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怎样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饮食与情绪之间存在一定关联,健康的饮食习惯对情绪的稳定和调节具有积极影响。日常生活中,怎样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北京市东城区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薛锦锋提示,一是重视营养素的选择,二是规律饮食,避免过度饮食和暴饮暴食。
薛锦锋说,营养素对身心健康有着重要作用,其中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对情绪的影响尤其显著。碳水化合物是饮食中主要的能量来源,快速吸收的碳水化合物会使血糖迅速升高,导致胰岛素的快速释放。胰岛素又会导致血糖迅速下降,这种血糖水平的剧烈波动可能会对情绪产生负面影响,使人感到疲倦或易怒。
要促进稳定情绪,薛锦锋建议,可以选择缓慢释放能量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此外,适量的不饱和脂肪酸,也有助于维持大脑的正常功能,减轻抑郁和焦虑,日常生活中可选择鱼类、坚果、橄榄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的食物。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也与情绪有关,例如,缺乏铁元素可能导致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和情绪波动。因此,饮食中应含有足够的铁质,可以通过吃红肉、豆类和干果等来获取。维生素B群,如叶酸、维生素B6和B12,以及镁元素也应及时得到补充。
薛锦锋表示,规律的饮食有助于改善情绪,身体需要规律的三餐供应,以确保大脑和身体都能得到足够的能量和营养。过度饮食和暴饮暴食会导致身体摄入过多的热量和脂肪,增加体重,同时容易导致情绪波动和焦虑。饥饿的状态会影响大脑神经递质分泌,身体还会释放出胃液素这种化学物质,容易感到疲劳、易怒、焦虑或沮丧。
记者 陶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