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山药谷”探路者周益权 城口药材种植户的“寻宝人”
12月15日,城口县药膳美食推介会在江北区举行。当天,城口被中国饭店协会授予“中国·城口药膳地标美食城市”牌匾,并现场发布《城口药膳》书籍。目前,该县种植箭叶淫羊藿5000余亩,建曲茎石斛栽培示范基地200亩,全县中药材资源面积达到36.3万亩,产量近10万吨。
推介药膳只是城口建设“大巴山药谷”这项宏大项目的举措之一,41岁的周益权是“大巴山药谷”顶层设计和具体推动人。2020年10月,城口县与市中药研究院签署共建大巴山中药研究院协议,周益权受市中药研究院选派,出任大巴山中药研究院院长,为城口中药材产业发展壮大“探路”,为当地群众“寻宝”。
跑遍各村为中药材“鉴宝”
“城口人民一直有做药膳美食的传统。”在城口待了三年多的周益权如数家珍,“城口药膳主要分四类:第一类是煲汤炖肉,多采用天麻、党参、黄精等中药材;第二类是养生泡酒,最有名的是五味子酒,也有用石斛、天麻、淫羊藿泡的养生酒;第三类是蔬菜类药膳,选用侧耳根、山药、当归的叶子等;第四类就是茶,像薄荷叶、连翘叶等都可用。”
地处重庆最北端的城口是块“宝地”,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被生物学家称为“物种宝库”和“生物资源基因库”,境内有药用价值的中草药3800余种,可供开发利用的中药材上千种,受制于多种因素,长期以来,其产业优势并未发挥出来。
“在很多业内人士眼中,城口中药材原生态、无污染、品质好,这些优势一定要发挥出来。”周益权刚到城口,便一头扎了进去,短短半年时间,他几乎走遍了城口的每个村。此前12年,他曾负责过巫山、璧山、渝北等区县中药资源普查,经验丰富。在他的努力下,城口县多种中药材的优异特性被不断挖掘出来——结合城口产的独活、天麻、云木香、太白贝母、黄柏、连翘、淫羊藿、川党参等多在“巴掌田”“鸡窝地”的高山地区种植的特点,他提出“浅掘十井不如深挖一井”观点,团队将目光锁定在淫羊藿身上。过去城口全县每年要挖200多吨野生淫羊藿,现在一年只能挖到几十吨,周益权提出必须要把林地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发展家种栽培。在他牵头下,当地建立箭叶淫羊藿种苗繁育基地200余亩,并在重庆首次推广应用高含量优质淫羊藿5000余亩。
大巴山这座中药“宝山”还为周益权带来了另外一个惊喜,城口在全市首次发现了珍贵药材曲茎石斛种群。曲茎石斛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物种。周益权持续帮助城口建立曲茎石斛人工繁育与仿野生生态种植基地,初步实现重庆淫羊藿、曲茎石斛产业化开发利用步入全国前列。
如今,周益权的“鉴宝”成果出来了,大巴山中药研究院为城口中药材产业开出“良方”——构建“大品种+区域特色品种+面上品种”的品种优化布局:将淫羊藿、独活、天麻等品种作为大品种培育打造;将曲茎石斛、太白贝母等作为区域特色品种培育打造;支持发展云木香、大黄、川牛膝、厚朴、川黄柏、杜仲等多个面上品种,实现城口县中药材产业全域高质量发展。
建渝川陕鄂中药材产业示范带
在周益权团队努力下,城口县推广应用高含量优质淫羊藿,并推广应用到邻近的陕西、四川一带,产业优势逐步发挥。
在周益权的推动下,中国重庆城口·大巴山药谷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2021—2035)成功出台。今年8月,他和团队成员协助城口召开中国“大巴山药谷”产业高质量发展暨中药材GAP推进大会,将城口中药品牌推向全国,“大巴山药谷”建设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大巴山药谷”中药产业联盟由城口县发起,联合渝川陕鄂15个毗邻县(市、区)共同成立,旨在深化大巴山区域中药产业交流合作,打造大巴山区域中药材产业示范带,共建中医药经济走廊。
城口县委书记张继军介绍,目前城口县中药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每年统筹资金5000万元支持中药产业发展,撬动社会投资2.5亿元,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6万余亩、经营主体突破1000家、加工主体突破20家、延伸产业经营主体突破3500家。预计到2025年,城口县中药材规模稳定在38万亩以上,中药材产业产值达20亿元,渝川陕鄂大巴山中医药产业联盟平台合作更加紧密,“大巴山药谷”区域公用品牌市场价值转化成效明显。
“走好这步‘大棋’,需要强强联合。”周益权说,《中国重庆城口大巴山药谷中药资源谱系》已完成编撰,他还协助城口开展党参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对接中国中药协会等国内产业行业协会,对接与城口吻合度高的优秀市场主体,帮助城口开展产业招商。
村民眼中的“寻宝”带路人
“无论是多么恶劣的天气,只要种植户有技术帮扶的需要,周院长都会出现在田边地头,现场帮我们把脉支招。”12月25日下午,城口县龙田乡卫星村种植户徐万海说起周益权带领的专家团队对他们的指导与帮助时满是感激之情。
令他记忆深刻的是,今年夏天,专家们冒着酷暑下到药材地里指导村民们规范种植,几个小时下来,所有人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
徐万海说,在周益权到来前,当地村民都是用传统的方式种植中药材,品种杂乱没有形成规模,拿到市场上去销售附加值低。通过专家指点指导,中药材的品质提高了,也能卖更好的价钱,村民们的“钱包”更鼓了,相当于同样一把锄头,挖出了更多的“宝贝”,所以当地群众都把专家们看成是“寻宝”带路人。
三年多时间,受过周益权团队指导的种植户超过1000人次。今年上半年,周益权登上2023年第二季度“城口好人榜”。说起未来的工作重心,周益权说,因地制宜壮大中药材产业仍将是重中之重,通过提质增效,让种植户增收,更好地助力城口富民强县,让“大巴山药谷”和渝川陕鄂中药材产业示范带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当地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重庆晨报记者 陈军 实习生 周若雅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