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70 期
栏目主持:林楠 编辑:熊世华
第 770 期
“做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才”
见到幸世英第一眼,记者就打消了此前“岁数太大怕是不好采”的顾虑。
只见他,头发整齐,面容干净,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藏青色西装上衣带着熨帖的痕迹,内里粉色衬衫露出领口和袖口,“撞色”搭配十分亮眼。他一手搭着随身携带的拐杖,起身微笑着要与我们握手,一开口,中气十足。
讲起“青云碑林”,幸世英将我们拉回到70年前。
那个年代,做乡村全科老师的个中艰辛,只有幸世英自己知道。“做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才”,一句话,他就坚持了四十多年。
1952年4月,经过璧山师训班四个月的学习后,幸世英正式开始在城西小学任教。学校师资有限,他经常身兼数职,除了小学全科,他还要负责学校附设的初中班教学工作,语文、数学、英语齐上阵。有的学科他也不懂,只得从头学起,边教边学。
幸世英将学生当做自己的亲人,虽然工资不高,但是经常资助学生,帮困难学生交学费。一个学生的父亲去世、母亲瘫痪,家中还有一个年幼的弟弟,幸世英知道后,每天放学后跟着学生回家,挑水、劈柴、种地,样样都做。他还常常送去钱粮,“盐巴也是称了送去,就怕他负担太重不能继续学业”,幸世英回忆道。多年来幸世英资助的学生数不胜数,如今虽已退休多年,但时有学生登门看望。
除了做“全能教师”,幸世英在校期间还做了许多的“第一次”。1988年八塘小学修建第一栋教学楼,幸世英担任施工员,从开始时对建筑一窍不通,从建筑基础入门书籍学起,到后来承担起质量监督,还担任了工程的验收工作,使八塘小学顺利且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施工。
幸世英爱好书法和绘画,经常在闲暇时练习,退休后义务教授学生书法,在一次书法比赛中,他教授的学生取得了一等奖和三等奖的好成绩,于是他将这几幅作品雕刻于青云山古道旁,这便是幸世英建设“青云碑林”的开始。
“不怕做,就怕做不了”
退休后,幸世英想起当年的承诺,一心要为八塘家乡锦上添花,又想到自己搞文化教育,又有了学生获奖作品的契机,就想要投身碑林建设。
“不怕做,就怕做不了”,这是幸世英经常说的一句话。在碑林建设初期,资金短缺,就算填上自己全部的退休工资依然杯水车薪。得知镇上一位钢厂老板有意搞文化建设,他数次登门。
在当时的人们观念里,碑是为纪念去世之人而立,因此少有人支持他的碑林建设事业。“苦口婆心解释碑刻的文化意义,但去了好几次都没结果”,幸世英说道:“幸而县政府支持,县长也来题了字,那位老板才终于出了资。”
“我带着所有的成本明细去,一共需要200多块钱,他给了我300,还跟我大气地说了句,别找了。”这一句“别找了”,给了幸世英莫大的鼓励,“我感受到他对碑刻文化的接受和理解,这让我更加坚定。”
慢慢地,“青云碑林”渐成气候,不少乡邻找上门来想要在此处立碑,甚至外地也有人慕名而来,因此在“青云碑林”里能看到许多人的名字,但碑文内容幸世英坚持自己把关。
碑文字体种类颇多。一眼望去,楷书、草书、行书,星罗棋布。还有一些特别的绘画作品,其中一幅“百寿图”是幸世英几年前亲手所刻,耗时数日,除了吃饭睡觉,他几乎都在碑前雕刻。年逾九旬,还有这种精力和耐力,着实让人佩服。
沿着碑林入口往青云山深处走,一块“奥运纪念碑刻”尤为醒目。幸世英介绍,这幅福娃作品雕刻于2008年,这一年北京举办奥运会,他亲自操刀,还写下一首诗,希望可以将“奥运精神铭在心”。
2016年,为完成一批新的碑文雕刻,86岁的幸世英在碑林附近自搭“窝棚”,八塘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李晓玲得知后,为老人感怀的同时十分担心其安危,便到山上陪同数月。随后的三年里,幸世英白天和工人一起干活,夜间还要起床两三次巡查。环境再恶劣,他也坚持到底,待刻完碑文才下山。
“人活着不只是为了索取,还有奉献”
“青云碑林”最大的意义之于,雅俗共赏,将原本离寻常人很远的碑刻文化拉到了身边,甚至,刻的就是寻常人自己。
碑林依山傍水。立于其间,感受自然风光、文字魅力;流连其中,只觉心旷神怡,倍受鼓舞。碑文中有诗词歌赋、道理谚语,能看到高校学子鼓励自己的“欲穷千里路,更上一层楼”,也能看到老百姓“平安是福”最简单质朴的心愿。
山,是青云山;水,是“一碗水”。当年,最初的几幅学生书法作品,幸世英将其刻于离八塘镇街道5公里远的青云山上古道“一碗水”旁。
“一碗水”是八塘镇的古泉,附近的居民经常前来此处接水,据一位前来接水的居民介绍,“一碗水”的泉水清甜,用来泡茶味道极好。居民在接水过程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期间就观看这些碑文,欣赏文字书法,久而久之,“一碗水”和碑林就联系起来了。
正因为取水的人见到所刻书法后赞不绝口,幸世英心中萌生了更宏大的梦想——决定在青云山建碑林,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青云碑林’不同于其他碑林,多诗词歌赋等高雅作品。”杵着拐棍,幸世英踱步在碑林前,“它代表的是民间文化、乡村文化,内容上更加亲民,也因老百姓自己建的,所以做到了雅俗共赏。”
问及老人是否为自己这一生做的这件事而骄傲,他回答道:“我只是沧海之一粟。”
他的退休金多用于碑林建设,已过耄耋之年,依然用剩下不多的积蓄资助他人。“有个七十岁的儿子,常背着九十多岁的母亲上街看病,让我很受感动,于是回家写了一副对联‘谁贬世风日下亲情淡,众夸仁德崇高孝悌浓’,除夕前我将对联送到老太家贴上,并赠送百元以表敬意。”碑林附近的五保老人住进新房,他也前去赠联送钱,以实际行动进一步弘扬孝顺父母,尊重长辈的社会风气。
他还积极参加八塘镇社区教育学校和各学习中心的活动,做终身学习的带头人,以此带动社区居民的学习热情,想方设法为社区增加浓厚的文化氛围,积极为社区活动添彩。
采访到尾声,幸老从随身的布袋子里拿出一些旧照片、旧票据、旧书信。那是28年来,他和“青云碑林”不离不弃的证据。他缓缓撑开一张泛黄的便签字,坚持要念诵那几句书写于90年代的字句:
“我只是沧海之一粟,小时候,我们都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这辈子对自己的要求便是这样,人活在世,就要用自己所能创造的一切,为人民服务。”幸老抬头,目光灼灼,对我们一字一顿道:“人活着不止是为了索取,还有奉献。”
文/华龙网记者 林楠 实习生 常涵笑 图片、视频/华龙网记者 陈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