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区桢楠:退隐江湖的造纸功臣
在重庆市铜梁区双碾林场杨家垭后山的密林中,隐藏着一棵不甚起眼的桢楠古树,它与周围的树融为一体,形成一幅优美的青山画卷。笔直的树干和硕大的树冠从远处看像一把撑开的巨型大伞。站在树下抬头仰望,只见繁杂的枝丫交错丛生又错落有致,伴随微风吹过,叶片轻轻抖动,好似在向人们点头示意,欢迎他们的到来。
早年间杨家垭盛产竹子,所以以竹子为原料的造纸业在此地尤为盛行,也成为了当时杨家垭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这棵桢楠古树就生长在人们用来造纸的四个池子中间。
据当地村民回忆,当时村里提议就地取材造纸,但是造纸的一大难题就是浸泡竹子,浸泡竹子有很大的气味,池子一定要远离居民住宅区,但倘若一旦远离了居民住宅区,池子的引水又成为一个大难题。如果遇到太阳暴晒,水池里的水一干,那竹子就无法彻底浸泡。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村民们便找到了眼前的这棵桢楠树,他们在桢楠树的两边各挖两个池子,利用桢楠树硕大树冠的遮挡,确保水池里的水不会被太阳晒干。就这样,杨家垭村民把村里的经济命脉交给了这棵桢楠树,而它也不辱使命,利用自身优势,保护好了池子里的水,为村民解除了后顾之忧。
如今,科技发展迅速,造纸技术也日新月异,村里的青年大多外出打拼,造纸不再是村民们的主要经济来源,这几个池子也就此荒废。但村里的老人还是常会将这棵桢楠古树与造纸池子的故事讲给子孙后代听,让他们铭记这位杨家垭的“历史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