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检察院首次发布《重庆检察机关民事虚假诉讼监督白皮书(2020—2023)》
华龙网讯(首席记者 王玮)今(5)日,重庆市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发布《重庆检察机关民事虚假诉讼监督白皮书(2020—2023)》(简称:《白皮书》),市检察院检察六部主任徐燕通报了2020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防范制裁民事虚假诉讼工作情况,并公布了4件典型案例。
虚假诉讼俗称“打假官司”,指当事人单方或者与他人恶意串通,采取伪造证据、虚假陈述等手段,以捏造的事实提起诉讼,使法院作出错误裁判,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白皮书》显示,2020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办理民事虚假诉讼监督案件1130件,其中,提出抗诉321件,提出再审检察建议364件,发出审判程序违法和执行监督检察建议26件,发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27件,移送违法违纪线索44件,追究当事人、诉讼参与人刑事责任51人,法院作出司法惩戒7人。有4个案件分别被最高检评为“虚假诉讼领域依职权监督典型案例”“虚假仲裁、虚假公证监督典型案例”“民事再审检察建议典型案例”等。
从案件数量看,《白皮书》显示,民事虚假诉讼案件受理数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在2022年达到顶峰,但2023年有所回落。
从案件类型看,民事生效裁判结果监督案件最多,占比92.4%,在民事虚假诉讼监督工作中居于基础性地位。
从监督层级看,基层检察院办理监督案件最多,提出监督意见占全市结案数的59.6%。
从受理方式看,对民事虚假诉讼案件,检察机关以依职权启动监督为主,占比89.8%。检察机关坚持依法一体履职、综合履职、能动履职,案件线索来源途径逐步拓展、渠道不断丰富。
从案由分布看,民间借贷、劳动争议仍是虚假诉讼的高发领域。其中,民间借贷案件占比63.2%,劳动争议案件占比16.8%。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虚假诉讼开始向金融借款、股权转让、破产债权确认等新领域延伸,涉虚假劳动仲裁、虚假公证债权文书案件也有所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