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 镇街有了行政执法权 重庆这项改革如何让权力放得准、用得好?
“镇街看得见的管不着,区县管得着的看不见。”
以前,占道停车影响生活出行、摆摊设点影响周边环境等情况普遍存在,但无奈基层镇街权责不清、有责无权,“赋权”成了关键。
近日,重庆市印发了《关于深化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依法赋予镇街行政执法权,镇街的行政执法水平如何?会不会出现乱执法、滥执法甚至暴力执法和执法寻租?重庆又如何让执法权放得准、用得好?
在12月6日举行的《实施意见》解读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种及灵,重庆市司法局副局长殷洁解答了记者的疑问。
赋权镇街 权力如何放得准?
《实施意见》包细化了2023年、2025年、2027年三个时间节点的改革目标。并明确了明晰执法事项、统筹执法力量、创新制度机制、强化数智引领、加强协调监督等五大任务。
对于赋权镇街,《实施意见》以“三高两易”(高频率、高综合、高需求、易发现、易处置)为标准,系统梳理基层治理迫切需要的执法事项。
“执法事项有‘规定动作’,也有‘自选动作’。”种及灵介绍,采取15个“通用事项”面上统一、84个“自选事项”基层“点选”的方式赋权镇街,从而构建了“法定执法+赋权执法+委托执法”的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清单。
种及灵介绍,在改革前,普遍存在“镇街看得见管不着,区县管得着看不见”的这种情况。为了有效破解镇街权责不清、有责无权的问题,在这次改革当中抓住赋权这个关键点,采取“通用治理场景事项”必领与“治理需求差异事项”自选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一张清单”。
例如,改革后,将涉及占道停车影响生活出行、摆摊设点影响周边环境等这类事项的处罚权赋予给镇街,从而促进基层更有效更快捷整治此类违法行为,让大家的环境更优美、生活更宜居、群众更有感。
有了权力 如何让镇街做到用得好?
有了“一张清单”还不够,让镇街的行政执法权用得好,还需重构“一支队伍”、构建“一套机制”、打造“一个应用”。
改革前,基层行政执法的状况是“以条为主”,从而导致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执法推诿等情况不同程度的存在,这也成为市场主体、老百姓烦心的“老大难”问题。
种及灵介绍,这次改革就推动区县行政执法部门以派驻、包片等方式下沉的执法力量与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统筹运行,实现镇街“一支队伍管执法”。
针对镇街常见执法对象有多个执法主体,需要开展执法检查的情形,探索推进跨层级、跨部门的执法力量统筹调度、协同配合。
同时,借助数字应用打造多跨协同“综合查一次”组团式执法,将改革与数字应用同步谋划,缩减办案流程,从而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同一时间、针对同一执法对象开展联合检查,最大限度减少对市场主体和群众的干扰、增加执法效能。
从目前试点的情况来看,已实现简易程序案件办理时间由平均30分钟一个案件缩短至10分钟,从现场取证到在线罚缴“一站式”办结;普通程序案件办理环节从20余个精简至12个以内,程序性办理时间由平均2天缩短至4小时。
执法为民 赋权后如何有效避免乱执法等现象?
赋权镇街后,是否存在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能力不强,在执法权扩张之后会不会出现一些乱执法、滥执法甚至暴力执法和执法寻租的现象?
“对于大家的担心我们完全理解。”在发布会上,殷洁毫不避讳记者的这些疑惑。她提出,改革首先是用好数字应用,力求通过智能程序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质效,让公平的数据算法规则监督执法活动。
当前,市司法局在全市推广使用“执法+监督”数字应用,把镇街的执法活动从线下搬到线上,可以对执法行为进行实时抓取、对执法人员进行实时提醒和监督,通过数字应用第一时间发现乱执法、滥执法等问题
同时,此次改革,对市、区两级执法部门加强基层行政执法人员联合培训提出明确要求。其是针对基层反响较大的薄弱环节,通过制作工作手册、开展实战培训、常态带班指导等多种方式,提升一线执法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执法、维护稳定、化解矛盾的能力。
不仅如此,完善的监督渠道也是关键。殷洁提出,在内部监督上,从制度层面进一步规范基层执法行为,在外部监督中,要求镇街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告知当事人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内容及事实、理由、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陈述权、申辩权、要求听证的权利。当事人对镇街作出的行政执法行为不服的,可以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也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我们将坚持监督与改革同频共振,同步推进构建制度完备、机制健全、职责明确、监督有力、运转高效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 种及灵也再次强调,会多措并举加强对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从而有效保障镇街综合执法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华龙网 首席记者 王玮/文 记者 张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