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徒期包吃住薪资5000
学出来自己干的话
一个月能挣2.5万左右”
近期
一位瓦工师傅招学徒时的一番话
在网上引起热议
相关话题下不少人开始探讨
为何大部分人不愿从事这个职业
瓦工一年挣25万以上
依然招不到徒弟
据报道,目前装修市场上所有的工种里,瓦工最为紧缺。山西的王红伟干瓦工二十多年,他表示,2022年挣了将近20万元,2023年挣25万元以上,虽然挣得不少,但却招不到徒弟。
另一位正在招瓦工学徒的山西师傅表示,学徒期包吃住薪资5000元,学出来自己干的话,一个月能挣2.5万左右。除了瓦工紧缺之外,油工(装修中从事墙面、地面、家具粉刷等工作的工种)也正面临着招人难的困境。
刘延强来自河北,2023年是他干油工的第十六个年头,他说,由于油工干一单至少要10天左右,施工周期长,加上工作环境差,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入这行。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22年公布的数据,城市白领人均月收入为5602.22元,收入中位数为4000元,装修工人虽然属于蓝领,但收入已经超过了不少白领。
学艺周期长、供不应求
是行业人员稀缺主要原因
学艺周期长、成本较高是装修行业人员稀缺的原因之一。
今年51岁的油漆工陈关德表示,从入门到出师,一般装修学徒要学好几年,不像流水线工人的培训成本相对较低。
而且,在做学徒的这几年基本没有收入,一般没耐心的人很难坚持下去。“高成本肯定要高回报,现在物价上涨,工钱上涨也就不奇怪了。”
陈关德说。有媒体认为,泥瓦工收入呈直线上涨,更主要的原因在于供不应求。近年来,“本科生满地跑,技术工无处找”的供需不平衡现象增多,建筑装修行业招工难、“用工荒”等新闻频频引发关注。
根据《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2022)》,虽然我国蓝领群体规模达4亿人以上,但近年来我国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超过1.5,即每150个岗位只有100位求职者,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以上,缺口可达千万人。从业人员数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也成为瓦工收入提高的大背景。
高薪之下仍缺人
传统工种面临的现实问题
高薪之下仍然缺人,反映出传统技术工种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
一方面是劳动付出与收入回报的“性价比”不高。
比起多数白领工作,以建筑工人、水电工为代表的蓝领工种往往需要付出更多体力劳动,长时间处在脏污、噪声环境中,容易面对风险、积累伤病,因此即使很多蓝领收入超过白领,二者仍呈现出供需错配现象。
另一方面,如泥瓦匠、电工等需求缺口较大的职业工种具有一定技术门槛,高收入对应的是高技术水平与行业经验,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培养过程。
“月入2.5万元”并不是所有蓝领工种的普遍常态,纯粹体力劳动的“普蓝”与技能型“深蓝”、有高级专业技能的“锐蓝”之间,也存在较大收入差距。学徒期几千元的收入往往比不上外卖员、快递员等职业,让许多年轻人不愿意选择从事传统建筑行业,而职业教育对市场需求的反映也存在一定滞后性,使一些传统技术工种“供血”不足,产生断层。
更进一步说,上升通道狭窄、权益保障不够、社会认同不足等成为传统技术工人从业意愿的深层次阻碍。部分传统蓝领工种没有足够的晋升、转职、创业渠道,职业难以成为事业;建筑工人、泥瓦匠、水电工等大多具有工作强度大、风险较高、收入不稳定等特点,其权益保障问题更应得到关注。
近年来,各部门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加强技能人才职称评定、强化平等就业服务和权益保障等一系列政策举措,改善了蓝领就业环境。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继续通过职业发展、权益保障、社会认同等多方面发力,传统技术工种会越来越“吃香”。
所以,这个工作你愿意做吗欢迎评论区聊聊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农民日报、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