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静音
合川区渭溪小学打好劳动教育“四张牌”

华龙网

2023-12-21 21:05:46

听新闻

华龙网讯(通讯员 朱婧红)近年来,合川区渭溪小学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结合合川区“行知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将合川区“新二十三常能”与学校“上善若水 水滴石穿”的办学理念有机融合,通过打好劳动教育“四张”牌,逐渐形成基于深厚地域文化底蕴的“水韵”特色劳动教育体系,营造出在劳动中体验快乐、在劳动中升华品格的劳动教育新样态。

打好劳动教育课程牌,形成劳动教育新思路

将劳动教育融入学校“135”水韵课程顶层设计,构建“劳动课程+学科渗透+社团活动”三维融合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分类推动劳动教育。

为每个班级开齐开足每周一节劳动教育课程,重点围绕学生“认知日常生活常识”“培养生产生活能力”“树立正确劳动观点”“了解人类生产历史”“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热爱劳动人民情感”“增强热爱劳动觉悟”“强化服务社会意识”“提升无私奉献品质”等内容,以育新时代“五知”少年为核心,将培养学生劳动素养作为教学重点,转变教师教学理念与方式,兼顾学生劳动知识与技能掌握和实践应用能力提升。

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以劳动教育为载体,探索多学科知识融合与应用,不但在道德与法治、语文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的培养,还在综合实践、数学、美术等学科加大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能的培养。这种双向融合既丰富了相关学科课程,又深化了劳动教育,丰富了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开发开设劳动实践类社团课程。充分利用本地特色资源和学校实际,创新开发开设厨艺、手工、泥塑、刺绣、编织等劳动实践类社团课程,引导孩子们在体验做美食、拿针线、做玩偶、剪窗花中体会劳动的乐趣,掌握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基本的劳动习惯。

打好劳动教育实践牌,打造劳动教育新样态

以劳动实践为学生成长赋能,积极挖掘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开拓“学校化+家庭化+社会化”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实现“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知行课程理念。

将劳动教育融入校园日常生活,指导学生在日常劳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勤劳、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建立“班级值日”制度,把校园划分为若干个区域,让校园每天的卫生清洁和保洁工作由各班级包干负责,由大队委进行评分,纳入每周“文明班级”评比,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中养成劳动习惯。开展校园护绿行动,将校园花园划分区域,让班级挂牌管理,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绿化美化活动。学生在锄草、浇水、剪枝、除虫、赏花的过程中真切地体会到“劳动最光荣”的深刻含义。开展校园实践劳动,开辟校园劳动实践园地600多平方米,建成黄葛兰园、花卉观赏园、时令蔬菜种植园等实践园地。每年开展一次“美食文化节”“蔬菜收获节”劳动体验活动,评选优秀观察日记和特色种植班级,让学生充分体验劳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

将劳动教育与家长进课堂等活动相结合,由家长协同孩子主动参与进来。我们依托《重庆市中小学学生劳动实践清单》,从整理房间、打扫卫生、器具维护、美化家庭、烹饪帮厨等方面分年级设置家庭劳动实践劳动清单,打造出适合不同学段学生的亲子活动劳动实践任务,不断深化家校互动机制,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家校共育,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劳动,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

推行“体验式”社会实践模式。每学年完成不少于20课时的社会实践,拓宽学生劳动实践平台,将劳动教育社会化。在公益劳动中感悟劳动的价值。在“学雷锋月”“植树节”“劳动节”“重阳节”等特殊节日里,带领孩子开展不同形式的劳动志愿服务,培养学生的感恩情和公德心,赓续劳动教育中的精神血脉。

因地制宜,建立黄土柠檬园实践基地、合川双槐发电厂参观实践基地,安排学生体验栽种、管理、采摘的过程和了解发电过程、环保生产工艺和安全用电知识,在亲历劳动的研学实践中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打好劳动教育活动牌,倡导劳动教育新风尚

将劳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设计农耕文化墙,并通过灵活运用橱窗、电子显示屏等,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增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感、吸引力、感染力。

组织开展“四心向党,礼赞劳动美”劳动周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低年级分拣豆子、中年级剥花生、高年级秀厨艺等比赛,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充分展现新时代小学生的精神面貌。

定期开展“校园十大劳动小能手”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其榜样示范作用,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营造浓烈劳动氛围。

打好劳动教育评价牌,探索劳动评价新体系

将劳动素养纳入学校“531”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利用微信企业平台,开发劳动评价系统,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学生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的“三方”评价模式。

制定劳动教育评价标准,根据学生劳动的态度、过程与成果,根据多元性、激励性、发展性等评价原则,结合劳动课程、劳动实践、劳动活动等内容,配置劳动养德、劳动长智、劳动健体、劳动最美、劳动融创五个维度,对学生劳动学习的足迹进行多方位过程性评价,全面而精准地评价学生的劳动习惯、能力与品质。

用好“企业微信”平台,学生、教师和家长用手机通过企业微信平台配置的五个维度定期进行客观公正的“三方”星级评价,按照周、月、学期自动生成劳动素养评价表,期末汇聚全过程评价数据,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期末评选“劳动之星”的依据。对学生的劳动过程开展评价,有利于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合川区渭溪小学坚持打好劳动教育课程、劳动教育实践、劳动教育活动和劳动教育评价“四张”牌,使学校师生得到共同成长,让学生得以实现以劳育德、以劳启智、以劳健体、以劳立美。一年来,学生学业水平、综合素质明显提升,2023年,学生素养抽样监测平均分率、及格率和优秀率分别提升了5.9%、9.6%和8.5%;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得市级一、二、三等奖11项、区级一、二、三等奖21项。

责任编辑:何杜娟
附件下载:
热点推荐
评论(0)
分享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