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传媒大咖山城论道 中国新闻奖研讨活动在渝举行
1月11日,中国新闻奖研讨活动在重庆市举行,活动以“巩固壮大主流舆论 担负新的文化使命”为主题,邀请来自全国新闻界的媒体代表、专家学者齐聚山城,总结新闻精品创作规律,推动新闻舆论工作展现新气象体现新作为。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刘思扬,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姜辉出席并致辞。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以下简称“两奖”)是中央批准常设的全国新闻界最高奖项。近年“两奖”评选中,涌现出一大批有分量、有特色、有影响的优秀新闻作品和德才兼备、业务精湛、成绩突出的新闻工作者,体现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发展的显著成效。
人民日报社王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刘晓龙、江苏新华日报社双传学、重庆华龙网周秋含等“两奖”获奖代表和第33届中国新闻奖审核委员会副主任曹焕荣、评委代表陆绍阳等作主题发言。“两奖”获奖代表围绕内容生产、技术赋能、传播平台、文化建设等4个专题,以获奖作品为切入点,深入探讨新闻工作创新的路径、方式和手段。
与会代表表示,中国新闻奖评选活动既是展示新闻战线工作成效的重要平台,更是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新闻舆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与党和国家事业同向同行、同频共振。要不断增强“四力”,蹲下去、深下去、融进去,提升作品温度、厚度与新意。要积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新平台新手段,强化内容优势与传播优势,创制出更多报道精品。
此次活动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重庆市委宣传部共同举办,来自中央有关部门、重庆有关部门、全国各地新闻媒体和记协的代表及第33届中国新闻奖和第17届长江韬奋奖获奖代表共200余人参加活动。
大咖发言精彩集锦
人民日报社研究部副主任 王刚
写作团队集中在一起,凝聚智慧,反复讨论框架,确定提纲,明确写作方向。然后分工合作,各自负责撰写相应的内容,最后又有人统稿把关,反复炼字炼句,最终拿出了这盘色香味俱全的大餐。今后,人民日报将继续用好评论、理论传统优势,完善重要政论品牌生产机制,在守正创新中更好发挥定向、定调、定心的舆论引领作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 刘晓龙
“与党和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总台将继续以“钉钉子”的精神、“日日新”的勇气更加有力有效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生生不息地在时代影像标尺上烙下更多突出印记,奋发有为地记录新征程、讴歌新时代,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江苏新华日报社社长 双传学
在推动媒体深度融合中增进传播力。媒体融合是新时代的必答题,只有树牢互联网思维,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媒体发展规律,不断提升传播的精度和效度,主流媒体优质内容才能行稳致远。
重庆华龙网集团总编辑 周秋含
全媒体时代,渠道可以改变,平台可以拓展,形式可以创新,但剥开技术的外衣,“内容为王”依然是亘古不变的黄金法则,且伴随着媒体深度融合的进程,更进一步得到证实。新闻人的光荣与梦想,是一条需要信仰和坚守的漫漫长路,经常听同行感叹,你们团队好拼!这种拼,一开始可能是喜欢,到后来是强大的惯性,实质可能是责任感和不服输。但浓缩成一句话可能更应该是: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中央宣传部新闻阅评小组组长 曹焕荣
我们要充分肯定中国新闻奖的审核工作,这是一项必要的制度设计,是一种有效的制度创新。不只是在评选工作中,而是在整个新闻生产过程中,都要发挥其在守正方面的引导作用。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陆绍阳
获得中国新闻奖要有三个“经得起”。第一,经得起受众的检验。第二,经得起专家的检验。第三,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我在别的评奖中,很少看到有这样严谨细致的环节,这是中国新闻奖特有的!所以我觉得,拿中国新闻奖很不容易!
华龙网记者 连肖 邱小雅/文 李文科 石涛/图 谢鹏飞 刘钊 吴太亮 曾意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