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等级评分制度:让保研告别唯分数评价
今日,2024年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大幕正式拉开。而在那之前,已有一部分本科毕业生凭借保研(也被称为推荐免试制度)成功“上岸”。

实行等级评分制度:让保研告别唯分数评价

来源:红网2023-12-24

□闫茈瑶 (郑州大学)

今日,2024年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大幕正式拉开。而在那之前,已有一部分本科毕业生凭借保研(也被称为推荐免试制度)成功“上岸”。面对研究生招考的巨大热度,如何通过保研这一途径成功升学,成了众多大学生关注的焦点。其中,学业成绩的绩点(GPA)作为一项关键评价指标,备受关注。许多学生为了争取到保研的资格,深陷绩点竞争的漩涡之中,每分每毫都不愿放过。

为了解决大学生过度追求绩点的问题,许多高校已经开始尝试取消绩点制度,转而采用等级制成绩评定方式。最近,北京大学校报发表了一篇名为《放弃绩点——成绩评定改革在“生科”》的文章,深入调查了学校内成绩评定改革的情况。这篇报道再次引发了社会对取消绩点制度的关注。据了解,为了帮助学生摆脱因为总成绩提高一两分而陷入无休止的内卷竞争的困境,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率先进行了试点改革。他们放弃了传统的GPA排名方式,采用了更为合理的等级制考核评定方式。

我们应当承认,取消百分制或绩点制,转而采用学业成绩等级制评分,对于打破“唯分数论”和“分分必究”的现象确实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为了真正为学生们减轻压力,我们需要进一步改革研究生推免制度。单纯地依据学业成绩高低来决定推免名额并不合理,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更加关注学生的学术潜力和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推免制度真正选拔出具有潜力和才华的学生,而不是陷入绩点竞争的泥潭。

在2015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就提出了要改革考试考核内容和方式,应该注重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着力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破除“高分低能”的现象。

在同一年,清华大学宣布了一项全面改革学业评价体系的决定。从2015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新生开始,百分制将被等级制所取代,以A、B、C、D等12档等级来代表成绩。此举的目的是关注学生在百分制评分体系下所面临的压力,例如为了获得高分而不得不考前刷题、过度答题,以及不敢选择具有挑战性的课程等校园问题。

由此可见,仅依靠等级制评分改革是不够的。为了更全面地评价研究生的能力和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改革研究生推免制度。在评价过程中,应注重过程评价和多元评价,而不仅仅是依赖考试分数。对于通过统一笔试和复试被录取的研究生,高校应在复试环节中重视对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考核。这样能够引导社会摒弃唯分数论的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观,更全面地发掘和培养优秀人才。

这一改革举措对于引导学生从过度关注考试分数转向重视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影响。它有助于纠正大学课程设置中过于应试和考研导向的问题,使大学真正成为学生可以广泛涉猎、自由探索的学术殿堂和知识的海洋。通过这样的改革,学生将有更多机会发掘自己的兴趣和潜力,培养出真正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实行等级评分制度:让保研告别唯分数评价

2023-12-24 07:07:25 来源:

□闫茈瑶 (郑州大学)

今日,2024年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大幕正式拉开。而在那之前,已有一部分本科毕业生凭借保研(也被称为推荐免试制度)成功“上岸”。面对研究生招考的巨大热度,如何通过保研这一途径成功升学,成了众多大学生关注的焦点。其中,学业成绩的绩点(GPA)作为一项关键评价指标,备受关注。许多学生为了争取到保研的资格,深陷绩点竞争的漩涡之中,每分每毫都不愿放过。

为了解决大学生过度追求绩点的问题,许多高校已经开始尝试取消绩点制度,转而采用等级制成绩评定方式。最近,北京大学校报发表了一篇名为《放弃绩点——成绩评定改革在“生科”》的文章,深入调查了学校内成绩评定改革的情况。这篇报道再次引发了社会对取消绩点制度的关注。据了解,为了帮助学生摆脱因为总成绩提高一两分而陷入无休止的内卷竞争的困境,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率先进行了试点改革。他们放弃了传统的GPA排名方式,采用了更为合理的等级制考核评定方式。

我们应当承认,取消百分制或绩点制,转而采用学业成绩等级制评分,对于打破“唯分数论”和“分分必究”的现象确实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为了真正为学生们减轻压力,我们需要进一步改革研究生推免制度。单纯地依据学业成绩高低来决定推免名额并不合理,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更加关注学生的学术潜力和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推免制度真正选拔出具有潜力和才华的学生,而不是陷入绩点竞争的泥潭。

在2015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就提出了要改革考试考核内容和方式,应该注重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着力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破除“高分低能”的现象。

在同一年,清华大学宣布了一项全面改革学业评价体系的决定。从2015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新生开始,百分制将被等级制所取代,以A、B、C、D等12档等级来代表成绩。此举的目的是关注学生在百分制评分体系下所面临的压力,例如为了获得高分而不得不考前刷题、过度答题,以及不敢选择具有挑战性的课程等校园问题。

由此可见,仅依靠等级制评分改革是不够的。为了更全面地评价研究生的能力和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改革研究生推免制度。在评价过程中,应注重过程评价和多元评价,而不仅仅是依赖考试分数。对于通过统一笔试和复试被录取的研究生,高校应在复试环节中重视对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考核。这样能够引导社会摒弃唯分数论的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观,更全面地发掘和培养优秀人才。

这一改革举措对于引导学生从过度关注考试分数转向重视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影响。它有助于纠正大学课程设置中过于应试和考研导向的问题,使大学真正成为学生可以广泛涉猎、自由探索的学术殿堂和知识的海洋。通过这样的改革,学生将有更多机会发掘自己的兴趣和潜力,培养出真正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熊世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