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名角”齐聚“入戏雍溪” 大足第三届川剧旅游文化艺术节盛大开幕
今(2)日,在川渝两地川剧大咖、全国各地游客的共同见证下,中国·重庆大足第三届川剧旅游文化艺术节开幕。

川渝“名角”齐聚“入戏雍溪” 大足第三届川剧旅游文化艺术节盛大开幕

来源:华龙网2023-12-02

华龙网讯(记者 刘岱松)唱念做打,演的是人生百态;入戏雍溪,品的是川剧情怀。寒潮初临,但在重庆市大足区雍溪古镇里,大红灯笼高高挂起,一声声高腔、梆子声中,一场川渝互动、戏汇大足的文艺盛宴正盛大上演。今(2)日,在川渝两地川剧大咖、全国各地游客的共同见证下,中国·重庆大足第三届川剧旅游文化艺术节开幕。

活动开幕式现场。 华龙网记者 刘岱松 摄
活动开幕式现场。 华龙网记者 刘岱松 摄

戏汇大足 川剧名家齐聚雍溪

当天上午,雍溪老街人潮涌动,已连续举办三届的大足川剧文化艺术节品牌效应凸显,人气、热度逐年递增。据了解,今年的活动与首届双城“梅花”盛典同时举办,在“川渝交流”上做足了文章,以进一步传承发展川剧文化,推动川渝两地共塑巴蜀文化核心品牌、共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共同打造旅游精品路线等领域的深度合作,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雍溪古镇,川剧表演者引来无数游客围观。大足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雍溪古镇,川剧表演者引来无数游客围观。大足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本次活动汇聚了川渝两地多位“名角”。中国剧协副主席、重庆市文联主席、市川剧院院长、三度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沈铁梅,四川省文联主席、四川省川剧院院长、四川省戏剧家协会主席、二度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二级教授研究员陈智林,以及刘芸、肖德美、蒋淑梅、崔光丽、刘谊、王超、虞佳、张燕等10余位川渝名家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上,川剧艺术展演在雍溪镇古戏楼精彩上演,嘹亮的戏腔在雍溪老街上空久久回响,现场观众享受了一场丰富的文化盛宴。为了全面展示重庆川剧艺术传承发展、川渝交流协作成果,活动期间,四川、重庆等地剧协带来共10场川剧展演。

川剧艺术家登台献唱。 华龙网记者 刘岱松 摄
川剧艺术家登台献唱。 华龙网记者 刘岱松 摄

当晚在大足区文化艺术中心举行的双城“梅花”盛典演出中,吴熙、蒋淑梅、虞佳等川渝两地“梅花奖”得主带来了《访友》《塔底思亲》《曹甫走雪》《打饼》等经典川剧折子戏,精美的脸谱、艳丽的服饰、高亢的唱腔,让台下观众接连叫好。

“我看到大足在推广川剧、传承川剧做出的种种努力,这很让人感动。”作为大足川剧文化艺术节的“常驻嘉宾”,沈铁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大足是一个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宝地,而在这里传承、弘扬川剧艺术,是相得益彰、遥相呼应的。

现场表演川剧曲目。大足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现场表演川剧曲目。大足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守正创新 老戏楼散发川剧新活力

“百年古戏楼,千年川剧情。”华龙网记者了解到,大足本次川剧旅游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举办地——雍溪古戏楼建于清朝道光年间(1840年),占地160多平方米,不仅有古风古韵表演戏台,还设有上下两层观众席。每逢重大节假日,各地市民都会慕名而来,听戏曲、品香茶、庆佳节。大足区的川剧传承者们也会定期在这里为观众带来川剧表演。雍溪古戏楼因而成为大足区川剧传承的重要阵地。

活动当日,雍溪古镇人山人海。 华龙网记者 刘岱松 摄
活动当日,雍溪古镇人山人海。 华龙网记者 刘岱松 摄

实际上,雍溪本地人的“品戏”情结,早已“深入灵魂”。据雍溪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雍溪有句俗语“雍溪人,生的犟,插秧打谷把戏唱”,讲的便是雍溪人不仅爱观赏戏剧,也爱唱戏剧。近年来,雍溪镇正着力打造成为中国最具特色的川剧文化传承基地,挑起川剧艺术传承与保护的重担,擦亮“雍溪里·有戏”名片,助力以大足石刻为核心的“国际文旅城”建设。

以雍溪老戏楼为原点,大足本地的川剧艺术正不断焕发新活力。近年来,大足川剧传承人和爱好者们在当地教育和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频繁开展川剧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以及川剧展演等活动,为川剧传承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为了更好地推广和传承川剧,川剧传承者们结合大足本地文化编写新的唱词,通过老调新唱的形式,让川剧走进大家的生活,更好地实现川剧的“活态”传承。同时,传承者们还深挖大足石刻文化,通过川剧与石刻文化的结合,进一步推广川剧和大足石刻。

本次活动中,主办方还组织开展了非遗传承·川剧文化追忆、非遗传承·传统文化研学等特色活动,邀请老年票友到现场听戏、拍照打卡,追忆儿时喜欢的戏曲记忆,邀请区内大学生深度参与本届川剧旅游文化艺术节,切身体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魅力。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川渝“名角”齐聚“入戏雍溪” 大足第三届川剧旅游文化艺术节盛大开幕

2023-12-02 21:46:24 来源:

华龙网讯(记者 刘岱松)唱念做打,演的是人生百态;入戏雍溪,品的是川剧情怀。寒潮初临,但在重庆市大足区雍溪古镇里,大红灯笼高高挂起,一声声高腔、梆子声中,一场川渝互动、戏汇大足的文艺盛宴正盛大上演。今(2)日,在川渝两地川剧大咖、全国各地游客的共同见证下,中国·重庆大足第三届川剧旅游文化艺术节开幕。

活动开幕式现场。 华龙网记者 刘岱松 摄
活动开幕式现场。 华龙网记者 刘岱松 摄

戏汇大足 川剧名家齐聚雍溪

当天上午,雍溪老街人潮涌动,已连续举办三届的大足川剧文化艺术节品牌效应凸显,人气、热度逐年递增。据了解,今年的活动与首届双城“梅花”盛典同时举办,在“川渝交流”上做足了文章,以进一步传承发展川剧文化,推动川渝两地共塑巴蜀文化核心品牌、共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共同打造旅游精品路线等领域的深度合作,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雍溪古镇,川剧表演者引来无数游客围观。大足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雍溪古镇,川剧表演者引来无数游客围观。大足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本次活动汇聚了川渝两地多位“名角”。中国剧协副主席、重庆市文联主席、市川剧院院长、三度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沈铁梅,四川省文联主席、四川省川剧院院长、四川省戏剧家协会主席、二度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二级教授研究员陈智林,以及刘芸、肖德美、蒋淑梅、崔光丽、刘谊、王超、虞佳、张燕等10余位川渝名家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上,川剧艺术展演在雍溪镇古戏楼精彩上演,嘹亮的戏腔在雍溪老街上空久久回响,现场观众享受了一场丰富的文化盛宴。为了全面展示重庆川剧艺术传承发展、川渝交流协作成果,活动期间,四川、重庆等地剧协带来共10场川剧展演。

川剧艺术家登台献唱。 华龙网记者 刘岱松 摄
川剧艺术家登台献唱。 华龙网记者 刘岱松 摄

当晚在大足区文化艺术中心举行的双城“梅花”盛典演出中,吴熙、蒋淑梅、虞佳等川渝两地“梅花奖”得主带来了《访友》《塔底思亲》《曹甫走雪》《打饼》等经典川剧折子戏,精美的脸谱、艳丽的服饰、高亢的唱腔,让台下观众接连叫好。

“我看到大足在推广川剧、传承川剧做出的种种努力,这很让人感动。”作为大足川剧文化艺术节的“常驻嘉宾”,沈铁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大足是一个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宝地,而在这里传承、弘扬川剧艺术,是相得益彰、遥相呼应的。

现场表演川剧曲目。大足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现场表演川剧曲目。大足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守正创新 老戏楼散发川剧新活力

“百年古戏楼,千年川剧情。”华龙网记者了解到,大足本次川剧旅游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举办地——雍溪古戏楼建于清朝道光年间(1840年),占地160多平方米,不仅有古风古韵表演戏台,还设有上下两层观众席。每逢重大节假日,各地市民都会慕名而来,听戏曲、品香茶、庆佳节。大足区的川剧传承者们也会定期在这里为观众带来川剧表演。雍溪古戏楼因而成为大足区川剧传承的重要阵地。

活动当日,雍溪古镇人山人海。 华龙网记者 刘岱松 摄
活动当日,雍溪古镇人山人海。 华龙网记者 刘岱松 摄

实际上,雍溪本地人的“品戏”情结,早已“深入灵魂”。据雍溪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雍溪有句俗语“雍溪人,生的犟,插秧打谷把戏唱”,讲的便是雍溪人不仅爱观赏戏剧,也爱唱戏剧。近年来,雍溪镇正着力打造成为中国最具特色的川剧文化传承基地,挑起川剧艺术传承与保护的重担,擦亮“雍溪里·有戏”名片,助力以大足石刻为核心的“国际文旅城”建设。

以雍溪老戏楼为原点,大足本地的川剧艺术正不断焕发新活力。近年来,大足川剧传承人和爱好者们在当地教育和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频繁开展川剧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以及川剧展演等活动,为川剧传承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为了更好地推广和传承川剧,川剧传承者们结合大足本地文化编写新的唱词,通过老调新唱的形式,让川剧走进大家的生活,更好地实现川剧的“活态”传承。同时,传承者们还深挖大足石刻文化,通过川剧与石刻文化的结合,进一步推广川剧和大足石刻。

本次活动中,主办方还组织开展了非遗传承·川剧文化追忆、非遗传承·传统文化研学等特色活动,邀请老年票友到现场听戏、拍照打卡,追忆儿时喜欢的戏曲记忆,邀请区内大学生深度参与本届川剧旅游文化艺术节,切身体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魅力。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徐力超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