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有多少文物?文物如何活起来?这场讲座来揭秘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物大市,重庆究竟有多少文物?文物分布、保护利用情况如何?
1月12日,市文化旅游委(市文物局)党委委员、副主任幸军做客重庆湖广会馆渝州书院,带来题为《实证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加强新时代重庆文物保护利用》的讲座。在讲座中,他用精彩的案例、翔实的数据,将新时代重庆文物保护利用的成果和打算娓娓道来。
幸军介绍,近年来,通过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重庆文物家底基本摸清。
不可移动文物方面,全市登录不可移动文物2.6万处,数量居全国第13位、西部第3位、直辖市第1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年来分别增长220%、44.5%。哪些区县不可移动文物较多?数据显示,万州、涪陵、巴南、綦江、丰都、武隆、忠县、云阳、巫山、彭水等10个区县的不可移动文物均在1000处以上,占全市总量的48.6%。万州、大足、酉阳、彭水的区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超过100处。渝中区的国保单位是全市最多的,达到19处。
可移动文物方面,重庆现有国有可移动文物148.2万件。其中,一级文物2375件,二级文物5784件,三级文物34013件。从分布上来看,三峡博物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市文化考古研究院、自然博物馆、重庆图书馆5家市级重点收藏单位共有文物数量73.3万件/册,占全市总量的49.46%;巫山、万州、云阳、丰都、涪陵、忠县、开州等7家文博单位文物总量26.9万件,占全市总量的18.13%。
前不久,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市”。重庆让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的生动实践,让市民拥有更多美好生活新空间,助推新时代文化强市建设。
如,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依托考古遗产资源,创新打造极具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三馆一院”;重庆工业博物馆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钢铁厂迁建委员会生产车间旧址为载体,走出了“文物+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依托立德乐洋行旧址群打造的开埠遗址公园全面建成开放,入驻商家21家,业态兼具休闲观光、旅游度假、餐饮美食、沉浸体验、演艺等,成为了集博物馆、公园、慢享街区为一体的城市文旅新地标。对重庆市民而言,走进博物馆欣赏精彩纷呈的展览,置身文物保护单位欣赏演出、阅览好书、品味咖啡,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幸军介绍,重庆正全面推进钓鱼城遗址、白鹤梁题刻、川渝宋元山城体系、川渝盐业体系、蜀道(荔枝道重庆段)申遗,这让现场听众非常感兴趣。幸军解释道,联合申遗旨在壮大申遗队伍,并带动文物保护。目前,白鹤梁题刻与埃及尼罗河水尺已启动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正遴选专业机构编制联合申遗文本,力争2024年完成编制工作。
中国文物学会会馆委员会专家组组长、渝州书院院长张德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庆湖广会馆内设置城市文化空间,定期举办讲座,邀请历史文化学者和文物等部门专家、相关负责人同市民面对面交流,更具历史厚重感,更能贴切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全社会关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物活化利用。
重庆日报记者 赵迎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