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时评丨守牢自动驾驶安全底线
为了引导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规范自动驾驶汽车在运输服务领域的应用,交通运输部近日印发《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明确了当前使用自动驾驶汽车从事运输经营活动的基本要求。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步伐不断加快,从封闭场地测试到真实开放的城区道路测试、从无人物流运输到自动驾驶公交、从试点示范到商业试运营……公众越发感受到自动驾驶广泛走入现实生活所能带来的高效便利。
不过,公众在满怀期待的同时,对于自动驾驶也有一些安全疑虑。如何在鼓励技术创新的同时,最大限度防范化解自动驾驶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不仅关系到公众对自动驾驶技术的信心,也关系到自动驾驶产业的发展前景。客观而言,确保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涉及多方主体,但自动驾驶运输经营者无疑处于关键位置,因此对其经营行为提供方向指引、作出规范,能够将安全责任更好地落到实处。
从《指南》内容来看,其所聚焦的应用场景、人员配备、安全保障等要素都主要围绕自动驾驶运输经营者展开,相关要求也体现了坚持底线思维、依法依规、开放包容和守正创新的原则。如考虑到城市公交运营直接关系到广大乘客的生命安全,《指南》明确使用自动驾驶汽车从事城市公共汽电车运营,应具有相应的运营资质,在指定区域进行,且随车应配备1名驾驶员或安全员。这有助于及时应对突发情况,降低事故风险,为乘客增加额外安全保障,同时也能为改进技术提供有益参考。这也有效统筹了技术创新和安全保障的关系。
安全是创新和发展的前提,包括自动驾驶在内的新兴技术,只有依法守牢安全底线,才能不断增强公众的信任度和接受度,才能让技术创新持续造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