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前三季度脱贫区县农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7.8% 70%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超10万元

华龙网讯(记者 赵紫东)《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情况的报告》今(29)日提交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审议。
市农业农村委主任、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刘贵忠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全市14个脱贫区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57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72元,同比增长7.8%,分别为全市、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3.6%、94%,增速分别较全市、全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0.7、0.2个百分点。
在持续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方面,重庆坚持“两不愁三保障”及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动态清零。今年已累计排查发现“两不愁三保障”及农村饮水安全问题1312个,已解决1293个,占比99%。实现义务教育学校辍学学生、已脱贫建档立卡户子女辍学保持动态“双清零”。脱贫人口大病专项救治率、监测对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签尽签率、4种重点慢病患者签约管理率均为100%,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基本医保参保率保持在99%以上。今年下达农村危房改造计划5759户,已开工5394户、占比94%;批复农村供水保障工程718处,已开工695处,完工409处(含续建)。
增加脱贫群众收入是防止返贫的根本措施。重庆当前正在实施千亿级生态特色产业培育行动,出台《关于大力度推进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及“黄金十条”支持政策,设立百亿级产业生态基金。引导脱贫区县形成“一主两辅”产业发展格局,建成产业帮扶基地5.6万个,特色产业覆盖90%以上脱贫户和监测户。深入打造“渝创兴农”等服务品牌,建成就业帮扶车间542个,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的就业规模稳定在79万人左右,就业率居全国前列。深化拓展“三变”改革和“三社”融合发展,启动强村富民综合改革,部署农业“标准地”“强村公司”等“一统七改”综合改革措施。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经营性收入超过5万元的村占比达90%、超过10万元的村占比达70%,6163个村实现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