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级考卷又现“绊脚石” “能听到的知识”为啥很“扎实”?
12月16日,2023年下半年四六级考试如约开考,考生们踏着积雪走进考场,感受又一次“语言文化的碰撞”。果不其然,下午的六级考试一结束,“四六级”词条再一次登上热搜,尤其是关于英文“sound knowledge(扎实的知识)”的翻译,让很多人大眼瞪小眼,“扎实的知识”为啥会“有声音”?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sound”到底有几个意思?
记者从江苏省教育考试院了解到,2023年下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顺利举行。全省164所高校共有100.05万考生报名参加,其中四级58.53万人、六级41.52万人,全省共设231个考点、33556个考场。本次考试成绩预计于2024年2月底发布。
12月16日下午六级考试结束后,四六级考卷里那些对考生不够“友好”的单词,排着队在热搜里出现了,如四级考卷里的“submission(建议)”,六级卷面上的翻译“改革开放”“低脂低糖”“养老”等词语。考生们的翻译也是笑料百出,“低脂低糖有机食品”被直译为“low Kpa, low sweet,green food”,“人口老龄化”有考生翻译为“old people so many”,常见词汇“改革开放”,实在想不出来怎么翻的“机灵鬼”直接将拼音搬到了卷面上,写成了“gai ge kai fang”。
考生吐槽声量最高的是六级作文题中的短语“sound knowledge of basics(扎实的基础知识)”,被考生冠以“好歹毒的sound knowledge”词条,送上了热搜高位。有人表示,“我的心比下雪天还冷。我知道这里的sound肯定不是‘声音’,但到底是什么意思,实在想不出来了。”“sound knowledge of basics”因为出现在作文题的给定材料中,部分没能理解含义的考生甚至还将作文写偏了题。
换个词性“马甲”就不认识了
说到底,还是考生背单词太过“潦草”惹的祸。“sound”单纯理解为“声音”很显然不够,这个单词有四个词性“马甲”——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其中,“声音”这一解释,便是“sound”名词词性里最常见的中文翻译。
穿上“动词”马甲时,“sound”可以翻译为“听上去”“听起来”。而“sound knowledge”短语中,sound是以形容词的身份出现,可以翻译为全面的、扎实的、合理的,“全面扎实的知识”,这样的解释在此次六级考试的作文题中才是正解。“sound”用作副词时,还有“酣畅地”含义。
其实,英文单词里多半都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义,词义会随着词性的变化而变化。比如“spring”,名词解释为“春天”,动词则有“弹跳”的含义;“novel”名词解释为“小说”,形容词含义则为“新颖的”;“mean”动词理解为“意思”,它还有一个形容词词性,意味“吝啬的”。
所以,判断一个单词到底穿着哪一件词性“马甲”,一定要根据它在句子中的语法作用来考量,然后判断出它的词性,再根据词性确定词义,千万不能换一件“马甲”就不认单词了哦。
特别提醒>>
学英语不能只背单词 背的话不能过于“潦草”
盘点近几年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不难发现,考题对学生知识点运用的考查越来越灵活。如2019年的“四世同堂”“出淤泥而不染”,2020年的“春节团圆饭”,2021年的“大运河”“都江堰”,2022年的“立秋”“立冬”,再到今年的“养老”“改革开放”。
专家提醒,英语学习不能只会“背单词”,而且,背单词也不能过于“潦草”。应当在充分理解相关词性、词义表达的基础上,对单词的不同含义融入语句或者上下文,进行综合学习。同时,还要注意主动了解、学习并运用相关专有名词的英文表达,这不仅能帮我们应对外语考试,也可以帮助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当代建设成就触达更深,传播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