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强卫 “会”聚重庆丨从哈佛到重庆 潜心科研解决儿童用药“量”的问题
核心提示:
作为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12月16日-17日,由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承办的重庆国际医学领航人才专场活动举行。张伯礼、金力、仝小林、杨正林、于金明和蒋建新等6名院士及45名来自美国、英国、意大利、新西兰等12个国家的国内外专家齐聚重庆,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启迪思考、汇聚智慧的学术盛宴!
与会代表们通过交流经验、分享智慧,进一步深化了对新时代人才强市首位战略的认识和理解,也为推进卫生健康事业人才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华龙网为此专访了一批出席活动的青年人才代表,听他们讲述和重庆双向奔赴的故事。
华龙网讯(记者 陈攀)雾粒均匀喷出,药物经气道源源不断雾化吸入,咳嗽症状慢慢平息,眼前的画面逐渐清晰起来,穿着白大褂的医生,大人带着小孩进进出出,朱必越从回忆的最深处来到现实。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两江院区,同一所医院,崭新的环境,记忆中10岁的自己和30岁的自己在这里“相遇”了,不同的是,当年那个咳嗽不断的小女孩已成为当初梦想的样子:从事科学研究,当一个科学家。
如今,作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特聘副教授重新站在这里,她感触颇深。留美4年,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归来,这个生于重庆长于重庆的重庆女孩目光坚定地告诉华龙网记者:“为家乡科研,这很自豪!”
剂量改良
潜心科研专攻儿童健康
“你看,这是新修的实验室,不仅宽敞而且设备也都比肩国外许多科研机构,这是一个全新的平台,在全国范围内也是很好的平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两江院区科教楼,朱必越热情地向华龙网记者介绍她工作1年的新环境。
深夜11点,朱必越实验室灯光与城市闪烁的霓虹灯连成一片,实验室的筹备建设工作还没完全结束,另外,手上的实验工作也需要抓紧。
对于新环境,朱必越很满意,在新药研究方面,她希望能在儿童适宜剂型、药品分剂量技术的儿童个性化治疗策略上取得新突破。
“剂量靠猜,用药靠掰”,儿童生病吃药,常常面临这样的尴尬场景,朱必越通过调研发现,这主要源于儿童生长过程中存在动态性、阶段性和差异性,而工业生产的片剂规格一般按照成人常用量来设计。
“此外,儿童新药研发还存在临床试验少、执行难、药企研发动力不足等问题。即使在国际上,同样面临这样的尴尬处境,基于这样的背景,我想,作为科研机构或科研工作者,有这样的责任和义务去积极推动这项工作取得突破。”朱必越相信,未来,通过团队真实世界数据研究、新药研发和剂型改良,将实现儿童有药可用、安全用药和精准给药,保障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依从性。
圆梦科研
20年前的梦想“发芽”了
作为国家公派联合培养的博士生,朱必越于2018年从重庆踏上美国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的求学之路。
脑疾病早期诊断与新药发现,正是她研究的方向。4年前,她在实验中发现一个现象。
“简单地讲,就是小分子对蛋白表位调控的现象,这个发现将很好的用于新药筛选,相较之前的筛选方式,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都更低。”针对这一方向的研究,朱必越用“耗费最多心血”6个字进行了评价概括。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她常常是走得最晚的那个人,做起实验全然忘记时间,300组分子验证不能得出“最客观”的实验结果,她就把实验做到1400个分子,同样的实验过程,科研院所的同事再重复一遍……
2022年,朱必越的实验新发现通过专家评审论证,在WMIC 世界分子影像大会上,面向全世界医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她以学术报告的形式正式作大会报告,并获得女性科学家奖,这也是她第二次获得该项荣誉。
和许多留学生一样,回国还是继续留在国外发展,是一道必做的选择题。
“生于重庆,长于重庆,能够回国发展,为自己的家乡贡献科研力量是很自豪的事。”
2022年9月,她重新踏上重庆这片养育她的土地,熟悉的医院,崭新的环境,让她感慨万千。
记忆中,20年前10岁的自己浮现眼前,戴着雾化机,药物通过气道源源不断吸入,咳嗽的症状逐渐平息,眼前人影晃动,穿着白大褂的医生引起她的注意:“长大后一定也要成为穿白大褂的人,能医治各种疾病。”
这颗小小的种子在10岁时生根,在赴美求学时发芽,如今终于圆梦。朱必越身后,实验室崭新,团队崭新,朝着研究方向,她正瞄准目标加快手上工作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