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校搬进园区 重庆技工院校首个工匠(产业)学院揭牌
12月1日,重庆工贸技师学院璧山现代智造工匠(产业)学院正式揭牌。

把学校搬进园区 重庆技工院校首个工匠(产业)学院揭牌

来源:华龙网2023-12-01
揭牌仪式现场。华龙网记者 梁浩楠 摄
揭牌仪式现场。华龙网记者 梁浩楠 摄

华龙网讯(记者 梁浩楠)12月1日,重庆工贸技师学院璧山现代智造工匠(产业)学院正式揭牌,这是重庆技工院校首个工匠(产业)学院,集聚政校企三方优质资源,实现了办学入企、办学入园。

聚焦“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

打造产业学院新范式

该工匠(产业)学院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教融合联盟建设,与璧山区服务业管委会深度合作,在重庆市人力社保局、重庆市经济信息委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努力构建新时代产业学院新范式。

当前,重庆正着力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不断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技能人才‘断档’已经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一大阻碍。对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们缺的不是技能工人,而是‘玩得转’设备的技能人才。”市经济信息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汪立东说。

重庆工贸技师学院璧山现代智造工匠(产业)学院,正是一次解决阻碍的实践探索。“把学校搬进园区,把课堂搬进生产车间,紧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通过校企、校校合力研发一批核心课程标准、打造一批高水平课程和实践项目,切实解决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适应性问题,促进产学互助共赢。”汪立东说。

师资共组、人才共培

“学校”“园区”共建

璧山现代智造工匠(产业)学院选址在璧山工业园区空置厂房内,占地面积4.37万平方米,打破了国内产业学院大多依托学校的合作模式,将打造一个“真正建在园区、建在企业”的工匠(产业)学院。

重庆工贸技师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江华介绍,学院将着力构建一支由“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岗位导师+工位师傅”组成的梯级化教师队伍。目前,智造工匠(产业)学院招收第一批学生,来自重庆工贸技师学院本部的高二学生。第一年在本部学习理论知识,第二年开始进入工匠(产业)学院,边学理论边在企业实践,了解产业发展最前沿的情况,以及新设施、新设备、新技术。

“与以往产教融合不同的是,我们合作的企业,都是依据‘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筛选,包括长安汽车、比亚迪等龙头企业。学校紧密对接璧山园区、企业,及时将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切实解决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适应性问题。”江华说。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前期,学院对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单位开展调研,获取了课程开发、队伍建设、场地规划等相关信息,明确了对应工作岗位,汽车制造、汽车检测、汽车销售、汽车维修等,以及对应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包括汽车维修工、汽车装调工等职业。

“目前,我们已与11家企业达成合作,并且已与部分企业共同开发《新能源汽车维护》课程,下一步将开发《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拆装调试》《新能源汽车维护》课程资源包。”江华说,学生在校可以考取中级、高级技能等级证,毕业后也可留在企业内。

汪立东表示,市经济信息委也将全方位、多角度支持学院持续发力、改革创新,积极推动制造业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以产业育人才,以人才强产业,实现产业与人才的“双向奔赴”,为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持续赋能发展引擎的新动力。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把学校搬进园区 重庆技工院校首个工匠(产业)学院揭牌

2023-12-01 16:49:31 来源:
揭牌仪式现场。华龙网记者 梁浩楠 摄
揭牌仪式现场。华龙网记者 梁浩楠 摄

华龙网讯(记者 梁浩楠)12月1日,重庆工贸技师学院璧山现代智造工匠(产业)学院正式揭牌,这是重庆技工院校首个工匠(产业)学院,集聚政校企三方优质资源,实现了办学入企、办学入园。

聚焦“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

打造产业学院新范式

该工匠(产业)学院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教融合联盟建设,与璧山区服务业管委会深度合作,在重庆市人力社保局、重庆市经济信息委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努力构建新时代产业学院新范式。

当前,重庆正着力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不断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技能人才‘断档’已经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一大阻碍。对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们缺的不是技能工人,而是‘玩得转’设备的技能人才。”市经济信息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汪立东说。

重庆工贸技师学院璧山现代智造工匠(产业)学院,正是一次解决阻碍的实践探索。“把学校搬进园区,把课堂搬进生产车间,紧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通过校企、校校合力研发一批核心课程标准、打造一批高水平课程和实践项目,切实解决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适应性问题,促进产学互助共赢。”汪立东说。

师资共组、人才共培

“学校”“园区”共建

璧山现代智造工匠(产业)学院选址在璧山工业园区空置厂房内,占地面积4.37万平方米,打破了国内产业学院大多依托学校的合作模式,将打造一个“真正建在园区、建在企业”的工匠(产业)学院。

重庆工贸技师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江华介绍,学院将着力构建一支由“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岗位导师+工位师傅”组成的梯级化教师队伍。目前,智造工匠(产业)学院招收第一批学生,来自重庆工贸技师学院本部的高二学生。第一年在本部学习理论知识,第二年开始进入工匠(产业)学院,边学理论边在企业实践,了解产业发展最前沿的情况,以及新设施、新设备、新技术。

“与以往产教融合不同的是,我们合作的企业,都是依据‘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筛选,包括长安汽车、比亚迪等龙头企业。学校紧密对接璧山园区、企业,及时将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切实解决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适应性问题。”江华说。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前期,学院对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单位开展调研,获取了课程开发、队伍建设、场地规划等相关信息,明确了对应工作岗位,汽车制造、汽车检测、汽车销售、汽车维修等,以及对应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包括汽车维修工、汽车装调工等职业。

“目前,我们已与11家企业达成合作,并且已与部分企业共同开发《新能源汽车维护》课程,下一步将开发《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拆装调试》《新能源汽车维护》课程资源包。”江华说,学生在校可以考取中级、高级技能等级证,毕业后也可留在企业内。

汪立东表示,市经济信息委也将全方位、多角度支持学院持续发力、改革创新,积极推动制造业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以产业育人才,以人才强产业,实现产业与人才的“双向奔赴”,为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持续赋能发展引擎的新动力。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刘艳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