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雕塑的魅力,“物隐物现——张伟、杨北辰双个展”举行
近日,"物隐物现——张伟、杨北辰双个展"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展出两位艺术家近百件雕塑作品。

看雕塑的魅力,“物隐物现——张伟、杨北辰双个展”举行

来源:重庆日报客户端2023-12-08

远看是一件衣服、一本书、一个手提包……近看却是一件件雕塑作品。近日,“物隐物现——张伟、杨北辰双个展”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展出两位艺术家近百件雕塑作品。该展览也是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推出的学术品牌展览“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系列双个展计划”之一,致力以艺术家个案研究的形式,推广和展示艺术家的创作状态,梳理出“个案研究与中国当代艺术史写作”的学术方向。

走进展厅,本次展览呈现了张伟、杨北辰两位艺术家关于“物性”“具象雕塑”“东西方文化”等主题的思想碰撞,以“物”为主题,“物”在他们的创作中体现出多个维度的含义。

其中,张伟的作品以青铜、汉白玉、泥塑等不同材料进行创作,意在寻找物质与话语之间的适配性。如,张伟以山为题材的作品,用皴的方式建构,有中国画的意趣,给人“在‘此山外’塑造山,却情在‘此山中’”之感。

杨北辰的作品以着色木雕的方式,模拟仿皮革、布料、纸张等其他材质,以极其逼真的视错觉方式,引起观众对“物”的质性特点的关注和讨论。在他的作品中,衣纹、植物乃至人物,以及各类日常物件、珍贵古籍都有现实参照,甚至来源于现实之物。

“展览以‘物’为题,但不局限于此。”本次展览的策展人符周阳表示,展览不仅是作品展,也对两位艺术家的创作方法、教学理念进行了梳理,让观众、学生和青年创作者们能够看到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自我梳理、怀疑和转向。

“‘物隐物现’展览以‘物’为切入点,呈现了张伟、杨北辰两位艺术家对‘物’完全不同的理解。这样的双个展是交相辉映的,而且具有对比的趣味以及研究的氛围。”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如是评价道。

本次展览的展期将持续至2024年1月3日。

展览开幕当天,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同步举行了中国当代雕塑年鉴(2022)发布会,该年鉴整理、收录了与中国当代雕塑相关的展览、作品、学术活动以及出版物信息,其中包括421篇(本)研究文献、334件作品、214场展览、61场学术活动,建立了中国当代雕塑原始数据库和索引目录,并通过对数据的考察、分析,形成了中国当代雕塑年度报告、专题分析等学术成果。

四川美术学院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当代雕塑的方位”学术论坛也同期举行。该论坛邀请到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振华,湖北美术馆馆长、第十四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轮值主席、中国雕塑学会副秘书长冀少峰,四川美院实验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式公共艺术研究者曾令香,著名雕塑批评家、策展人、中国雕塑学会创研部部长唐尧等数十位专家学者,围绕“公共雕塑的新趋势与话语生产”“物性与媒介:新技术带来的可能”“具象雕塑与当代表达”“当代雕塑与学院教育”等话题,展开了思想碰撞和交流。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看雕塑的魅力,“物隐物现——张伟、杨北辰双个展”举行

2023-12-08 06:05:22 来源:

远看是一件衣服、一本书、一个手提包……近看却是一件件雕塑作品。近日,“物隐物现——张伟、杨北辰双个展”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展出两位艺术家近百件雕塑作品。该展览也是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推出的学术品牌展览“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系列双个展计划”之一,致力以艺术家个案研究的形式,推广和展示艺术家的创作状态,梳理出“个案研究与中国当代艺术史写作”的学术方向。

走进展厅,本次展览呈现了张伟、杨北辰两位艺术家关于“物性”“具象雕塑”“东西方文化”等主题的思想碰撞,以“物”为主题,“物”在他们的创作中体现出多个维度的含义。

其中,张伟的作品以青铜、汉白玉、泥塑等不同材料进行创作,意在寻找物质与话语之间的适配性。如,张伟以山为题材的作品,用皴的方式建构,有中国画的意趣,给人“在‘此山外’塑造山,却情在‘此山中’”之感。

杨北辰的作品以着色木雕的方式,模拟仿皮革、布料、纸张等其他材质,以极其逼真的视错觉方式,引起观众对“物”的质性特点的关注和讨论。在他的作品中,衣纹、植物乃至人物,以及各类日常物件、珍贵古籍都有现实参照,甚至来源于现实之物。

“展览以‘物’为题,但不局限于此。”本次展览的策展人符周阳表示,展览不仅是作品展,也对两位艺术家的创作方法、教学理念进行了梳理,让观众、学生和青年创作者们能够看到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自我梳理、怀疑和转向。

“‘物隐物现’展览以‘物’为切入点,呈现了张伟、杨北辰两位艺术家对‘物’完全不同的理解。这样的双个展是交相辉映的,而且具有对比的趣味以及研究的氛围。”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如是评价道。

本次展览的展期将持续至2024年1月3日。

展览开幕当天,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同步举行了中国当代雕塑年鉴(2022)发布会,该年鉴整理、收录了与中国当代雕塑相关的展览、作品、学术活动以及出版物信息,其中包括421篇(本)研究文献、334件作品、214场展览、61场学术活动,建立了中国当代雕塑原始数据库和索引目录,并通过对数据的考察、分析,形成了中国当代雕塑年度报告、专题分析等学术成果。

四川美术学院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当代雕塑的方位”学术论坛也同期举行。该论坛邀请到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振华,湖北美术馆馆长、第十四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轮值主席、中国雕塑学会副秘书长冀少峰,四川美院实验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式公共艺术研究者曾令香,著名雕塑批评家、策展人、中国雕塑学会创研部部长唐尧等数十位专家学者,围绕“公共雕塑的新趋势与话语生产”“物性与媒介:新技术带来的可能”“具象雕塑与当代表达”“当代雕塑与学院教育”等话题,展开了思想碰撞和交流。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发源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