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制”首落地 解读重庆江跳线与地铁5号线贯通的技术新突破

11月30日10点29分,采用“双流制”技术的重庆市郊铁路江跳线首列贯通列车从圣泉寺站驶出,10点55分抵达跳磴站外侧站台,1分钟后,列车通过站后渡线驶入地铁5号线。
此次贯通背后有哪些技术新突破?中铁二院技术专家就此接受采访时称,此次贯通标志着采用交流供电制式的市郊铁路,与采用直流供电制式的城市地铁,在国内首次实现了贯通运营。
通俗来讲,乘客从江津区到重庆中心城区,原本要先乘坐市郊铁路江跳线,再中途下车换乘地铁5号线。“双流制”技术的突破和落地,实现了江津区到重庆中心城区一车直达、零换乘,极大提升了市民出行的便捷度。
同时,“双流制”技术可有效解决运输效率、服务范围等问题,还可有效降低投资成本,对盘活既有线路资源、促进项目立项等意义重大。
技术专家表示,“双流制”首次落地背后,离不开以重庆市铁路集团和重庆市轨道集团牵头,中铁二院、中车长客、中国通号等研究团队的创新思维。
在技术攻坚阶段,研究团队以列车在市郊铁路与地铁间相互转换适应性为研究对象,提出交流牵引供电与直流牵引供电全自动转换的“双流制”技术,并且通过开展运行图协同编制与动态调整、应急响应与联动指挥等方案研究,实现了跨制式跨主体协同运营组织,满足线路的总体运输能力以及应急情况下的安全保障效率。
按照“十四五”规划,我国要通过推动干线铁路网、城际铁路网、市域(郊)铁路网、城市轨道交通网“四网融合”,打造轨道上的城市群都市圈。
而“双流制”技术首落地,意味着国内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技术的重大突破,填补了国内技术应用空白,其将为轨道交通解决不同制式线路间互联互通提供有效手段。
华龙网首席记者 连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