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学习|中南海2023年刊·生态篇

天天学习|中南海2023年刊·生态篇

来源:央视网2024-01-06
天天学习|中南海2023年刊·生态篇1

|天天学习|“生态”为笔,以“绿”着墨。

在春天,培植一抹绿色希望。习近平总书记说,既在广袤祖国大地上种下片片绿色,也在广大人民心中播撒绿色种子,共同迎接希望的春天,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在夏日,凝望驿道旁千年古柏。总书记忆古思今,“抓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搭建好制度框架,抓好制度执行”,“巩固发展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秋雨中,远眺壮阔长江。总书记意味深长:无论未来长江经济带怎么发展、发展到哪个阶段,都不可能离开长江的哺育。

在冬季,考察八桂大地。着眼高质量发展,总书记叮嘱,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产业体系绿色转型,“让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

2023年,一场全方位、深层次的绿色变革渲染着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央视网运用智能大数据分析总书记这一年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深邃思考与战略擘画,与您一起领略中华大地上山水相映、蓝绿交织的绿色发展图景。

天天学习|中南海2023年刊·生态篇2

中国未来发展应是绿意盎然的。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专门向一位代表询问太湖的水质如何,还有没有蓝藻。

总书记谆谆告诫:“我们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搞不好就不是‘金山银山’,反而成了亏钱买卖。”

为全局计,为长远谋。

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的战略安排,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奔赴地方考察调研,主持召开重要会议,一如既往重视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这个“国之大者”。

天天学习|中南海2023年刊·生态篇3
2023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翠云廊考察。

看山、看水、看林、看沙、看盐碱地、看湿地……总书记在一路行进中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方向,为“美丽中国”步步谋划。

从“不利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事,坚决不能做”,到“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山青、水秀、空气新的美丽家园”,再到“要找到实现生态价值转换的有效途径,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深邃思想与生动实践相互辉映。

天天学习|中南海2023年刊·生态篇4

2018年5月,中共中央召开过一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那次会议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式确立。

时隔5年,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再次以最高规格召开,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指引。

天天学习|中南海2023年刊·生态篇5
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一个重要判断,清醒准确——

在2018年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总书记曾用“压力叠加、负重前行”形容当时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在关键期。今年的大会,他再次重申这一判断,同时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一次作答,系统全面——

新形势下如何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了新征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并以“六项重大任务”对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作出系统部署。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两个多月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指导意见》等文件。

有专家表示,这将指引我们锚定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通过标本兼治的各项具体行动,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美丽中国,是一份写在绿水青山间、写在绿色发展中,更写在人民心坎里的亮丽答卷,映照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实步伐。

天天学习|中南海2023年刊·生态篇6

生态问题考验的是历史眼光与战略思维。央视网I学习数据库梳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生态主题相关重要讲话,“绿色发展”“保护”“双碳”“转型”“高质量发展”等高频词,标注着总书记的深刻考量、深邃思考。

看得见的绿色之变是“保护”一词的生动注脚。

一片林,荒漠着绿。内蒙古新华林场里,一棵棵树根深扎沙地、叶望苍穹。45年,“三北”工程筑起绵亘万里的绿色长城。

一条江,绿意盎然。“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2022年长江流域国控断面优良水质比例达到98.1%,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发生转折性变化。

一座园,舒展画卷。地处汉江陕西汉中城区段的天汉湿地公园,水在绿中、绿在水中、人在画中,曾经污水横流的地方,变成市民“幸福园”。

今日中国,一片片林、一个个口袋公园、一条条江河,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篇章。

纵观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的绿色足迹,一条主线贯穿其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双碳”“转型”“绿色发展”正是绘就这一底色的关键。

6月,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中环产业园考察时,总书记指出,能源建设不能光靠传统产业,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建设绿色中国。

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总书记在主持会议时强调,要立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

天天学习|中南海2023年刊·生态篇7
2023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考察时,同企业员工亲切交流。

10月,走进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总书记叮嘱:“要再接再厉,坚持源头管控、全过程减污降碳,大力推进数智化改造、绿色化转型,打造世界领先的绿色智能炼化企业。”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唯有不断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才能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天天学习|中南海2023年刊·生态篇8

观察央视网I学习数据库生成的关联图谱,有这样一些人引人关注:王有德、“六老汉”、塞罕坝林场望海楼的护林员夫妇。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治沙人。

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座谈会上,总书记讲起他见过的这些坚守一生的治沙人:宁夏“治沙英雄”王有德,甘肃八步沙林场“六老汉”,塞罕坝林场望海楼的护林员夫妇……

天天学习|中南海2023年刊·生态篇9
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考察。

在新华林场,望向一排屹立在沙丘上的杨树,当地干部说,看得见的是傲然挺拔的杨树,看不见的是年年反复补种,直到成林后,宛如一道水闸,牢牢把沙漠固定住。

这,便是治沙人的韧劲。正是无数平凡的他们,以尺寸之功积累千秋之利,创造了世界上最大人工造林面积的绿色奇迹。

滚石上山、一以贯之、久久为功,这些关联短语深刻阐明生态文明建设非一朝一夕之功。

浙江的万村千乡,20年间通过“千万工程”实现美丽蝶变。李祖村正是这万千乡村之一。如今树绕村庄、水满陂塘、抬头见山的李祖村,承载着“原乡人”的诗意栖居,唤醒了“归乡人”心底的乡愁,也编织着“新乡人”的诗和远方。

2016年,总书记为长江经济带发展立下规矩:“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近8年时间,长江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悄然改变。变化的不仅是一江清水、两岸青翠,还有不再以GDP论英雄的发展观念。

天天学习|中南海2023年刊·生态篇10
2023年9月7日拍摄的乌梁素海。

位于黄河“几字弯”顶部的乌梁素海,是黄河流域重要的功能性湿地,直接关系到黄河中下游和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2018年以来,乌梁素海流域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这颗“塞外明珠”更加璀璨。

2023年8月15日,我国迎来第一个依法设立的全国生态日。18年前的这一天,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首次提出的日子。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早已扎根中国的每个角落,融入人民的日常生活。

这一年,《国家植物园体系布局方案》印发,确定在已设立2个国家植物园的基础上,再遴选14个国家植物园候选园,逐步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体系;第三个“大气十条”——《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出台,明确了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大气污染治理目标和路线图;《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通过并实施,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建立迈出重要一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更新,评估显示,我国野生植物健康状况有所改善,近500种野生动植物受威胁等级下降……

久久为功,贵在坚持,考验着历史耐心与战略定力。久久为功,重在实干,意味着使命担当与接续奋斗。久久为功,玉汝于成。美丽中国不断铺展崭新画卷。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编 辑丨孟利铮 刘禛

视 觉丨张紫曦 陈腾 刘京京

校 对丨李珊珊 王卓婕 宋春燕 娄郝 李英卓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天天学习|中南海2023年刊·生态篇

2024-01-06 16:03:14 来源:
天天学习|中南海2023年刊·生态篇1

|天天学习|“生态”为笔,以“绿”着墨。

在春天,培植一抹绿色希望。习近平总书记说,既在广袤祖国大地上种下片片绿色,也在广大人民心中播撒绿色种子,共同迎接希望的春天,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在夏日,凝望驿道旁千年古柏。总书记忆古思今,“抓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搭建好制度框架,抓好制度执行”,“巩固发展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秋雨中,远眺壮阔长江。总书记意味深长:无论未来长江经济带怎么发展、发展到哪个阶段,都不可能离开长江的哺育。

在冬季,考察八桂大地。着眼高质量发展,总书记叮嘱,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产业体系绿色转型,“让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

2023年,一场全方位、深层次的绿色变革渲染着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央视网运用智能大数据分析总书记这一年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深邃思考与战略擘画,与您一起领略中华大地上山水相映、蓝绿交织的绿色发展图景。

天天学习|中南海2023年刊·生态篇2

中国未来发展应是绿意盎然的。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专门向一位代表询问太湖的水质如何,还有没有蓝藻。

总书记谆谆告诫:“我们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搞不好就不是‘金山银山’,反而成了亏钱买卖。”

为全局计,为长远谋。

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的战略安排,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奔赴地方考察调研,主持召开重要会议,一如既往重视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这个“国之大者”。

天天学习|中南海2023年刊·生态篇3
2023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翠云廊考察。

看山、看水、看林、看沙、看盐碱地、看湿地……总书记在一路行进中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方向,为“美丽中国”步步谋划。

从“不利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事,坚决不能做”,到“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山青、水秀、空气新的美丽家园”,再到“要找到实现生态价值转换的有效途径,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深邃思想与生动实践相互辉映。

天天学习|中南海2023年刊·生态篇4

2018年5月,中共中央召开过一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那次会议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式确立。

时隔5年,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再次以最高规格召开,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指引。

天天学习|中南海2023年刊·生态篇5
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一个重要判断,清醒准确——

在2018年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总书记曾用“压力叠加、负重前行”形容当时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在关键期。今年的大会,他再次重申这一判断,同时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一次作答,系统全面——

新形势下如何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了新征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并以“六项重大任务”对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作出系统部署。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两个多月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指导意见》等文件。

有专家表示,这将指引我们锚定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通过标本兼治的各项具体行动,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美丽中国,是一份写在绿水青山间、写在绿色发展中,更写在人民心坎里的亮丽答卷,映照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实步伐。

天天学习|中南海2023年刊·生态篇6

生态问题考验的是历史眼光与战略思维。央视网I学习数据库梳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生态主题相关重要讲话,“绿色发展”“保护”“双碳”“转型”“高质量发展”等高频词,标注着总书记的深刻考量、深邃思考。

看得见的绿色之变是“保护”一词的生动注脚。

一片林,荒漠着绿。内蒙古新华林场里,一棵棵树根深扎沙地、叶望苍穹。45年,“三北”工程筑起绵亘万里的绿色长城。

一条江,绿意盎然。“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2022年长江流域国控断面优良水质比例达到98.1%,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发生转折性变化。

一座园,舒展画卷。地处汉江陕西汉中城区段的天汉湿地公园,水在绿中、绿在水中、人在画中,曾经污水横流的地方,变成市民“幸福园”。

今日中国,一片片林、一个个口袋公园、一条条江河,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篇章。

纵观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的绿色足迹,一条主线贯穿其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双碳”“转型”“绿色发展”正是绘就这一底色的关键。

6月,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中环产业园考察时,总书记指出,能源建设不能光靠传统产业,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建设绿色中国。

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总书记在主持会议时强调,要立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

天天学习|中南海2023年刊·生态篇7
2023年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考察时,同企业员工亲切交流。

10月,走进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总书记叮嘱:“要再接再厉,坚持源头管控、全过程减污降碳,大力推进数智化改造、绿色化转型,打造世界领先的绿色智能炼化企业。”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唯有不断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才能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天天学习|中南海2023年刊·生态篇8

观察央视网I学习数据库生成的关联图谱,有这样一些人引人关注:王有德、“六老汉”、塞罕坝林场望海楼的护林员夫妇。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治沙人。

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座谈会上,总书记讲起他见过的这些坚守一生的治沙人:宁夏“治沙英雄”王有德,甘肃八步沙林场“六老汉”,塞罕坝林场望海楼的护林员夫妇……

天天学习|中南海2023年刊·生态篇9
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考察。

在新华林场,望向一排屹立在沙丘上的杨树,当地干部说,看得见的是傲然挺拔的杨树,看不见的是年年反复补种,直到成林后,宛如一道水闸,牢牢把沙漠固定住。

这,便是治沙人的韧劲。正是无数平凡的他们,以尺寸之功积累千秋之利,创造了世界上最大人工造林面积的绿色奇迹。

滚石上山、一以贯之、久久为功,这些关联短语深刻阐明生态文明建设非一朝一夕之功。

浙江的万村千乡,20年间通过“千万工程”实现美丽蝶变。李祖村正是这万千乡村之一。如今树绕村庄、水满陂塘、抬头见山的李祖村,承载着“原乡人”的诗意栖居,唤醒了“归乡人”心底的乡愁,也编织着“新乡人”的诗和远方。

2016年,总书记为长江经济带发展立下规矩:“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近8年时间,长江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悄然改变。变化的不仅是一江清水、两岸青翠,还有不再以GDP论英雄的发展观念。

天天学习|中南海2023年刊·生态篇10
2023年9月7日拍摄的乌梁素海。

位于黄河“几字弯”顶部的乌梁素海,是黄河流域重要的功能性湿地,直接关系到黄河中下游和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2018年以来,乌梁素海流域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这颗“塞外明珠”更加璀璨。

2023年8月15日,我国迎来第一个依法设立的全国生态日。18年前的这一天,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首次提出的日子。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早已扎根中国的每个角落,融入人民的日常生活。

这一年,《国家植物园体系布局方案》印发,确定在已设立2个国家植物园的基础上,再遴选14个国家植物园候选园,逐步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体系;第三个“大气十条”——《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出台,明确了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大气污染治理目标和路线图;《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通过并实施,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建立迈出重要一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更新,评估显示,我国野生植物健康状况有所改善,近500种野生动植物受威胁等级下降……

久久为功,贵在坚持,考验着历史耐心与战略定力。久久为功,重在实干,意味着使命担当与接续奋斗。久久为功,玉汝于成。美丽中国不断铺展崭新画卷。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编 辑丨孟利铮 刘禛

视 觉丨张紫曦 陈腾 刘京京

校 对丨李珊珊 王卓婕 宋春燕 娄郝 李英卓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责任编辑: 陈丹丹]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