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经济工作会议密集召开 培育新质生产力成发力点
中国网财经12月27日讯(记者 张紫祎)岁末年终,多地密集召开经济工作会议,总结2023年工作,并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对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江苏、河北、浙江、四川、江西、辽宁、贵州等省份明确了明年工作的具体任务,其中,促消费扩内需、培育新质生产力等成为重点。
促消费扩内需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明年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九大重点任务,其中之一就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会议指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民生银行首经团队此前解读指出,在经历了疫后一年的调整之后,恢复和提振内需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但增长势头尚不稳固,需求不足仍然掣肘经济修复。会议将消费和投资联系起来,意味着政策将不再孤立地刺激消费和投资,而是放眼长远,兼顾提升市场经济运行效率,力争实现投资和消费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追求“1+1>2”的政策效果,提高内需增长的可持续性。
根据中央的部署,各地也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具体要求。
其中,浙江省指出,要聚焦聚力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深入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多措并举扩大消费,促进消费持续回暖。
河北省提到,坚持用好内需市场,紧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商品,围绕智能家居、国货“潮品”等消费热点,开展多领域多层次消费促进活动,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
江西省明确,要坚定不移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扎实推进“十百千万”工程,充分用好产业引导基金,引进培育更多大项目好项目,大力实施促进消费扩容升级三年行动,充分挖掘消费潜力,形成投资和消费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在各地召开的会议中,多省份明确提出要培育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未来产业。
江苏省提到,要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推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和数字化、服务化转型,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先发展,积极布局发展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辽宁省明确,要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壮大新材料、航空航天、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装备等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低空经济;重点围绕人工智能、细胞治疗、元宇宙、深海深地开发等领域,大力发展未来产业。
贵州省要求,抢抓人工智能“风口”发展壮大数字经济,围绕“六大产业基地”深入实施六大重大科技战略行动和向科技要产能专项行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四川省提出,要紧紧围绕工业兴省制造强省,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特别是要努力开辟新赛道、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前瞻布局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加快形成四川高质量发展新的动力源。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今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随后,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举措,形成了‘1+N’政策体系。”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此前表示。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发展壮大民营经济进一步进行部署,并指出,要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
梳理各地对明年经济工作的安排,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也多有提及。
辽宁省指出,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激发民营经济内生动力。
贵州省提出,要持续深化国资国企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加快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
河北省提到,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全面贯彻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25条措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浙江省明确,要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推动“民营经济32条”精准落地。进一步释放民营经济活力,把浙江民营经济金名片擦得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