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 | 世界艾滋病日 探访一群“特殊”病人
走进位于北碚所的重庆市戒毒管理局中心医院,一股浓浓的中药味扑鼻而来,一楼大厅内,戒毒人员正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耳穴疗法,隔壁病房内还有正在做进行艾灸的戒毒人员。

特写 | 世界艾滋病日 探访一群“特殊”病人

来源:华龙网2023-12-01
戒毒人员正在整队集合。
戒毒人员正在整队集合。

冬日的重庆,天阴沉沉的,穿过厚重的铁门,放眼高墙外的世界似乎只剩天空。

二大队女性艾滋病戒毒人员管区,6名戒毒人员正紧张地排练着自导自演的小品,为“12·1世界艾滋病日”文艺表演作准备。

这里是重庆市北碚强制隔离戒毒所(简称:北碚所),全国第一个艾滋病戒毒人员专管所。在“媒体开放日”这一天,带着一丝忐忑,记者一行走近这群“特殊”的病人。

“如果没有那次聚会”“如果我没那么叛逆的话”“如果我多听听父母的话”……

在所内,“如果”是戒毒人员说到的最多的一个词,与戒毒人员聊起过往,悔恨溢于言表。

因好奇心驱使,90后的小何在青春期时结识了一群新朋友,尝试了人生中第一口“苦果”——毒品。此后和朋友因吸毒双双被行政拘留,并在拘留所被查出携带艾滋病病毒。

“简直就是晴天霹雳,家里三岁的儿子怎么办?父母怎么办?”她抱着过一天算一天的想法她把儿子交给前夫,直至2022年被送入北碚所进行强制戒毒。

在这儿,小何似乎找到新的希望。这里是全国第一个集收容、矫治、防治于一体的强制隔离戒毒所,按性别分为男、女专管大队,统一设置生理脱毒区、教育适应区、康复巩固区和回归指导区。

事实上,在这里,戒毒民警要考虑的不仅是帮助像小何一样的戒毒者戒断毒瘾,戒毒人员的恐惧、艾滋病毒对身体的伤害、心理负面情绪……这些都是“棘手”难题。

依托“‘艾’到我为止”的戒治理念,北碚所政委张臻权告诉记者,北碚所形成具有专管场所特色的艾滋病戒治模式。他们根据每个艾滋病戒毒人员的特殊情况定制戒治方案,做到一人一方案。

此外,北碚所还协调落实了“四免一关怀”帮扶政策、注重亲情帮教、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引导戒毒人员学法、懂法、守法,悔悟自新。

走进位于北碚所的重庆市戒毒管理局中心医院,一股浓浓的中药味扑鼻而来,一楼大厅内,戒毒人员正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耳穴疗法,隔壁病房内还有正在做进行艾灸的戒毒人员。

戒毒人员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耳穴疗法。
戒毒人员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耳穴疗法。

“艾滋病患者长期服用抗病毒药物,自身免疫力低,而中药疗法都是为了达到调理身体,提高免疫力的效果。”张臻权说,北碚所创新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率先将艾滋病戒毒人员纳入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范围,参保率达到100%。

除了身体和精神上的照顾,北碚所还考虑到戒毒人员完成两年强戒后的生活,将所内教育戒治与所外延伸帮扶相结合,一方面场所积极做好回归指导,另一方面,场所实施“无缝衔接”转介机制,与卫生、公安、民政等多部门协调沟通,实现场所、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联合帮扶。

华龙网 首席记者 王玮/图、文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特写 | 世界艾滋病日 探访一群“特殊”病人

2023-12-01 23:01:57 来源:
戒毒人员正在整队集合。
戒毒人员正在整队集合。

冬日的重庆,天阴沉沉的,穿过厚重的铁门,放眼高墙外的世界似乎只剩天空。

二大队女性艾滋病戒毒人员管区,6名戒毒人员正紧张地排练着自导自演的小品,为“12·1世界艾滋病日”文艺表演作准备。

这里是重庆市北碚强制隔离戒毒所(简称:北碚所),全国第一个艾滋病戒毒人员专管所。在“媒体开放日”这一天,带着一丝忐忑,记者一行走近这群“特殊”的病人。

“如果没有那次聚会”“如果我没那么叛逆的话”“如果我多听听父母的话”……

在所内,“如果”是戒毒人员说到的最多的一个词,与戒毒人员聊起过往,悔恨溢于言表。

因好奇心驱使,90后的小何在青春期时结识了一群新朋友,尝试了人生中第一口“苦果”——毒品。此后和朋友因吸毒双双被行政拘留,并在拘留所被查出携带艾滋病病毒。

“简直就是晴天霹雳,家里三岁的儿子怎么办?父母怎么办?”她抱着过一天算一天的想法她把儿子交给前夫,直至2022年被送入北碚所进行强制戒毒。

在这儿,小何似乎找到新的希望。这里是全国第一个集收容、矫治、防治于一体的强制隔离戒毒所,按性别分为男、女专管大队,统一设置生理脱毒区、教育适应区、康复巩固区和回归指导区。

事实上,在这里,戒毒民警要考虑的不仅是帮助像小何一样的戒毒者戒断毒瘾,戒毒人员的恐惧、艾滋病毒对身体的伤害、心理负面情绪……这些都是“棘手”难题。

依托“‘艾’到我为止”的戒治理念,北碚所政委张臻权告诉记者,北碚所形成具有专管场所特色的艾滋病戒治模式。他们根据每个艾滋病戒毒人员的特殊情况定制戒治方案,做到一人一方案。

此外,北碚所还协调落实了“四免一关怀”帮扶政策、注重亲情帮教、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引导戒毒人员学法、懂法、守法,悔悟自新。

走进位于北碚所的重庆市戒毒管理局中心医院,一股浓浓的中药味扑鼻而来,一楼大厅内,戒毒人员正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耳穴疗法,隔壁病房内还有正在做进行艾灸的戒毒人员。

戒毒人员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耳穴疗法。
戒毒人员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耳穴疗法。

“艾滋病患者长期服用抗病毒药物,自身免疫力低,而中药疗法都是为了达到调理身体,提高免疫力的效果。”张臻权说,北碚所创新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率先将艾滋病戒毒人员纳入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范围,参保率达到100%。

除了身体和精神上的照顾,北碚所还考虑到戒毒人员完成两年强戒后的生活,将所内教育戒治与所外延伸帮扶相结合,一方面场所积极做好回归指导,另一方面,场所实施“无缝衔接”转介机制,与卫生、公安、民政等多部门协调沟通,实现场所、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联合帮扶。

华龙网 首席记者 王玮/图、文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余文欣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