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在石头缝里的“金果果”熟了 巫溪峡门口椪柑又香又甜
一同探访这颗藏匿在大山深处的“金果果”如何飞出大山。

长在石头缝里的“金果果”熟了 巫溪峡门口椪柑又香又甜

来源:华龙网2024-01-12

清晨5点过,巫溪县大河乡瓦坪村王祖安家的黑公鸡第一声鸣叫唤醒了整个村子,鸡鸣声就是村里的闹钟。闹钟响了,王祖安和妻子也立即从暖和的被窝里爬了起来,穿上棉袄简单洗漱后,打着电筒,背着背篓出门了。

冬日闲,可对于王祖安家来说却是忙碌的。原来,他家的4亩柑橘熟了,连续1个月以来老两口天不亮就开始钻进了果林采摘。他家的椪柑个头大,不一会儿就把背篓装满了。

这几年,他家的椪柑卖得很火,每年都有了固定收入,一家人的生活就如同椪柑一样甜,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2王祖安向记者展示自家的椪柑。华龙网 冉长军 摄
 王祖安向记者展示自家的椪柑。华龙网 冉长军 摄

王祖安只是瓦坪村百姓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近几年来,随着瓦坪村椪柑产业的丰收,当地老百姓都尝到了产业发展带来的甜头。如今,椪柑产业也成了瓦坪村民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1月10日,华龙网记者来到瓦坪村,探访这颗藏匿在大山深处的“金果果”是如何飞出大山的。

椪柑还在树上就被预定了

从巫溪县城出发,30分钟车程就到了瓦坪村,瓦坪村还有另一个名字:峡门口。

沐浴在新年的暖阳中,风光旖旎的瓦坪村犹如一幅色彩鲜明的画卷:村前的大宁河,清清的河水静静流淌,整个村子依山而建,飞虎山就如同一幅国画矗立在整个村子后方,抬头往山腰望去,金灿灿的椪柑挂满了枝头,田间地头还有村民忙碌采摘的身影。

记者沿着蜿蜒的农村公路往山坡上行进时发现,瓦坪村的老百姓把土地用到了极致,只要有土的地方,都会用石头围起来,种上一棵柑橘树。

1巍峨的群山与金黄的椪柑融为一体。华龙网 冉长军  摄
 巍峨的群山与金黄的椪柑融为一体。华龙网 冉长军  摄

走完整个村子除了每家每户门前的地坝是平的外,在这里很难找到一块平整的土地,接近70度的山坡上能把产业发展起来实属不易。

“老辈子,给我留的椪柑还有没有。”“还有,还有,我摘好了你自己来运。”14时30分,一通电话让原本可以休息一会的王祖安又兴奋了起来,生意来了就顾不上休息了。

挂断电话,王祖安又立即背上背篓钻进果林里了。王祖安说,他家4亩地共栽种了240棵柑橘树。离家比较近的一片果林,因果子品质好,深受顾客青睐。“这一片的都是沙土,光照充足,施的是农家肥,果树喝的是大宁河的水,所以这40棵树的椪柑口感非常好,每年很早就被客人预定了,所以我一直不愁柑子不好卖。”王祖安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王祖安说,他家今年果子已经卖了近1个月,已经进账2万元,椪柑全部销售完应该有近4万元的纯收入。“我今年67岁了,每年在家纯收入几万块比去外面打工好多了。”王祖安说。

跑销路骑坏了几辆摩托车

“广东一位朋友打电话来要50斤椪柑,马上去摘了发快递。”唐定高这几天的电话不断,打电话的都是找他买椪柑的。

唐定高是巫溪县峡门口水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自从椪柑上市销售后,每天忙得都顾不上吃饭。“一背篓50斤,今天背了4趟,最多的时候一天要背10趟,累并快乐着。”唐定高笑着说。

4唐定高正在采摘椪柑。华龙网 冉长军 摄
 唐定高正在采摘椪柑。华龙网 冉长军 摄

谈起村里的椪柑产业,唐定高有说不完的话。“每家每户就几亩地,种三大坨都不够更别说栽种果树。刚开始村里没人愿意拿地出来栽树,包括我的家属同样不支持,觉得我们这个地方发展不起来。”

唐定高说,虽然村里的土地少,但是发展柑橘产业优势很明显。“虽说土地不成片,但是土壤肥沃,还靠近大宁河,海拔又比较适中,再加上光照又特别充足,发展柑橘再适合不过了。”为了打消乡亲们的疑虑,就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

渐渐地很多村民的工作被他做通了,“发展柑橘就要耐得住寂寞,不要想着马上能有效益。”唐定高说,其实看着田地里的小树苗慢慢成长他心里也很忐忑,万一失败了该如何向老百姓交代。

2017年开始,村里最早栽种的一批椪柑树开始挂果了,唐定高既兴奋又担心。“兴奋的是吃的第一个椪柑味道相当好。味道好,如何打开销路才是我最担心的。”

椪柑丰产的第一年,唐定高为了跑销路,冬天里骑着摩托车到处去卖。“因为不懂宣传,就只有用最笨的办法来宣传,摩托车都跑坏了好几辆,不过实践证明最笨的办法也是最有效的。”唐定高说,瓦坪椪柑的名气很大一部分是他骑着摩托车跑出来的。

5唐定高将刚采摘回来的椪柑进行分捡。华龙网 冉长军 摄
 唐定高将刚采摘回来的椪柑进行分捡。华龙网 冉长军 摄

看着村里的椪柑产业有发展前景,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村里还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唐定高担任负责人。“现在我作为合作社负责人,就不能只想着把自己的柑子销出去,更多的还要帮助村里其他老百姓,给他们提供技术指导,帮忙拓宽销路。”唐定高说,下一步还要在椪柑品质上下功夫,争取把峡门口椪柑品牌做响亮。

小椪柑成大产业 农旅融合新格局

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巫溪人来体验采摘的乐趣。“这个椪柑非常好吃,我已经是这里的老顾客了。马上要过年了,也算来备点年货。”杨女士说,自从前年买了瓦坪村椪柑后,每年底都要来采摘100斤椪柑过年招待客人。

如今柑橘产业已经覆盖了瓦坪村所有农户,家家户户都靠发展柑橘有了一定的收入。村党支部副书记黄绍基告诉记者,目前椪柑挂果面积达200亩,亩产1000余斤,产值达80余万元,再过两年椪柑全面丰产,产量和产值将翻番。

3黄橙橙的椪柑挂满枝头。华龙网 冉长军 摄
 黄橙橙的椪柑挂满枝头。华龙网 冉长军 摄

瓦坪村椪柑产业是大河乡发展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该乡立足特色产业优势,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流转土地,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经过不断努力,瓦坪村现有椪柑种植面积400亩,引进了优质品种,通过对现有橘树进行嫁接和口感改良,小小椪柑成了百姓的致富果。

大河乡党委书记伍寿军告诉华龙网记者,近年来,随着瓦坪村椪柑产业的发展,大河乡党委政府在不断完善瓦坪村椪柑产业的基础设施配套,同时在椪柑的包装设计制作以及销路拓展上都给予了支持。

伍寿军说,下一步大河乡将整合资源,针对椪柑产业将加大技术指导培训,做强做优椪柑产业,让瓦坪椪柑品质再上新台阶。

大河乡以其独有的方式,传承着巫溪乡村文化的记忆,深度推动农旅融合,集中连片发展以椪柑、木瓜为主导产业,融合自然景观,与休闲旅游等产业串点成线、串珠成链,打造集旅游观光、采摘体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文旅融合乡村振兴新格局。

小贴士

采摘热线:

线路一:中心城区可走沪蓉高速在夔门互通转安来高速(巫镇高速)在大河收费站下道后往下堡中梁方向前行5分钟即可到达瓦坪村

线路二:陕西镇坪方向直接走巫镇高速在大河收费站下道后往下堡中梁方向前行5分钟即可到达瓦坪村

采摘热线:18996603600 (刘书记)

华龙网 冉长军/文

分享
新浪微博

长在石头缝里的“金果果”熟了 巫溪峡门口椪柑又香又甜

2024-01-12 13:55:44 来源:

清晨5点过,巫溪县大河乡瓦坪村王祖安家的黑公鸡第一声鸣叫唤醒了整个村子,鸡鸣声就是村里的闹钟。闹钟响了,王祖安和妻子也立即从暖和的被窝里爬了起来,穿上棉袄简单洗漱后,打着电筒,背着背篓出门了。

冬日闲,可对于王祖安家来说却是忙碌的。原来,他家的4亩柑橘熟了,连续1个月以来老两口天不亮就开始钻进了果林采摘。他家的椪柑个头大,不一会儿就把背篓装满了。

这几年,他家的椪柑卖得很火,每年都有了固定收入,一家人的生活就如同椪柑一样甜,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2王祖安向记者展示自家的椪柑。华龙网 冉长军 摄
 王祖安向记者展示自家的椪柑。华龙网 冉长军 摄

王祖安只是瓦坪村百姓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近几年来,随着瓦坪村椪柑产业的丰收,当地老百姓都尝到了产业发展带来的甜头。如今,椪柑产业也成了瓦坪村民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1月10日,华龙网记者来到瓦坪村,探访这颗藏匿在大山深处的“金果果”是如何飞出大山的。

椪柑还在树上就被预定了

从巫溪县城出发,30分钟车程就到了瓦坪村,瓦坪村还有另一个名字:峡门口。

沐浴在新年的暖阳中,风光旖旎的瓦坪村犹如一幅色彩鲜明的画卷:村前的大宁河,清清的河水静静流淌,整个村子依山而建,飞虎山就如同一幅国画矗立在整个村子后方,抬头往山腰望去,金灿灿的椪柑挂满了枝头,田间地头还有村民忙碌采摘的身影。

记者沿着蜿蜒的农村公路往山坡上行进时发现,瓦坪村的老百姓把土地用到了极致,只要有土的地方,都会用石头围起来,种上一棵柑橘树。

1巍峨的群山与金黄的椪柑融为一体。华龙网 冉长军  摄
 巍峨的群山与金黄的椪柑融为一体。华龙网 冉长军  摄

走完整个村子除了每家每户门前的地坝是平的外,在这里很难找到一块平整的土地,接近70度的山坡上能把产业发展起来实属不易。

“老辈子,给我留的椪柑还有没有。”“还有,还有,我摘好了你自己来运。”14时30分,一通电话让原本可以休息一会的王祖安又兴奋了起来,生意来了就顾不上休息了。

挂断电话,王祖安又立即背上背篓钻进果林里了。王祖安说,他家4亩地共栽种了240棵柑橘树。离家比较近的一片果林,因果子品质好,深受顾客青睐。“这一片的都是沙土,光照充足,施的是农家肥,果树喝的是大宁河的水,所以这40棵树的椪柑口感非常好,每年很早就被客人预定了,所以我一直不愁柑子不好卖。”王祖安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王祖安说,他家今年果子已经卖了近1个月,已经进账2万元,椪柑全部销售完应该有近4万元的纯收入。“我今年67岁了,每年在家纯收入几万块比去外面打工好多了。”王祖安说。

跑销路骑坏了几辆摩托车

“广东一位朋友打电话来要50斤椪柑,马上去摘了发快递。”唐定高这几天的电话不断,打电话的都是找他买椪柑的。

唐定高是巫溪县峡门口水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自从椪柑上市销售后,每天忙得都顾不上吃饭。“一背篓50斤,今天背了4趟,最多的时候一天要背10趟,累并快乐着。”唐定高笑着说。

4唐定高正在采摘椪柑。华龙网 冉长军 摄
 唐定高正在采摘椪柑。华龙网 冉长军 摄

谈起村里的椪柑产业,唐定高有说不完的话。“每家每户就几亩地,种三大坨都不够更别说栽种果树。刚开始村里没人愿意拿地出来栽树,包括我的家属同样不支持,觉得我们这个地方发展不起来。”

唐定高说,虽然村里的土地少,但是发展柑橘产业优势很明显。“虽说土地不成片,但是土壤肥沃,还靠近大宁河,海拔又比较适中,再加上光照又特别充足,发展柑橘再适合不过了。”为了打消乡亲们的疑虑,就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

渐渐地很多村民的工作被他做通了,“发展柑橘就要耐得住寂寞,不要想着马上能有效益。”唐定高说,其实看着田地里的小树苗慢慢成长他心里也很忐忑,万一失败了该如何向老百姓交代。

2017年开始,村里最早栽种的一批椪柑树开始挂果了,唐定高既兴奋又担心。“兴奋的是吃的第一个椪柑味道相当好。味道好,如何打开销路才是我最担心的。”

椪柑丰产的第一年,唐定高为了跑销路,冬天里骑着摩托车到处去卖。“因为不懂宣传,就只有用最笨的办法来宣传,摩托车都跑坏了好几辆,不过实践证明最笨的办法也是最有效的。”唐定高说,瓦坪椪柑的名气很大一部分是他骑着摩托车跑出来的。

5唐定高将刚采摘回来的椪柑进行分捡。华龙网 冉长军 摄
 唐定高将刚采摘回来的椪柑进行分捡。华龙网 冉长军 摄

看着村里的椪柑产业有发展前景,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村里还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唐定高担任负责人。“现在我作为合作社负责人,就不能只想着把自己的柑子销出去,更多的还要帮助村里其他老百姓,给他们提供技术指导,帮忙拓宽销路。”唐定高说,下一步还要在椪柑品质上下功夫,争取把峡门口椪柑品牌做响亮。

小椪柑成大产业 农旅融合新格局

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巫溪人来体验采摘的乐趣。“这个椪柑非常好吃,我已经是这里的老顾客了。马上要过年了,也算来备点年货。”杨女士说,自从前年买了瓦坪村椪柑后,每年底都要来采摘100斤椪柑过年招待客人。

如今柑橘产业已经覆盖了瓦坪村所有农户,家家户户都靠发展柑橘有了一定的收入。村党支部副书记黄绍基告诉记者,目前椪柑挂果面积达200亩,亩产1000余斤,产值达80余万元,再过两年椪柑全面丰产,产量和产值将翻番。

3黄橙橙的椪柑挂满枝头。华龙网 冉长军 摄
 黄橙橙的椪柑挂满枝头。华龙网 冉长军 摄

瓦坪村椪柑产业是大河乡发展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该乡立足特色产业优势,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流转土地,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经过不断努力,瓦坪村现有椪柑种植面积400亩,引进了优质品种,通过对现有橘树进行嫁接和口感改良,小小椪柑成了百姓的致富果。

大河乡党委书记伍寿军告诉华龙网记者,近年来,随着瓦坪村椪柑产业的发展,大河乡党委政府在不断完善瓦坪村椪柑产业的基础设施配套,同时在椪柑的包装设计制作以及销路拓展上都给予了支持。

伍寿军说,下一步大河乡将整合资源,针对椪柑产业将加大技术指导培训,做强做优椪柑产业,让瓦坪椪柑品质再上新台阶。

大河乡以其独有的方式,传承着巫溪乡村文化的记忆,深度推动农旅融合,集中连片发展以椪柑、木瓜为主导产业,融合自然景观,与休闲旅游等产业串点成线、串珠成链,打造集旅游观光、采摘体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文旅融合乡村振兴新格局。

小贴士

采摘热线:

线路一:中心城区可走沪蓉高速在夔门互通转安来高速(巫镇高速)在大河收费站下道后往下堡中梁方向前行5分钟即可到达瓦坪村

线路二:陕西镇坪方向直接走巫镇高速在大河收费站下道后往下堡中梁方向前行5分钟即可到达瓦坪村

采摘热线:18996603600 (刘书记)

华龙网 冉长军/文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张佳雯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