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是舞台” 渝中整合全域文旅资源丰富全民体验
母城渝中浓缩着山城、江城、不夜城的精华,处处皆风景,现正将文化活动培育成新的风景线。

“处处是舞台” 渝中整合全域文旅资源丰富全民体验

来源:华龙网2023-12-15

华龙网讯(记者 李凤兰 舒婷)重庆拥有众多符号和标签,是魔幻之城,是桥梁博物馆,也是赛博朋克电影现场……走进渝中,所有体验都会加码翻倍。因为这里是重庆母城。

作为老城区、建成区、中心城区,渝中陆域面积仅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却达到近60万人,土地利用率接近饱和。在极其有限的空间下,渝中却用无限的创意和整合能力,在全域旅游形成共识的当下,构建起全域特色化活动体系。

行进式读懂、感官式打开、穷尽式利用……来渝中,体验特殊地理环境和文化底蕴浇筑的奇迹母城。

行进式读懂

迈开脚步领略文旅资源

踏上旅途,路上总有风景。

对于许多人来说,在爬坡上坎的渝中区,可以行进式读懂一座城。

作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渝中就将全域作为一个大景区精耕细作。在此定位下,这方热土不仅成为让外地游客尖叫的人气景区,更是本地居民深爱的精神文化家园。

解放碑步行街。彭镛摄  华龙网发
解放碑步行街。彭镛摄  华龙网发

三千年江州城,八百年重庆府。作为重庆的“根”和“源”,渝中自古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积淀了巴渝文化、革命文化、移民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红岩精神等历史遗迹和文化瑰宝。

家底如此丰厚,考验的正是传承之道。

行走的思政课。渝中区文化旅游委供图 华龙网发
行走的思政课。渝中区文化旅游委供图 华龙网发

都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渝中将文化深度融合后,让全区都变为生动鲜活的课堂。深处其中的人,通过边走边读的行进方式,沉浸式体验母城之魅。经过几年打造,形成独具重庆特色的红色思政教育品牌——“行走的思政课”。“行走”就是实践出真知,“思政课”就是在红色游学线路中,感知昂扬向上的红色文化。

伫立红岩革命纪念馆,重温革命岁月;瞻仰三三一惨案纪念碑,坚定理想信念;参观中山四路周公馆,凝聚奋斗力量……中小学生、企业职工、机关干部能走出教室、走出工位,在“行走”中传承红色基因。

不仅如此,近年来渝中还相继推出“少年寻渝记”“理响渝中”等为品牌的社会大课堂。在重庆率先推出“思政研学地图”,选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历史文物等50余处,将辖区思政教育资源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形成10余条品牌化的研学线路。

“少年寻渝记”活动。重庆区划地名历史文化展示馆供图 华龙网发
“少年寻渝记”活动。重庆区划地名历史文化展示馆供图 华龙网发

“少年寻渝记”以青少年的视角来打探“老重庆底片、新重庆客厅”的魅力神韵。甚至借助短视频的传播形式,让“小导游”带领大家领略渝中区文旅资源。

多部门协同打造,将公共文化空间纳入“思政大课堂”,激发了母城活力,调动了广泛的参与度。在行进式走读中,读懂一座城,也读懂自己。

感官式打开

且听且看多样沉浸体验

如果行进式读懂一座城,读的是厚重的历史。那么打开耳朵听,擦亮眼睛看,遇到的则是老城新韵。

虽然空间有限,但渝中的文化活动却百花齐放。早在2013年,渝中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此后十年的时间,渝中坚持培育打造一批独具母城特色的群文品牌,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品牌化、长效化、常态化。

听——历史与文化在城墙上浸润交融。

作为重庆母城,渝中以其独特的山形水势与营城理念,造就出绝无仅有的九开八闭十七座城门。自2020年底开始,渝中在历经600多年历史的通远门城墙上打造“好座重庆城·城墙故事会”品牌活动。沈铁梅、袁国虎、张徐等重庆及成都本土戏曲曲艺名家同台献艺,带来了精彩的评书、故事,并形成了城市的文化地标和象征符号。

看——方言喜剧和新潮文化碰撞出“笑”果。

“好喜剧,嘿扯馆儿……”精彩的“扯馆儿”表演开始前,满座的观众早已笑成一团。在优质喜剧产品深受都市年轻人喜爱的当下,重庆也孕育出了本地的方言喜剧社团。位于解放碑协信星光广场五楼、六楼的扯馆儿品牌形象店、GAGA9新喜剧形象店以及湖广会馆(齐安公所)等今年被评选为重庆演艺新空间,已成为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解压、放松的打卡地。

市民在湖广会馆内看演出。渝中区文化旅游委供图 华龙网发
市民在湖广会馆内看演出。渝中区文化旅游委供图 华龙网发

有新潮的文化活动,也有延续二十余年的经典文化活动品牌。在渝中区文化馆,有母城文化沙龙,给文艺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分享的平台;在渝中区图书馆,有举办过上千期的渝中讲坛,让科学知识、科学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解放碑CBD广场周末音乐会,则为市民带来了一场场视觉盛宴。

国泰艺术中心演出丰富。渝中区文化旅游委供图 华龙网发
国泰艺术中心演出丰富。渝中区文化旅游委供图 华龙网发

而国泰艺术中心建成10年来,为市民奉上了《孔子》《独自温暖》《无人生还》《天鹅湖》《弦上巴渝》等国内外2500余场高质量的公共文化产品“大餐”。作为中国话剧殿堂的抗建堂,历经80多年的沉淀与更迭,依旧熠熠生辉,上演各种经典剧目,不断传承着抗战戏剧精神,给大众带来沉浸式戏剧体验。

男女老少,各得其乐。母城渝中构建起全域特色化活动体系,人们的体验获得也是立体多样的。

穷尽式利用

地上地下皆是文旅空间

有限的空间,衍生出“花式”文化活动,在于渝中对地形地貌的创意利用。都说重庆是8D魔幻之城,对空间的利用,渝中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经验。

穿越历史,触摸近代,遇见未来。在重庆,这样体验可能就来自于一个防空洞。

十八梯大隧道遗址。渝中区文化旅游委供图 华龙网发
十八梯大隧道遗址。渝中区文化旅游委供图 华龙网发

在重庆,防空洞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抗战时期,防空洞为保护山城人民躲避日军轰炸而凿;和平年代,防空洞又化身多种形态“重新上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在防空洞里可以满足影像造型和旅游打卡需求,在防空洞还可以欣赏文艺看展览,更好地体验渝中母城半岛的文化底蕴。在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大隧道遗址防空洞中,身临其境地感受躲避轰炸的情景和心情,感悟“愈炸愈强”的重庆抗战精神。在位于山城巷的背街“造 创意共享空间”,通过品质感的展览,给人视觉上的感官新体验。

提到对地形地貌的利用,就不得不提重庆的桥下空间。在重庆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融入了市民对文旅体的需求,建设了街边公园、市民球场、健身步道,为桥下空间赋予了新的价值和用途。随着桥下空间的美化和设施的进一步完善,热爱生活的市民也在桥下举办了新的群文活动,唱歌、跳舞、打球……好不快乐。

蜿蜒曲折的山城步道也是重庆的标志性存在。高地错落的步道,是商业的空间也是文化的空间。在山城巷,陆续举办《母城故事》影像节、诗意的虫洞雕塑展、荒野花园灯光秀、山城坝坝席等活动。在十八梯,每月都推出精彩节事活动,包括新春奇妙遇、非遗大集、中秋赏月会、市井文化节等。

十八梯渝潮坊演出。渝潮坊供图 华龙网发
十八梯渝潮坊演出。渝潮坊供图 华龙网发

作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渝中区始终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坚持“质”与“量”的双驱并进,先后出台配套政策10个、专项规划11个,并于2021、2022年连续开展“人文渝中”文旅公共服务示范典型评选,扶持特色文旅空间发展,培育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品牌。

渝中区文化旅游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渝中区将不断深化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精准对接新时代群众文化新需求新期待,为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贡献“渝中智慧”。

母城渝中浓缩着山城、江城、不夜城的精华,处处皆风景,现正将文化活动培育成新的风景线。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处处是舞台” 渝中整合全域文旅资源丰富全民体验

2023-12-15 14:22:21 来源:

华龙网讯(记者 李凤兰 舒婷)重庆拥有众多符号和标签,是魔幻之城,是桥梁博物馆,也是赛博朋克电影现场……走进渝中,所有体验都会加码翻倍。因为这里是重庆母城。

作为老城区、建成区、中心城区,渝中陆域面积仅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却达到近60万人,土地利用率接近饱和。在极其有限的空间下,渝中却用无限的创意和整合能力,在全域旅游形成共识的当下,构建起全域特色化活动体系。

行进式读懂、感官式打开、穷尽式利用……来渝中,体验特殊地理环境和文化底蕴浇筑的奇迹母城。

行进式读懂

迈开脚步领略文旅资源

踏上旅途,路上总有风景。

对于许多人来说,在爬坡上坎的渝中区,可以行进式读懂一座城。

作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渝中就将全域作为一个大景区精耕细作。在此定位下,这方热土不仅成为让外地游客尖叫的人气景区,更是本地居民深爱的精神文化家园。

解放碑步行街。彭镛摄  华龙网发
解放碑步行街。彭镛摄  华龙网发

三千年江州城,八百年重庆府。作为重庆的“根”和“源”,渝中自古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积淀了巴渝文化、革命文化、移民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红岩精神等历史遗迹和文化瑰宝。

家底如此丰厚,考验的正是传承之道。

行走的思政课。渝中区文化旅游委供图 华龙网发
行走的思政课。渝中区文化旅游委供图 华龙网发

都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渝中将文化深度融合后,让全区都变为生动鲜活的课堂。深处其中的人,通过边走边读的行进方式,沉浸式体验母城之魅。经过几年打造,形成独具重庆特色的红色思政教育品牌——“行走的思政课”。“行走”就是实践出真知,“思政课”就是在红色游学线路中,感知昂扬向上的红色文化。

伫立红岩革命纪念馆,重温革命岁月;瞻仰三三一惨案纪念碑,坚定理想信念;参观中山四路周公馆,凝聚奋斗力量……中小学生、企业职工、机关干部能走出教室、走出工位,在“行走”中传承红色基因。

不仅如此,近年来渝中还相继推出“少年寻渝记”“理响渝中”等为品牌的社会大课堂。在重庆率先推出“思政研学地图”,选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历史文物等50余处,将辖区思政教育资源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形成10余条品牌化的研学线路。

“少年寻渝记”活动。重庆区划地名历史文化展示馆供图 华龙网发
“少年寻渝记”活动。重庆区划地名历史文化展示馆供图 华龙网发

“少年寻渝记”以青少年的视角来打探“老重庆底片、新重庆客厅”的魅力神韵。甚至借助短视频的传播形式,让“小导游”带领大家领略渝中区文旅资源。

多部门协同打造,将公共文化空间纳入“思政大课堂”,激发了母城活力,调动了广泛的参与度。在行进式走读中,读懂一座城,也读懂自己。

感官式打开

且听且看多样沉浸体验

如果行进式读懂一座城,读的是厚重的历史。那么打开耳朵听,擦亮眼睛看,遇到的则是老城新韵。

虽然空间有限,但渝中的文化活动却百花齐放。早在2013年,渝中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此后十年的时间,渝中坚持培育打造一批独具母城特色的群文品牌,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品牌化、长效化、常态化。

听——历史与文化在城墙上浸润交融。

作为重庆母城,渝中以其独特的山形水势与营城理念,造就出绝无仅有的九开八闭十七座城门。自2020年底开始,渝中在历经600多年历史的通远门城墙上打造“好座重庆城·城墙故事会”品牌活动。沈铁梅、袁国虎、张徐等重庆及成都本土戏曲曲艺名家同台献艺,带来了精彩的评书、故事,并形成了城市的文化地标和象征符号。

看——方言喜剧和新潮文化碰撞出“笑”果。

“好喜剧,嘿扯馆儿……”精彩的“扯馆儿”表演开始前,满座的观众早已笑成一团。在优质喜剧产品深受都市年轻人喜爱的当下,重庆也孕育出了本地的方言喜剧社团。位于解放碑协信星光广场五楼、六楼的扯馆儿品牌形象店、GAGA9新喜剧形象店以及湖广会馆(齐安公所)等今年被评选为重庆演艺新空间,已成为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解压、放松的打卡地。

市民在湖广会馆内看演出。渝中区文化旅游委供图 华龙网发
市民在湖广会馆内看演出。渝中区文化旅游委供图 华龙网发

有新潮的文化活动,也有延续二十余年的经典文化活动品牌。在渝中区文化馆,有母城文化沙龙,给文艺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分享的平台;在渝中区图书馆,有举办过上千期的渝中讲坛,让科学知识、科学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解放碑CBD广场周末音乐会,则为市民带来了一场场视觉盛宴。

国泰艺术中心演出丰富。渝中区文化旅游委供图 华龙网发
国泰艺术中心演出丰富。渝中区文化旅游委供图 华龙网发

而国泰艺术中心建成10年来,为市民奉上了《孔子》《独自温暖》《无人生还》《天鹅湖》《弦上巴渝》等国内外2500余场高质量的公共文化产品“大餐”。作为中国话剧殿堂的抗建堂,历经80多年的沉淀与更迭,依旧熠熠生辉,上演各种经典剧目,不断传承着抗战戏剧精神,给大众带来沉浸式戏剧体验。

男女老少,各得其乐。母城渝中构建起全域特色化活动体系,人们的体验获得也是立体多样的。

穷尽式利用

地上地下皆是文旅空间

有限的空间,衍生出“花式”文化活动,在于渝中对地形地貌的创意利用。都说重庆是8D魔幻之城,对空间的利用,渝中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经验。

穿越历史,触摸近代,遇见未来。在重庆,这样体验可能就来自于一个防空洞。

十八梯大隧道遗址。渝中区文化旅游委供图 华龙网发
十八梯大隧道遗址。渝中区文化旅游委供图 华龙网发

在重庆,防空洞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抗战时期,防空洞为保护山城人民躲避日军轰炸而凿;和平年代,防空洞又化身多种形态“重新上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在防空洞里可以满足影像造型和旅游打卡需求,在防空洞还可以欣赏文艺看展览,更好地体验渝中母城半岛的文化底蕴。在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大隧道遗址防空洞中,身临其境地感受躲避轰炸的情景和心情,感悟“愈炸愈强”的重庆抗战精神。在位于山城巷的背街“造 创意共享空间”,通过品质感的展览,给人视觉上的感官新体验。

提到对地形地貌的利用,就不得不提重庆的桥下空间。在重庆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融入了市民对文旅体的需求,建设了街边公园、市民球场、健身步道,为桥下空间赋予了新的价值和用途。随着桥下空间的美化和设施的进一步完善,热爱生活的市民也在桥下举办了新的群文活动,唱歌、跳舞、打球……好不快乐。

蜿蜒曲折的山城步道也是重庆的标志性存在。高地错落的步道,是商业的空间也是文化的空间。在山城巷,陆续举办《母城故事》影像节、诗意的虫洞雕塑展、荒野花园灯光秀、山城坝坝席等活动。在十八梯,每月都推出精彩节事活动,包括新春奇妙遇、非遗大集、中秋赏月会、市井文化节等。

十八梯渝潮坊演出。渝潮坊供图 华龙网发
十八梯渝潮坊演出。渝潮坊供图 华龙网发

作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渝中区始终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坚持“质”与“量”的双驱并进,先后出台配套政策10个、专项规划11个,并于2021、2022年连续开展“人文渝中”文旅公共服务示范典型评选,扶持特色文旅空间发展,培育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品牌。

渝中区文化旅游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渝中区将不断深化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精准对接新时代群众文化新需求新期待,为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贡献“渝中智慧”。

母城渝中浓缩着山城、江城、不夜城的精华,处处皆风景,现正将文化活动培育成新的风景线。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刘思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