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男子反复腹痛腹胀,竟是因为“肠结核”!
“肺结核”大家应该都听说过,但你知道吗,肠道也能得结核!
今年32岁的谭先生,就因为这个“难缠”的疾病差点丢了命!幸运的是,经过重庆圣佑肛肠医院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现在已经恢复健康。
谭先生是重庆市垫江县人,常年在外地务工。今年1月份开始,他时常感到乏力、夜间盗汗,食欲也大不如前,整个人在短时间内消瘦不少,体重下降10余斤。本以为是普通的感冒,但吃药后却迟迟不见好转。由于工作繁忙,他也顾不上到医院详细检查,就这样坚持到了7月份。回重庆探亲时,他发现自己不能正常吃东西,一旦进食肚子就胀痛不适,精神也萎靡不振,于是辗转多家三甲医院求医。
经过全面检查,谭先生被确诊为“肺结核、肠结核,并有肠穿孔可能”。由于患者身体条件太差,体重仅有70多斤,且有重度混合型营养不良、中度贫血,医院考虑到如果实施手术治疗,患者可能无法耐受,手术风险非常大,于是决定先行抗结核、抗感染、胃肠减压、肠外营养等保守治疗,同时禁食禁饮。但经过多家医院3个多月的保守治疗,患者病情并未得到明显缓解,且出现了严重腹腔感染,反复发热至39°C以上,进食后还出现了频繁腹泻症状,一天最多可达10几次。
眼看着患者病情不断加重,一家人都心急如焚。于是,他们四处打听,反复对比了重庆、成都、北京的几家医院,综合考虑后认为,重庆圣佑肛肠医院在诊治疑难胃肠、肛肠疾病领域十分专业,且有许多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主持医疗工作,最终抱着一丝希望来院就诊。
入院时,患者严重贫血、低蛋白血症、严重营养不良、间断性发热至39.5°C,腹部疼痛无法进食,浑身无力行走困难。黄显凯教授接诊后结合外院的检查报告,为患者补充进行了相关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初步判断患者为肠结核导致肠道溃疡性病变,继而引起肠穿孔。由于穿孔时间已长达3个多月,保守治疗无效,且患者腹腔感染严重,小肠出现低位不全性梗阻,肠道严重粘连,手术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否则患者将一直无法进食,如果感染持续加重,患者将有生命危险。
经过专家团队反复讨论,决定先行腹腔镜探查,找到肠穿孔的准确位置,查看腹腔的感染状况,再决定最终手术方案。
11月6日,黄显凯教授带领手术团队为患者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发现:患者“腹膜广泛充血水肿,小肠、大网膜、腹壁见广泛炎性粘连,尤以右下腹回盲部形成较致密粘连,局部可探及较大炎性包块不易推动,临近回盲部小肠及升结肠壁明显增厚水肿。回盲部病灶考虑肠结核肠穿孔致局限性腹膜炎,但不完全除外肿瘤、炎性肠病及其他情况可能。综合术中探查情况,最终决定为患者实施“经腹右半结肠切除术、肠粘连松解术”,手术十分顺利。

经过医护团队的精心护理,谭先生恢复良好,于术后第7日恢复正常排便,第10日开始流质饮食,未再出现发热、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目前已经康复出院。
圣佑肛肠医院专家提醒:肠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肺外结核,多继发于肺结核,好发部位为回盲部。此病一般起病缓慢,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全身症状表现为发热、盗汗、消瘦、乏力等结核病中毒症状,以及腹痛、腹胀、便秘、腹部包块等消化道症状。肠结核严重时可导致完全性肠梗阻、不完全性肠梗阻、急性肠穿孔或慢性肠穿孔瘘管形成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日常生活中一旦出现以上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再规范治疗。(院方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