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合伙人⑤丨姜人源:警号传承的背后 两代民警的责任延续
每个警察的职业生涯里,只有一个警号,它是身份的象征,责任的担当。
姜人源是渝北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回兴大队的一名民警,她的警号来自父亲,对于她来说,这不仅仅是一种陪伴、一个榜样,更是她对父亲爱岗敬业精神的追随。
父女俩接力将交巡警的职责延续下去。在渝北,正是因为这群可亲可敬的人,他们穿行于大街小巷,用汗水换来道路交通的畅通,群众出行的平安,为渝北的城市发展提供着坚实的保障。
作为一名“渝北合伙人”,姜人源心怀热忱,向阳而生,在渝北的热土上,延续着父亲的担当,坚定地在民警的道路上前行……
警号传承人
对于父亲,姜人源无法简单地用一两句话说清楚。
从小姜人源就为父亲是一位优秀的民警而倍感自豪。
父亲姜瑞华1986年参加公安工作,曾荣立个人二等功3次、三等功2次,获嘉奖8次。
“重庆第一岗”的第一任组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重庆市“最佳交警”这些都是父亲曾经获得过的荣誉。
但同时又对父亲有些陌生,“那个时候交流不多,爸爸工作忙,我对家里也缺少陪伴。”
本以为这些遗憾会被慢慢弥补,然而世事难料,因为突发的脑出血,父亲姜瑞华永远地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2019年1月16日,姜瑞华在连续工作24小时后突发脑出血,经抢救无效不幸牺牲,年仅55岁。
“太突然了,没有留下只言片语,感觉很遗憾。”
29岁,还在寻找人生道路的方向,一场变故让姜人源迅速地成熟起来,她决定要去走一走爸爸走过的路,去了解他的工作和肩上的责任担当。
2020 年,姜人源通过社招成为一名人民警察。踏进警队的时候,姜人源向组织提交申请,希望能沿用父亲生前的警号307297,她在申请书上写道,“对我而言,这个警号是父亲的精神,更是传承。”
来到了交巡警支队后,在爸爸曾经和战友奋斗过的地方,姜人源也更明白了爸爸工作时的责任和不易。
“我也不知道能不能达到他的期望,现在我感觉更了解他了,希望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寻找到心中的答案。”姜人源讲到。
痛苦过后是涅槃,父亲留下的荣誉没有消散,更加激励着姜人源向阳而生,不断前行。
温情执法者
虽然没有父亲手把手的教导,但姜人源在交巡警支队的师傅很多。
“我的师傅不是固定的一个人,是一辆尾号为4402的车,有不同的民警开这辆车执法,所以我的师傅有很多,我很感谢他们每一个,教了我很多东西。”
“安全是第一位的,要时刻注意来车方向,眼看八方,耳听六路。”这些师傅说过的话,姜人源记忆犹新。
开始单独执勤后,姜人源经常执勤的点岗在机场路上。“车流量大,处理事故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当事人和自身的安全,因为师傅们的再三交代,我也养成了比较谨慎的习惯。”
因为辖区较大,所以每到过年过节,警力上就会有不足的情况。“下雨天机场路上特别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最忙的时候一天处理了10多起。”
并不是每次处理事故都能够顺利,很多司机发生事故后会有情绪。
对此,姜人源也有自己的一套办法,“我会先通过聊天的方式了解事故的成因,一方面能够安抚当事人的情绪,也能够让他们感受到善意,更容易接受提醒和建议。”
在这个过程中,民警小姜也收到了不少的感动和善意。有一年12月31日,姜人源早上7:00上班,22:00下班时又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
姜人源迅速来到事故现场,一边安抚双方的情绪,一边按照规定流程处理事故。
事故得到恰当处理,双方当事人也十分配合。临走时有人突然说了一句:“辛苦了,这么晚了还在外头处理事故,提前祝你们新年快乐。”正是这短短的一句话,让当时倍感疲惫的姜人源很感动。
“也会有觉得工作辛苦的时候,但每次听到这些话就会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价值,很值得。”
热忱女民警
姜人源很快适应了交巡警的工作,但是妈妈却有焦虑。“以前是操心老姜,现在又要操心小姜了。”
“她经常会唠叨我,处理事故的时候不要跟别人争执,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姜人源回忆。
正是因为成为一名民警,姜人源的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变化,“我开车去任何地方,第一时间都是找正规停车位,我的车子必须按规定停放。”
这是作为交巡警的职业素养,更是由于她对这份职业的责任和担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工作中,也有困扰的时候,“做事前会想很多,怕自己的表现影响爸爸的形象,给他拖后腿,”
“我也在尽力冲破这种自己的禁锢吧。”她十分清楚,不敢试错也是一种成长的阻碍。
如今,换到内勤工作,姜人源需要迅速地适应,“内勤工作的难度在于它比较繁杂,需要自己有计划安排,特别是一些阶段性比较长的工作,需要及时跟进。”
“现在的工作对我也是一项新的挑战,我会加强我自己的业务能力,把分内工作做好,去保障大队工作的正常开展。”
在年轻的姜人源心中,对未来仍是充满热忱和期待,“希望我能够把工作做得更好,为渝北大街小巷保驾护航,为重庆的交通、公安事业献出自己的微薄力量。”
华龙网记者 王钰 王庆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