与“人肉开盒”行为技术要求门槛不高,且这种行为本身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猎奇性或刺激性,颇能吸引法治素养较低的人群、尤其是涉世不深缺乏相当法治常识的未成年人。从业已公开曝光的案例来看,“人肉开盒”一方面是让受害者的个人隐私遭到惨烈伤害,另一方面是让参与进来的未成年施暴者,被处以行政拘留、将违法行为永久记录于个人档案,受到了极为惨痛的教训。

据介绍,所谓的“开盒”是一个行业黑话,是利用黑客软件盗取个人及家人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身份证号、社保卡号、银行卡账号、个人证件照片等信息。就在今年9月,主持人杨迪发文称自己被“开盒”,个人信息遭到泄露,在很多人打来骚扰电话情况下,他不得已换了手机号。

对“人肉开盒”这样的网络暴力行为,最好的应对手段是防范于未然,也就是在尚未“开盒”之前就将不当行为扼止于萌芽状态。首当其冲的应当是不断强化网络法治常识宣教,让凡是可能“触网”者,都能具备起码的法治意识,即在网络空间中一定要恪守不能侵犯他人隐私的底线。除了少数的蓄意而为者,多数网络施暴者的法治素养往往处于懵懂状态,有的人甚至是在稀里糊涂当中违了法,不知不觉就被人带进“沟”里翻了车。

同时,要对“人肉开盒”的实现环节、也就是可能曝光个人隐私信息的各类平台或空间,要保持必要的、而且是及时的常态化监管。现在很多网站或其他网络社交平台,通常是过于倚重“用户注册后台实名”,单方面以为个人用户“不敢光天化日做什么”,因此在人工审核把关环节降低了投入、减低了资源配备。网络平台责任主体与其着力于“人肉开盒”的事后曝光,不如重点落实“将开未开”之时的事前巡防应急,一旦发现涉嫌曝光个人隐私信息行为,立马采取“一键阻断”等有效手段,进而顺网摸“瓜”配合公安机关等主管部门锁定网暴犯罪嫌疑人。

对“人肉开盒”行为坚决说不,需要有不止停留于“口头”的严厉打击姿态。今年9月,“两高一部”发布指导意见,明确组织“人肉搜索”违法收集并向不特定多数人发布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符合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处罚。今年11月,中央网信办启动为期1个月的“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围绕社交、短视频、直播等重点平台类型,集中整治包括“开盒挂人”在内的7类突出问题。

面对“网虫”愈发低龄化、网络信息分发及非法交易变现渠道愈发隐秘化等趋势,既要及时曝光“人肉开盒”等各种网暴非法行为,又要跟上适当的“以案说法”宣教,让网民朋友知道什么是“人肉开盒”、为什么不能干“人肉开盒”、参与“人肉开盒”将受到什么法治惩处、这些惩处对个人成长意味着什么……促进公民增强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意识、促使网络平台积极履行信息监管应尽责任、依法加重网暴行为违法成本,在多个方面都打好“明牌”,催生全社会对“人肉开盒”坚决说不浓厚氛围,以强烈震慑打击力度,让网络违法行为无处遁形。

作者:渝西锋光(荣昌区)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伊永军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