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老旧小区“焕新颜” 居民幸福感“原地升级”
老旧小区改造是民生工程和幸福工程,凝聚了民心、顺应了民意。今年,万州瞄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实践,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让城市建设更有质感,让群众生活更有温度,昔日的老旧小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居民幸福指数持续升级。
“面子”“里子”两手抓 老旧小区“焕新颜”
近段时间,在五桥街道五间桥社区桥下空间,居民们趁着冬日暖阳聚在一起跳舞健身,幸福之情溢于言表。而这,正得益于万州区住房城乡建委等部门对此地实施的老旧小区改造,才让居民们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五间桥社区老旧小区位于香山大道横跨红星街交界处,包含7栋老旧居民楼和香山大道高架桥下闲置空间。这里的建筑多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建筑及基础设施老化严重,建筑外墙脱落、门窗破损、公共旱厕臭味熏天、公共绿地杂乱无序等现象,一直困扰着这里的居民。
“这个‘桥下空间’原来是一片废弃工地,到处乱糟糟、臭烘烘的,看着都觉得糟心。”家住五间桥社区的老大爷杨德告诉记者,以前他们这里常有下水管道漫溢、道路不畅、停车难等问题,经改造后,小区已经“蜕变”得干净亮丽、宽敞整洁。桥下废弃的这个空间,也改造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广场,新增了健身器材和儿童游乐设施,现在居民们不仅健身娱乐有了新去处,群众生活品质也肉眼可见的提高了。
漫步在五间桥社区的五一街,一栋充满怀旧风情的建筑引起记者注意,如今,这栋楼已然实现华丽“变身”。
“原来这里是一栋闲置废旧的楼房,经各方协调后,我们把这里改造成了社区服务中心。现在,社区人员的办公区域一下子变宽敞了,办公环境也变得更加有序整洁了。”据五间桥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熊得詠介绍,该栋旧楼整治,在保留其历史风貌的同时,还用外墙漆刷新了护栏和楼道采光窗棂,并用原木条加高了每一处阳台栏杆,使其变得更加安全牢固。
与此同时,还对社区服务中心旁边的老旧旱厕进行了改造,新增了社区学习中心和20个停车位,满足居民文化生活需要。
楼栋脱皮的墙面换上新衣、杂乱无章的线缆和雨棚得到统一改造、新增的绿化和公共设施增添居住的舒适感……在五间桥社区,打造的新阵地不仅有“面子”,更有“里子”,让老旧小区的品质真正实现了提档升级。
聚民心汇民意 打造群众满意“新家园”
“我们很多意见都被采纳了,改出来的效果也是我们最开始设想的,真的改到我们心坎里了。”家住龙都街道金港社区大化工小区的居民彭女士为老旧小区改造竖起大拇指。她说,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坚持民有所呼,必有所应,改造施工得到了居民的认可和赞赏。
老旧小区改造是造福群众的民生工程,也是创新基层治理的过程。“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问需于民,让老百姓生活得更方便、更安全、更美好。”万州区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组织网络线上意见征求、问卷调查、院坝会等形式,将群众反映最强烈、最迫切、最关心的改造诉求进行梳理分析,形成消防设备缺失、临边防护、公共楼梯修复等安全类事项“必须改”,雨污管网、道路硬化、停车场设置、公共照明、无障碍设施等基础功能类事项“优先改”,电梯加装、景观小品、社区文化等改善提升类事项“选择改”的“3类+39项”指标体系,着力在群众最期盼的事情上想办法,最迫切的事情上下功夫,优先解决群众的安居问题。
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区住房城乡建委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主题教育总要求,继续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紧盯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生所向的问题,创新思路举措、狠抓推进落实,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成推动工作、破解难题、促进发展、改善民生的实际行动,确保将改造项目打造成群众放心满意的“民生工程”。
据了解,自2020年以来,万州已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62个,改造建筑面积约986万平方米,惠及居民9万余户。接下来,在改造过程中,区住房城乡建委还将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一个个“老小区”华丽变身“新家园”,让老百姓共享城市发展成果,让幸福真正“装进”居民的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