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加快建设“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
前不久,在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我市明确提出“人文立城”,加快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市。

重庆加快建设“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4-01-09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韩毅

1月5日晚,渝北新年音乐会在渝北文化剧场奏响。管弦乐《四季——春》《溜冰圆舞曲》《春天波尔卡》《蓝色多瑙河》,著名指挥家郭修武及女高音歌唱家车璐呈现的女声独唱《春天的芭蕾》《我爱你中国》,一场中西文化交融的音乐盛典正在上演。

前不久,在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我市明确提出“人文立城”,加快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市。

人文立城,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是一把标尺。近年来,我市把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统筹城乡和区域文化均等化发展。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在加快形成。

如,渝北区创新探索了“家庭+图书馆”全民阅读新模式,以家庭为切入点,以点带面,将公共图书馆搬到读者家里,带动社区居民开展阅读活动,推进全民阅读,营造书香家庭,去年被中宣部、文化旅游部等评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重庆图书馆创新应用全向高精度RFID天线阵列,配合特别研发的全向感应高精度定位算法,打造出“开放式”无感智慧借阅系统,在行业内率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感借阅服务,极大提升了读者获取文献的便利度,提高了图书馆服务效率,去年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2023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优秀案例”。

不仅如此,去年我市新增公共图书馆一级馆4个,目前全市共建成公共图书馆42个、文化馆41个、博物馆134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2万个。其中,公共图书馆一级馆率达90.7%、文化馆一级馆率95%,位居全国第二。“三馆一中心”年服务群众8000余万人次。

全市举办“阅读之星”“红岩少年”等品牌阅读活动、“大家唱”“舞动山城”等品牌群文活动共2万余场,完成送戏曲进乡村2800余场、送综合性流动文化服务进村3.3万场;创新实施中小学生(幼儿)公共图书馆图书借阅卡免费开通、“巴掌书”进轨道交通等文化惠民工程,惠及群众3247.29万人次。

静下心,到美术馆看一场展览;放缓步,在艺术街区度过一个惬意的午后;逛完街,到剧院欣赏一场精彩的演出;买好菜,在家门口的广场上跳一支广场舞……如今,在重庆,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已成为市民的日常,全市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满意度位列全国第三。

“不过,我市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开通数字化场馆服务还不足,文化数字服务的社会知晓度、公众吸引力还有待提升,艺术原创能力也还不强,现代化新重庆的文化表达还需立体塑造。”市文化旅游委党委书记、主任冉华章表示。

接下来,我市将进一步健全公共数字文化标准规范体系,培育城乡公共文化空间,补齐薄弱地区短板,全面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实现总分馆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推进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延伸到农村、基层。

加快重庆图书馆分馆等市级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打造一批体现国际化、现代化的城市人文地标;持续开展品牌读书活动,培育一批全民阅读推广项目;深入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常态化开展流动文化进村服务,积极开展群众文艺创作和活动;提高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档案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服务效能,做实错时、延时和流动服务等。

“我们的目标是,到2027年,重庆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1000平方米,‘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覆盖率100%,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保持全国前列。”冉华章说。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重庆加快建设“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

2024-01-09 06:29:38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韩毅

1月5日晚,渝北新年音乐会在渝北文化剧场奏响。管弦乐《四季——春》《溜冰圆舞曲》《春天波尔卡》《蓝色多瑙河》,著名指挥家郭修武及女高音歌唱家车璐呈现的女声独唱《春天的芭蕾》《我爱你中国》,一场中西文化交融的音乐盛典正在上演。

前不久,在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我市明确提出“人文立城”,加快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市。

人文立城,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是一把标尺。近年来,我市把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统筹城乡和区域文化均等化发展。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在加快形成。

如,渝北区创新探索了“家庭+图书馆”全民阅读新模式,以家庭为切入点,以点带面,将公共图书馆搬到读者家里,带动社区居民开展阅读活动,推进全民阅读,营造书香家庭,去年被中宣部、文化旅游部等评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重庆图书馆创新应用全向高精度RFID天线阵列,配合特别研发的全向感应高精度定位算法,打造出“开放式”无感智慧借阅系统,在行业内率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感借阅服务,极大提升了读者获取文献的便利度,提高了图书馆服务效率,去年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2023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优秀案例”。

不仅如此,去年我市新增公共图书馆一级馆4个,目前全市共建成公共图书馆42个、文化馆41个、博物馆134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2万个。其中,公共图书馆一级馆率达90.7%、文化馆一级馆率95%,位居全国第二。“三馆一中心”年服务群众8000余万人次。

全市举办“阅读之星”“红岩少年”等品牌阅读活动、“大家唱”“舞动山城”等品牌群文活动共2万余场,完成送戏曲进乡村2800余场、送综合性流动文化服务进村3.3万场;创新实施中小学生(幼儿)公共图书馆图书借阅卡免费开通、“巴掌书”进轨道交通等文化惠民工程,惠及群众3247.29万人次。

静下心,到美术馆看一场展览;放缓步,在艺术街区度过一个惬意的午后;逛完街,到剧院欣赏一场精彩的演出;买好菜,在家门口的广场上跳一支广场舞……如今,在重庆,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已成为市民的日常,全市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满意度位列全国第三。

“不过,我市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开通数字化场馆服务还不足,文化数字服务的社会知晓度、公众吸引力还有待提升,艺术原创能力也还不强,现代化新重庆的文化表达还需立体塑造。”市文化旅游委党委书记、主任冉华章表示。

接下来,我市将进一步健全公共数字文化标准规范体系,培育城乡公共文化空间,补齐薄弱地区短板,全面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实现总分馆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推进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延伸到农村、基层。

加快重庆图书馆分馆等市级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打造一批体现国际化、现代化的城市人文地标;持续开展品牌读书活动,培育一批全民阅读推广项目;深入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常态化开展流动文化进村服务,积极开展群众文艺创作和活动;提高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档案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服务效能,做实错时、延时和流动服务等。

“我们的目标是,到2027年,重庆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1000平方米,‘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覆盖率100%,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保持全国前列。”冉华章说。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