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金融活水滋养乡村旅游
各大银行加大对乡村旅游项目和企业的专项信贷投放,将有助于优化乡村旅游产品供给,有利于促进优质乡村旅游产品的供需对接。

引金融活水滋养乡村旅游

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印发《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国内旅游市场规模保持合理增长、品质进一步提升。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产业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中国乡村旅游正逐渐走向世界舞台。

随着日前江西篁岭村、浙江下姜村、甘肃扎尕那村和陕西朱家湾村入选2023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名单,我国已有8个村落获此殊荣,总量居世界第一位。如今,乡村旅游已成为不少地方的特色产业,尤其在许多具有文化和自然资源禀赋的传统村落,发展乡村文旅拓宽了当地农民的增收致富渠道,也促进了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以及自然生态的保护修复。

好田也需活水浇。当前许多地方仍有一些资源因缺乏金融支持而“沉睡”,或未能得到全面开发。今年以来,我国进一步健全乡村旅游发展金融服务体系,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6月份,文化和旅游部联合中国银行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分别从加大信贷投放、推进产品创新、开展综合服务等方面,加大对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以此为契机,云南、浙江等地近日相继出台金融支持地方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各大银行加大对乡村旅游项目和企业的专项信贷投放,将有助于优化乡村旅游产品供给,有利于促进优质乡村旅游产品的供需对接。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品质,金融“活水”是关键。

加大信贷投放,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锦上添花”。应加快建立乡村旅游项目库,重点对一批具有良好发展基础、成熟盈利模式和较强发展潜力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如中国传统村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世界最佳乡村旅游目的地等,进行信贷投放并开展综合服务,助力乡村旅游的产品创牌、环境创优、文化创新、运营创效、模式创造。同时,金融支持政策要优先对接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高标准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助力打造一批生态美、文化美、产业美的高质量乡村旅游目的地。

加强金融监管,确保专项信贷资金“钱花在刀刃上”。对于专项信贷的投放,应做到从合作项目的选择评估到专项资金的使用回收,进行全流程有效监管,确保特定专项资金真正用对地方、用出效果。着力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各要素,将信贷资金投放给具有质量提升价值的乡村旅游项目,推动乡村智慧旅游发展。还要平衡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对于存在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风险、土地违规转让风险、环保标准不达标风险的企业和项目,要严禁准入。

坚持民生导向,让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红利惠及广大村落原住民。一方面,应当立足地方旅游资源、扎根本土特色文化、依靠乡村本地居民共建共享;另一方面,应坚持民生导向,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模式和机制,让广大返乡创业青年扎下根,让乡村旅游专业人才留得住。要积极探索“政府监管+市场主导+村民主体+学校参与”的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模式,例如,南方某地近年来创新发展模式,让文物保护起来、文化传承起来、村落热闹起来、村民富裕起来。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杨 刚)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引金融活水滋养乡村旅游

2023-12-04 06:30:15 来源:

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印发《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国内旅游市场规模保持合理增长、品质进一步提升。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产业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中国乡村旅游正逐渐走向世界舞台。

随着日前江西篁岭村、浙江下姜村、甘肃扎尕那村和陕西朱家湾村入选2023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名单,我国已有8个村落获此殊荣,总量居世界第一位。如今,乡村旅游已成为不少地方的特色产业,尤其在许多具有文化和自然资源禀赋的传统村落,发展乡村文旅拓宽了当地农民的增收致富渠道,也促进了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以及自然生态的保护修复。

好田也需活水浇。当前许多地方仍有一些资源因缺乏金融支持而“沉睡”,或未能得到全面开发。今年以来,我国进一步健全乡村旅游发展金融服务体系,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6月份,文化和旅游部联合中国银行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分别从加大信贷投放、推进产品创新、开展综合服务等方面,加大对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以此为契机,云南、浙江等地近日相继出台金融支持地方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各大银行加大对乡村旅游项目和企业的专项信贷投放,将有助于优化乡村旅游产品供给,有利于促进优质乡村旅游产品的供需对接。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品质,金融“活水”是关键。

加大信贷投放,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锦上添花”。应加快建立乡村旅游项目库,重点对一批具有良好发展基础、成熟盈利模式和较强发展潜力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如中国传统村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世界最佳乡村旅游目的地等,进行信贷投放并开展综合服务,助力乡村旅游的产品创牌、环境创优、文化创新、运营创效、模式创造。同时,金融支持政策要优先对接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高标准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助力打造一批生态美、文化美、产业美的高质量乡村旅游目的地。

加强金融监管,确保专项信贷资金“钱花在刀刃上”。对于专项信贷的投放,应做到从合作项目的选择评估到专项资金的使用回收,进行全流程有效监管,确保特定专项资金真正用对地方、用出效果。着力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各要素,将信贷资金投放给具有质量提升价值的乡村旅游项目,推动乡村智慧旅游发展。还要平衡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对于存在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风险、土地违规转让风险、环保标准不达标风险的企业和项目,要严禁准入。

坚持民生导向,让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红利惠及广大村落原住民。一方面,应当立足地方旅游资源、扎根本土特色文化、依靠乡村本地居民共建共享;另一方面,应坚持民生导向,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模式和机制,让广大返乡创业青年扎下根,让乡村旅游专业人才留得住。要积极探索“政府监管+市场主导+村民主体+学校参与”的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模式,例如,南方某地近年来创新发展模式,让文物保护起来、文化传承起来、村落热闹起来、村民富裕起来。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杨 刚)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陶龙鑫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