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乐十二载 笑声满山城 重庆逗乐坊成立十二周年庆典暨2023-2024跨年相声专场圆满举行
2024年元旦前夕,随着舞台上演员们喊起响亮的口号,重庆逗乐坊成立十二周年庆典暨2023-2024跨年相声专场圆满落下了帷幕。

逗乐十二载 笑声满山城 重庆逗乐坊成立十二周年庆典暨2023-2024跨年相声专场圆满举行

来源:华龙网2024-01-02

“时光有限,欢乐无限。为您逗乐,新年相见!”日前,随着舞台上演员们喊起响亮的口号,重庆逗乐坊成立十二周年庆典暨2023-2024跨年相声专场圆满落下了帷幕。持续两个半小时的演出,在逗乐坊团队驻场的沙坪坝区文化馆5楼巴渝书场举行,现场座无虚席,相声《名著与方言》《童话镇》《人生如戏》……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赢得观众阵阵掌声,仿佛让人置身于一片欢乐的海洋。

IMG_0312-1
重庆逗乐坊成立十二周年庆典演出现场(唐慧燕 摄)
微信图片_20240102182338
宋好(左)、王海波表演相声《名著与方言》(唐慧燕 摄)

坚守艺术宗旨 倡导小剧场新风

逗乐坊成立于2011年,是重庆首个青年相声团体,现为全国曲艺表演场所协作发展联盟常务理事单位,聘请李金斗、仇小豹等相声名家为艺术顾问。多年来,逗乐坊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坚守着“清新幽默,时尚健康”的艺术宗旨,杜绝低俗演出内容,不以破坏和误导观众审美的段子哗众取宠,积极倡导小剧场新风。数年来,逗乐坊凭借过硬的节目多次参加全国相声小品优秀节目展演、全国曲艺小剧场优秀作品展演、中国西部优秀曲艺节目展演等活动,先后承办两届“笑满巴渝”全国曲艺表演场所协作发展联盟交流展演。目前,逗乐坊相声专场营造了老少咸宜的观演氛围,已成为重庆市民娱乐休闲的一项优质选择,本场庆典演出也是逗乐坊成立十二周年来的一次集中展示。

IMG_0069
演出现场座无虚席一片欢声笑语(唐慧燕 摄)

演出创作并重 坚持正能量传播

逗乐坊一直以“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为创作理念,坚持演出与创作并重,积极传递正能量。逗乐坊负责人宋好的原创相声《乡音乡情》获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文学奖,相声《名著与方言》获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文学奖提名、第八届重庆艺术奖;相声《重庆,要得!》等作品曾在中央电视台播出;2014至2024年,逗乐坊持续为重庆卫视春晚、川渝春晚创作语言类节目,深受广大电视观众喜爱,还多次参加东方卫视、天津卫视、广东卫视等节目的录制,演员在历届重庆市曲艺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等荣誉。本次专场演出的第一个节目《重庆十七门》就是逗乐坊团队近年的原创作品,运用快板的方式历数九开八闭十七座老城门,彰显了重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IMG_0139(1)
郑含辉(左)、商砚进表演相声《人生如戏》(唐慧燕 摄)

传承相声艺术 培养后继力量

相声作为传统艺术,需要传承和培养后继力量。在本场演出中,11岁的黄子言和8岁的宋俊颐受到观众热烈欢迎。两名小演员都来自两江新区星光学校,他们表演的少儿双簧《欢声笑语》在不久前举办的第四届重庆市少儿曲艺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有不少观众是冲着他们来的。一位带孩子来观看的家长,在演出后表示“没想到小朋友的节目演得恁个好,我家娃儿笑开花了,希望下次还要来!”

微信图片_20240101215356-1
黄子言(右)、宋俊颐表演双簧《欢声笑语》(黄威 摄)

探索通识教育 推动曲艺进高校

逗乐坊始终助力相声艺术在重庆高校的推广,帮扶重庆大学等多所高校组建相声社团,积极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审美。宋好受聘四川外国语大学开设《相声艺术鉴赏》公共选修课,成为重庆地区首个正式进入高校课堂的曲艺类课程,并坚持一线教学至今。本次专场中的相声《华音外曲喜同堂》就是两名川外在读大学生唐巍、闫晋凯的原创作品,该节目曾在第四届“马季杯”全国大学生相声展演中获“创新才俊(文本类)”“传承才俊(表演类)”两项大奖,是重庆高校探索曲艺通识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优秀成果。

IMG_0092
唐巍(左)、闫晋凯表演相声《华音外曲喜同堂》(唐慧燕 摄)

演出深入基层 服务广大人民

作为民营相声团队,逗乐坊基于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常年在剧场摸爬滚打,与广大观众保持非常紧密的联系。而在取得一定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收益的同时,逗乐坊也开始了深层次的思考,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个平台推广传统文化,如何走出剧场,走进群众,体现社会担当,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团队先从创作入手,原创相声《送福》荣获新时代文明实践“六讲”暨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稿征集活动一等奖,乡村振兴题材相声《亲家争婚》入选中国曲协主编的《美丽乡村曲艺作品集》。逗乐坊带着这些贴近百姓生活的作品,每年随“文化进万家”、文艺志愿服务等小分队演出百余场,足迹遍布沙坪坝、渝北、江北、巴南、永川、丰都、彭水等区县城乡,为广大基层群众送去欢笑。

IMG_0203
张明(左)、刘铠宁表演相声《童话镇》(唐慧燕 摄)

逗乐坊成立十二年来,通过不断推陈出新,树立品牌,坚持正确的审美导向,创作和演出了一批深受重庆观众喜爱的作品,已逐渐成为立足重庆、享誉西南、全国知名的青年相声团体。宋好表示:“团队一路走来,遇到过低谷,也取得过成绩,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离不开前辈同仁的教诲与帮助,更离不开来自广大观众笑声和掌声的鼓励。新的一年到来了,我们会加倍努力,继续用清新、幽默的表演,为山城人民送去更多时尚、健康的笑声!”

IMG_0292-1
演员与观众合影留念(唐慧燕 摄)

文/常行坚

分享
新浪微博

逗乐十二载 笑声满山城 重庆逗乐坊成立十二周年庆典暨2023-2024跨年相声专场圆满举行

2024-01-02 21:37:49 来源:

“时光有限,欢乐无限。为您逗乐,新年相见!”日前,随着舞台上演员们喊起响亮的口号,重庆逗乐坊成立十二周年庆典暨2023-2024跨年相声专场圆满落下了帷幕。持续两个半小时的演出,在逗乐坊团队驻场的沙坪坝区文化馆5楼巴渝书场举行,现场座无虚席,相声《名著与方言》《童话镇》《人生如戏》……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赢得观众阵阵掌声,仿佛让人置身于一片欢乐的海洋。

IMG_0312-1
重庆逗乐坊成立十二周年庆典演出现场(唐慧燕 摄)
微信图片_20240102182338
宋好(左)、王海波表演相声《名著与方言》(唐慧燕 摄)

坚守艺术宗旨 倡导小剧场新风

逗乐坊成立于2011年,是重庆首个青年相声团体,现为全国曲艺表演场所协作发展联盟常务理事单位,聘请李金斗、仇小豹等相声名家为艺术顾问。多年来,逗乐坊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坚守着“清新幽默,时尚健康”的艺术宗旨,杜绝低俗演出内容,不以破坏和误导观众审美的段子哗众取宠,积极倡导小剧场新风。数年来,逗乐坊凭借过硬的节目多次参加全国相声小品优秀节目展演、全国曲艺小剧场优秀作品展演、中国西部优秀曲艺节目展演等活动,先后承办两届“笑满巴渝”全国曲艺表演场所协作发展联盟交流展演。目前,逗乐坊相声专场营造了老少咸宜的观演氛围,已成为重庆市民娱乐休闲的一项优质选择,本场庆典演出也是逗乐坊成立十二周年来的一次集中展示。

IMG_0069
演出现场座无虚席一片欢声笑语(唐慧燕 摄)

演出创作并重 坚持正能量传播

逗乐坊一直以“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为创作理念,坚持演出与创作并重,积极传递正能量。逗乐坊负责人宋好的原创相声《乡音乡情》获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文学奖,相声《名著与方言》获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文学奖提名、第八届重庆艺术奖;相声《重庆,要得!》等作品曾在中央电视台播出;2014至2024年,逗乐坊持续为重庆卫视春晚、川渝春晚创作语言类节目,深受广大电视观众喜爱,还多次参加东方卫视、天津卫视、广东卫视等节目的录制,演员在历届重庆市曲艺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等荣誉。本次专场演出的第一个节目《重庆十七门》就是逗乐坊团队近年的原创作品,运用快板的方式历数九开八闭十七座老城门,彰显了重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IMG_0139(1)
郑含辉(左)、商砚进表演相声《人生如戏》(唐慧燕 摄)

传承相声艺术 培养后继力量

相声作为传统艺术,需要传承和培养后继力量。在本场演出中,11岁的黄子言和8岁的宋俊颐受到观众热烈欢迎。两名小演员都来自两江新区星光学校,他们表演的少儿双簧《欢声笑语》在不久前举办的第四届重庆市少儿曲艺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有不少观众是冲着他们来的。一位带孩子来观看的家长,在演出后表示“没想到小朋友的节目演得恁个好,我家娃儿笑开花了,希望下次还要来!”

微信图片_20240101215356-1
黄子言(右)、宋俊颐表演双簧《欢声笑语》(黄威 摄)

探索通识教育 推动曲艺进高校

逗乐坊始终助力相声艺术在重庆高校的推广,帮扶重庆大学等多所高校组建相声社团,积极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审美。宋好受聘四川外国语大学开设《相声艺术鉴赏》公共选修课,成为重庆地区首个正式进入高校课堂的曲艺类课程,并坚持一线教学至今。本次专场中的相声《华音外曲喜同堂》就是两名川外在读大学生唐巍、闫晋凯的原创作品,该节目曾在第四届“马季杯”全国大学生相声展演中获“创新才俊(文本类)”“传承才俊(表演类)”两项大奖,是重庆高校探索曲艺通识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优秀成果。

IMG_0092
唐巍(左)、闫晋凯表演相声《华音外曲喜同堂》(唐慧燕 摄)

演出深入基层 服务广大人民

作为民营相声团队,逗乐坊基于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常年在剧场摸爬滚打,与广大观众保持非常紧密的联系。而在取得一定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收益的同时,逗乐坊也开始了深层次的思考,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个平台推广传统文化,如何走出剧场,走进群众,体现社会担当,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团队先从创作入手,原创相声《送福》荣获新时代文明实践“六讲”暨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稿征集活动一等奖,乡村振兴题材相声《亲家争婚》入选中国曲协主编的《美丽乡村曲艺作品集》。逗乐坊带着这些贴近百姓生活的作品,每年随“文化进万家”、文艺志愿服务等小分队演出百余场,足迹遍布沙坪坝、渝北、江北、巴南、永川、丰都、彭水等区县城乡,为广大基层群众送去欢笑。

IMG_0203
张明(左)、刘铠宁表演相声《童话镇》(唐慧燕 摄)

逗乐坊成立十二年来,通过不断推陈出新,树立品牌,坚持正确的审美导向,创作和演出了一批深受重庆观众喜爱的作品,已逐渐成为立足重庆、享誉西南、全国知名的青年相声团体。宋好表示:“团队一路走来,遇到过低谷,也取得过成绩,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离不开前辈同仁的教诲与帮助,更离不开来自广大观众笑声和掌声的鼓励。新的一年到来了,我们会加倍努力,继续用清新、幽默的表演,为山城人民送去更多时尚、健康的笑声!”

IMG_0292-1
演员与观众合影留念(唐慧燕 摄)

文/常行坚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发源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