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讯(郭晓彤)为进一步挖掘三峡移民文化的思想内涵,促进三峡移民精神研究的多学科互动、多视域融合、多维度交流,12月16日上午,三峡移民文化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工商大学南岸校区开幕。来自北京、武汉、新疆、四川、重庆等地10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本次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由重庆工商大学主办,“三峡移民文化挖掘提升工程”项目组、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承办。会议以“庚续红色血脉,弘扬三峡文化”为主题,紧密围绕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三峡工程重要论述研究、三峡移民文化的演变历史研究、三峡移民文化铸牢中国式现代化根基研究等15个方面的重难点问,组织政、产、学、研等各方深入交流。
开幕式上,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三峡移民文化挖掘提升”项目组负责人张波以《三峡移民文化挖掘提升工程》为题作报告,从项目简介、工作情况和阶段性成果等三个方面介绍了项目推进情况。他表示,2022年下半年项目进入实质性开展阶段以来,已组织100多名专家学者、30多名研究生,共计130余人的团队,围绕“三峡移民史料征集”“三峡移民访谈”“三峡移民精神干部培训课程开发”“三峡移民精神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
据统计,项目组共征集到文件、书籍、相册、奖牌、三峡石等实物3261件,拷贝和扫描三峡移民相关照片2000余张、视频30余部;整理出约110余万字的访谈转录稿,共搜集档案120余卷、照片400余幅、移民志(含电子版)10余本;还撰写了移民干部培训教材;已形成《三峡移民精神的内涵和价值研究》《三峡移民精神的历史价值》两篇研究报告。
在主旨报告会上,原三峡办正司级巡视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陶景良,重庆移民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郎诚,三峡移民问题专家严俸勇,重庆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李禹阶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文红玉教授,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健康金融实验室主任任国征,重庆师范大学邓晓教授,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馆长岳宗英,重庆工程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岳精柱教授等专家学者围绕“传承三峡百万移民保护生态环境的宝贵传统、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三峡移民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延续”“三峡移民与重庆发展”等主题先后作了专题发言。
在主题发言会上,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刘祯贵,重庆工商大学洪富忠,中国石油大学潘姿羽,重庆工商大学詹宏伟,西南政法大学刘倩,中共重庆市万州区委党校谢玲伶,重庆工商大学邬勇,三峡大学水文化研究所李刘萱,重庆工商大学程鹏立,重庆工商大学刘成晨等作了报告。
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新时代加强对三峡移民精神的传承弘扬,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有利于彰显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有利于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其意义十分重大。本次研讨会围绕庚续红色血脉,弘扬三峡文化等主题,产出硕果累累的学术成果,达成切实可行的合作共识,结下深厚情谊,为奋力谱写新时代三峡移民文化作出积极贡献。
会议还评选出49篇优秀论文,与会领导、专家为获奖论文作者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