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加油干 | 重庆这样打造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日前, 在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的新闻发布会上,重庆提出全面实施人才强市首位战略,打造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截至目前,重庆市人才资源总量超过630万人、人才密度居西部第一,国家级科创平台达到105个,69个学科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全球排名前1%。
12月17日落幕的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也硕果累累,共引进人才2954人,引进项目206个,为打造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聚智聚势。
如今的重庆,八方人才奔涌而来,人才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正成为群英荟萃之地、创新创业热土。
“一揽子”政策推动优化升级
重庆提出全面实施人才强市首位战略,打造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具体有哪些措施?
重庆推出人才引进“一件事一次办”服务事项上线。
这意味着,重庆打通了相关部门业务系统的数据,成功集成了档案的接收和转递、人才落户、社会保险登记、医疗保险登记、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设立、“重庆人才服务码”确认等单项服务,在“渝快办”平台,实现了全市范围内的全流程网上办理。
通过集成人才引进“一件事”服务,办理时间由原来的12个工作日压缩至4个工作日,跑动次数由最多5次减少到0次,办理时间缩短66.7%,材料削减率15.4%。
除了细致入微的“掌上智能”服务,懂得人才真实需求也极为重要。
“以前,博士进站后并不能成为单位在编人员,这让不少博士有后顾之忧。”北理工重庆创新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重庆创新推进博士后工作后,重庆市鼓励各高校和科研中心开放绿色通道,举办进站博士招收专场,鼓励培养单位与进站博士建立“出站即可签署入编”的协议。
当前,重庆正大力度引育战略科技创新人才,坚持全程快响,专班服务、闭环推进,特事特办、即提即办;强化政策集成,根据人才科研和成果转化需要,实行项目、平台、团队、服务保障等一体化配置,一人一策、量身定制予以“跟投”支持;做到放手使用,实行优秀人才负责制和里程碑评价制度,健全成果转化、决策咨询、团队培养等“一揽子”机制。
“打通最后一公里”平台助力成果转化
让人才带来的成果在重庆“开花结果”也是打造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要环节。
如在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期间,全球卓越工程师大赛决赛顺利举行,来自重庆的《肺癌无创早筛技术的研究》获得揭榜攻坚赛金奖。
该项目负责人、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学实验室主任向廷秀介绍,目前肺癌筛查最好的方式是低剂量薄层CT扫描,但必须是形成一定大小癌细胞团块才能扫描出来。该团队专注DNA甲基化研究,通过抽血等提取人体体液的方式,进行DNA甲基化检测,可比CT平扫更早发现细胞癌变的可能。
据重庆市人力社保局数据显示,本次大赛已有超55%项目取得成果转化进展,帮助企业解决难题201个,391个项目申报优秀成果转化奖,涉及金额32.2亿元。
据了解,重庆正全力推动人才支持激励机制不断完善。推行人才项目经费“包干制+负面清单”管理,赋予更大经费使用自主权。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先投后股”改革试点,先期以科技项目形式向科技型企业投入财政资金,后期按照事先约定将投入的财政资金转换为股权,首批立项支持4个项目、投入700万元。制定《重庆市完善科技激励机制的若干措施》,重点加大对企业、科技人才、成果转化的激励力度,更多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进入大市场。
构建“近悦远来”人才生态
重庆人才工作“蓝图”还不止如此。
根据“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末,重庆计划引进市外高技能领军人才100名,紧缺急需高技能人才1000名。力争每年引进优秀博士1000名,持续实施博士后“倍增计划”。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力争到2027年,重庆新增2-3所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成5个以上世界顶尖学科、7个以上世界一流学科、60个以上世界高水平学科,下一轮“双一流”建设入选高校实现翻番、市属高校实现“零的突破”。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未来将继续在全国织开展各类招才引智工作,向各类人才推介重庆、宣传重庆,助力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发展,助力重庆加快建设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此外,重庆还将聚焦全市重点产业需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赴全国重点地区及高校招才引智,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大咖贡献“金点子”
让建设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走上“高速路”
重庆作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快建设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原院长白春礼表示,要依托“国之重器”促进人才培养。他说:“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成为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的高地,在设施的设计、建设和后续运行中也能培养一大批工程技术人才。”
在白春礼看来,重庆是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也是西部创新资源密集的城市,重庆布局了大规模分布孔径探测雷达等大科技装置。
白春礼表示,相信这些装置一定能够为重庆吸引人才、建设创新高地贡献力量,能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现代产业的体系建设。他建议通过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把打造科技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发展融合起来,完善创新生态体系,打造重庆的新长板、新优势。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建议,要保持顶尖人才引领态势。他提出,现在应该思考如何保持顶尖人才引领态势,在新时代促进科技自立自强发展得更好。
对此,施一公认为,要长期信任和稳定支持是顶尖人才突破的重要环节。要重视青年人才,支持年轻人。要开放合作,多样化会带来创新驱动力。
对于近年来重庆的发展,施一公给予高度评价:“这里拥有重庆大学、重庆医科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集聚了许多优秀人才。现在的重庆是越来越好,越来越强。”
施一公说:“重庆这座城市特别美,特别浪漫,特别有吸引力。”在他看来,重庆处处洋溢着美好和浪漫,比如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比如城市的街道、立交桥、公路乃至整个城市风貌的设计,都体现出浪漫。“重庆这样一个浪漫的城市特别适合人才在这里发展,这种浪漫能给予人才开展科学研究所需的创新力和奇思妙想,给所有人更好的机会去追寻自己的梦想,也支撑城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华龙网记者 姜念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