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评 | 中国智慧助力全球治沙
沙漠化是“地球癌症”,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易志坚,15年来勇闯无人之地,让中国3万余亩沙漠面貌发生巨变,创造了点沙成土的绿洲奇迹,破解了土壤荒漠化的世界难题,有人形容他是当代“神农”。
我国作为世界上荒漠面积最大、荒漠化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从上世纪开始,就费尽心思地研究如何进行沙漠治理。30年来,我国荒漠化防治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以毛乌素沙漠为例,在数代治沙人的努力之下,如今的毛乌素沙漠已经不似从前那样的“光秃秃”,有了大片的绿意。一幅幅“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的大美图景,徐徐铺展。
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国际组织发布的《与自然和平相处》等报告警示:2011年至2020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10年,全球约100万种动植物物种受到灭绝威胁……地球家园面临危机。2017年9月11日至12日中国作为东道主,邀请世界各国环境部长及高级别代表,共聚鄂尔多斯,召开《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高级别会议,此次大会达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成果——《鄂尔多斯宣言》,其核心是各国2030年前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
当今,加快国际合作,开展荒漠化防治已成为我国外交工作中的一抹亮色。前不久结束的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上,易志坚团队将沙漠土壤化经验成果与他国分享共研,推广合作,彰显了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是助力全球治沙实现人类和谐共生的大格局大胸怀。
正因为这些心怀天下的科学“痴人”的创新创造,开拓进取,构建和丰富了“中国方案”,书写防沙治沙的中国答卷,树立全球荒漠生态治理标杆,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也让中国治沙从参与者到引领者,并推动历史前进,拉动社会发展,帮助时代进步,增进人民福祉。相信沙漠土壤化创新成果将更多惠及各国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一个负责任的中国将成为全球荒漠化防治事业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作者:杨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