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环境更加优化,职业教育吸引力显著增强。

职业教育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24-01-01

日前,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牵头完成的《2023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发布。报告从人才培养、服务贡献、文化传承、国际合作、产教融合、发展保障等方面,向社会全面展示“中职—高职专科—职教本科”各层次职业教育提高质量的举措、经验和成效。报告显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环境更加优化,体系结构更加完善,类型特色更加突出,人才成长通道更加畅通,社会形象逐步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显著增强。

学生成才之路宽广,传承践行工匠精神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报告显示,2022年职业学校通过中高职贯通等多样招生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全国高职招生538.98万人,连续四年超过普通本科招生规模;本科高职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由上一年的4.14万人增加到7.63万人。学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就业对口度高,职业发展较好,2022届中职毕业生339.27万人,总体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94.44%;高职毕业生495.69万人,总体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91.88%;职业本科学校首批本科毕业生9220人平均就业落实率达87.07%,超出全国本科学校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3000余万名职教学子在校“有学头”、技能“有练头”、升学“有渠道”、就业“有质量”。

文化传承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功能,职业学校在工匠精神、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报告显示,职业学校成立工匠学院,开设工匠班,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在入学教育、课堂教学、技能大赛、实习实训、课外活动等育人环节,引导学生将工匠精神转化为自觉行动,以“一技之长”筑牢践行工匠精神的传承基础。2018—2022年,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先后4次评选“大国工匠年度人物”,40名大国工匠中有27人毕业于职业学校。

产教融合走深走实,服务贡献成效显著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基本办学模式,是实现教育链、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与价值链有机衔接的重要举措。报告显示,2022年,职业学校着力推动办学机制由单一模式转向多元互动,产教资源由分工合作转向互融互通,育人模式由同质化培育转向个性化培养,“双师”评价由学校单方自评转向校企双向认定,助力改革重心由“教育”转向“产教”,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匹配度进一步提高。高等职业学校开设专业数量对应一、二、三产业比例分别为6.24%、40.84%、52.92%,与国家产业结构比例基本契合;专业服务人口高质量发展,面向“一老一小”民生紧缺领域新增专业布点328个。截至2022年,高等职业学校适应当地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建设253个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吸引行业企业投入17.76亿元,建设2267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带动社会其他投资339.7亿元,与行业企业形成发展合力。

服务贡献是职业教育的基本职能,也是影响职业教育社会吸引力和美誉度的关键因素。报告显示,2022年,职业学校利用紧贴产业、遍布城乡、聚焦一线的独特优势,凝聚发展合力,为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就业、民生福祉和生态保护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全国职业学校通过校企共建技术服务平台等方式,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到账金额达到51.61亿元,比2021年增长9.13%。高等职业学校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学校有268所,比2021年增长9.84%,横向技术服务产生的经济效益中位数近1000万元;专利成果转化数量3300余个,是2021年的2倍;专利成果转化到款额超1.63亿元,是2021年的2.41倍。2022年,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留在当地就业率平均为43.42%,毕业生到规模以下企业等基层服务占比77.35%,较上一年增长16.14%,职业学校毕业生已成为支撑中小企业集聚发展、产业迈向中高端的重要力量。

发展保障有效落实,国际合作见行见效

发展保障是职业教育提高质量、提升形象的重要基础。2022年,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下,职业教育发展保障得到有效落实,经费投入持续增加,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全面启动实施,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系列政策部署落实落地。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各类经费总投入3238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各类经费总投入3392亿元,比上年增长10.5%。中等职业学校总体办学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全国层面,师生比、仪器设备总值、生均仪器设备值三项重点监测指标达标率均超过80%;当前全国高等职业学校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等三项重点监测指标达标率已分别达到96.97%、93.94%、81.67%,高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总体有保障。国家数字化战略行动成效初显,2022年职教战线以构建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为抓手,汇聚各类资源556万条,累计访问量超30亿人次,释放数字技术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放大、叠加、倍增和溢出效应,数字化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新方向。

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是助力我国外交战略的重要路径,是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我国发起并成功举办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为世界职业教育深化交流合作搭建有效平台。各地立足新发展格局,持续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推动职业教育从“单向引进借鉴”逐渐走向“双向共建共享”。职业学校在开拓境外办学品牌、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施本土化师资培训、助力“走出去”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合作、输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标准等方面实现新作为,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新的强大动能。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高等职业学校在境外开办学校323所,开办专业452个,在校生31147人;中外合作办学专业889个,在校生81563人;专任教师赴境外指导和开展培训共26.82万人次;接收境外留学生专业1043个,接收境外留学生人数13119人;开发并被境外采用的课程标准4148个,其中全国“双高计划”建设学校开发并被境外采用的课程标准2467个,占比59.47%。(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李丹)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职业教育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2024-01-01 22:27:48 来源:

日前,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牵头完成的《2023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发布。报告从人才培养、服务贡献、文化传承、国际合作、产教融合、发展保障等方面,向社会全面展示“中职—高职专科—职教本科”各层次职业教育提高质量的举措、经验和成效。报告显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环境更加优化,体系结构更加完善,类型特色更加突出,人才成长通道更加畅通,社会形象逐步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显著增强。

学生成才之路宽广,传承践行工匠精神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报告显示,2022年职业学校通过中高职贯通等多样招生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全国高职招生538.98万人,连续四年超过普通本科招生规模;本科高职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由上一年的4.14万人增加到7.63万人。学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就业对口度高,职业发展较好,2022届中职毕业生339.27万人,总体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94.44%;高职毕业生495.69万人,总体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91.88%;职业本科学校首批本科毕业生9220人平均就业落实率达87.07%,超出全国本科学校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3000余万名职教学子在校“有学头”、技能“有练头”、升学“有渠道”、就业“有质量”。

文化传承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功能,职业学校在工匠精神、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报告显示,职业学校成立工匠学院,开设工匠班,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在入学教育、课堂教学、技能大赛、实习实训、课外活动等育人环节,引导学生将工匠精神转化为自觉行动,以“一技之长”筑牢践行工匠精神的传承基础。2018—2022年,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先后4次评选“大国工匠年度人物”,40名大国工匠中有27人毕业于职业学校。

产教融合走深走实,服务贡献成效显著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基本办学模式,是实现教育链、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与价值链有机衔接的重要举措。报告显示,2022年,职业学校着力推动办学机制由单一模式转向多元互动,产教资源由分工合作转向互融互通,育人模式由同质化培育转向个性化培养,“双师”评价由学校单方自评转向校企双向认定,助力改革重心由“教育”转向“产教”,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匹配度进一步提高。高等职业学校开设专业数量对应一、二、三产业比例分别为6.24%、40.84%、52.92%,与国家产业结构比例基本契合;专业服务人口高质量发展,面向“一老一小”民生紧缺领域新增专业布点328个。截至2022年,高等职业学校适应当地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建设253个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吸引行业企业投入17.76亿元,建设2267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带动社会其他投资339.7亿元,与行业企业形成发展合力。

服务贡献是职业教育的基本职能,也是影响职业教育社会吸引力和美誉度的关键因素。报告显示,2022年,职业学校利用紧贴产业、遍布城乡、聚焦一线的独特优势,凝聚发展合力,为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就业、民生福祉和生态保护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全国职业学校通过校企共建技术服务平台等方式,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到账金额达到51.61亿元,比2021年增长9.13%。高等职业学校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学校有268所,比2021年增长9.84%,横向技术服务产生的经济效益中位数近1000万元;专利成果转化数量3300余个,是2021年的2倍;专利成果转化到款额超1.63亿元,是2021年的2.41倍。2022年,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留在当地就业率平均为43.42%,毕业生到规模以下企业等基层服务占比77.35%,较上一年增长16.14%,职业学校毕业生已成为支撑中小企业集聚发展、产业迈向中高端的重要力量。

发展保障有效落实,国际合作见行见效

发展保障是职业教育提高质量、提升形象的重要基础。2022年,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下,职业教育发展保障得到有效落实,经费投入持续增加,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全面启动实施,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系列政策部署落实落地。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各类经费总投入3238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各类经费总投入3392亿元,比上年增长10.5%。中等职业学校总体办学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全国层面,师生比、仪器设备总值、生均仪器设备值三项重点监测指标达标率均超过80%;当前全国高等职业学校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等三项重点监测指标达标率已分别达到96.97%、93.94%、81.67%,高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总体有保障。国家数字化战略行动成效初显,2022年职教战线以构建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为抓手,汇聚各类资源556万条,累计访问量超30亿人次,释放数字技术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放大、叠加、倍增和溢出效应,数字化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新方向。

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是助力我国外交战略的重要路径,是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我国发起并成功举办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为世界职业教育深化交流合作搭建有效平台。各地立足新发展格局,持续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推动职业教育从“单向引进借鉴”逐渐走向“双向共建共享”。职业学校在开拓境外办学品牌、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施本土化师资培训、助力“走出去”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合作、输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标准等方面实现新作为,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新的强大动能。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高等职业学校在境外开办学校323所,开办专业452个,在校生31147人;中外合作办学专业889个,在校生81563人;专任教师赴境外指导和开展培训共26.82万人次;接收境外留学生专业1043个,接收境外留学生人数13119人;开发并被境外采用的课程标准4148个,其中全国“双高计划”建设学校开发并被境外采用的课程标准2467个,占比59.47%。(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李丹)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杜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