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州:敦好镇青松村奏响乡村振兴“椒响曲” 演绎产业发展“大合唱”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的“钱袋子”,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动力源”。

开州:敦好镇青松村奏响乡村振兴“椒响曲” 演绎产业发展“大合唱”

来源:华龙网2024-01-17

华龙网讯(通讯员 熊程成)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的“钱袋子”,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动力源”。

近年来,重庆市开州区敦好镇青松村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聚焦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量,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目标,因地制宜发展“椒薯经济”,积极做好“土特产”文章,探索出了一条产业富民的新路子。2023年,青松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经营性收入35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2.8万元,呈现出一幅“‘椒薯’共香·和美共富”的乡村新貌。

坚持党建引领

“我们作为基层干部要更加紧密地联系群众,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去探索更加宽阔的致富道路,让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党员干部不仅在做事,还在做实事。”日前,在青松村村委会,党支部书记刘鉴召集村干部、老党员和村民小组组长开会时强调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这只是青松村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该村还利用院坝会、入户走访及时向群众传递党的声音,凝聚基层力量。

乡村振兴,组织为先。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乡村振兴才能蹄疾步稳。近年来,青松村把“推深做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为重中之重,坚决扛起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政治责任。持续在“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上下功夫,着力把党建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资源、把党建活力转化为乡村振兴动力、把党建成效转化为乡村振兴成果。

“党建引领首先是思想引领,我们村支‘两委’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党建’的工作理念。有了好的想法还要落实,我们以党建引领,坚持‘党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刘鉴说。

如今,青松村探索出了发展“椒薯经济”的“青松模式”,呈现出组织强、产业兴、农民富、集体壮的新气象。村支“两委”也已形成“为村民谋发展,为村民谋幸福”的思想共识。

发展“椒薯经济”

青松村位于敦好镇东北部,最高海拔1260米,是一个坡多地少、林多田少的小山村,多年来外出务工的劳务收入,是该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2018年,青松村引导村民因地制宜种植3000亩“九月青”青花椒,2020年又发展500亩“椒薯基地”。如今每到夏季,葱葱郁郁的花椒树上结满了花椒,空气中弥漫着花椒的清香味,让人垂涎欲滴。秋季又能从地里挖出香甜的红薯。

在推行发展“椒薯经济”之初,群众充满疑惑,花椒树下种红薯,能活吗?

为了消除群众发展产业的顾虑,青松村村支“两委”带领村“能人”发挥“领头雁”作用,集资90万元入股“椒薯基地”建设。同时,为了缓解基地建设资金压力,村支“两委”动员群众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产业基地建设。最后,在敦好镇党委政府的积极支持下,建设了集花椒采摘、加工、包装、保鲜一体化的生产线。

“群众以土地入股,村‘能人’带资入股,村集体经济组织争取财政资金入股,这三类资源碰撞到一起,就像发生了化学反应,推动了‘椒薯基地’的良性化运转。”刘鉴说。

实现村强民富

夏季采花椒,秋季收红薯。通过几年来的发展,青松村的“椒薯经济”发展势头蒸蒸日上。近年来,青松村不断创新“三项机制”,分配“三种股份”,增加了村民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效益,实现村强民富。

“第一项创新机制‘花椒+红薯’实现一地双种双收。具体做法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节约花椒基地除草费用,达到绿色发展的要求。经过多方探索,我们推行了‘地上有椒、地下有薯’的套种新模式。”刘鉴说。

青松村的第二项创新机制是“集体经济组织+企业”订单生产机制。由企业提供种薯,基地种植管理,然后按红薯品质,与企业签订不低于市场价的收购协议。

第三项创新机制则是“集体经济组织+供销合作社”服务机制。2023年,青松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区供销联社联合建立起“村集体种植管护+供销社提供‘农资+技术+销路’”的花椒产业社会化服务机制。

“椒薯经济”发展的创新模式,使青松村的农户变股民,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致富增收的道路越来越宽阔。

下一步,青松村将着力提升农产品精加工能力,以促进群众增收、产业增效、生态增值为目标,以“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为契机,以绿色化、特色化、品牌化、融合化为导向,建好建强特色产业,让村民腰包更鼓,生活更美好。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开州:敦好镇青松村奏响乡村振兴“椒响曲” 演绎产业发展“大合唱”

2024-01-17 17:00:38 来源:

华龙网讯(通讯员 熊程成)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的“钱袋子”,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动力源”。

近年来,重庆市开州区敦好镇青松村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聚焦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量,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目标,因地制宜发展“椒薯经济”,积极做好“土特产”文章,探索出了一条产业富民的新路子。2023年,青松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经营性收入35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2.8万元,呈现出一幅“‘椒薯’共香·和美共富”的乡村新貌。

坚持党建引领

“我们作为基层干部要更加紧密地联系群众,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去探索更加宽阔的致富道路,让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党员干部不仅在做事,还在做实事。”日前,在青松村村委会,党支部书记刘鉴召集村干部、老党员和村民小组组长开会时强调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这只是青松村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该村还利用院坝会、入户走访及时向群众传递党的声音,凝聚基层力量。

乡村振兴,组织为先。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乡村振兴才能蹄疾步稳。近年来,青松村把“推深做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为重中之重,坚决扛起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政治责任。持续在“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上下功夫,着力把党建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资源、把党建活力转化为乡村振兴动力、把党建成效转化为乡村振兴成果。

“党建引领首先是思想引领,我们村支‘两委’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党建’的工作理念。有了好的想法还要落实,我们以党建引领,坚持‘党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刘鉴说。

如今,青松村探索出了发展“椒薯经济”的“青松模式”,呈现出组织强、产业兴、农民富、集体壮的新气象。村支“两委”也已形成“为村民谋发展,为村民谋幸福”的思想共识。

发展“椒薯经济”

青松村位于敦好镇东北部,最高海拔1260米,是一个坡多地少、林多田少的小山村,多年来外出务工的劳务收入,是该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2018年,青松村引导村民因地制宜种植3000亩“九月青”青花椒,2020年又发展500亩“椒薯基地”。如今每到夏季,葱葱郁郁的花椒树上结满了花椒,空气中弥漫着花椒的清香味,让人垂涎欲滴。秋季又能从地里挖出香甜的红薯。

在推行发展“椒薯经济”之初,群众充满疑惑,花椒树下种红薯,能活吗?

为了消除群众发展产业的顾虑,青松村村支“两委”带领村“能人”发挥“领头雁”作用,集资90万元入股“椒薯基地”建设。同时,为了缓解基地建设资金压力,村支“两委”动员群众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产业基地建设。最后,在敦好镇党委政府的积极支持下,建设了集花椒采摘、加工、包装、保鲜一体化的生产线。

“群众以土地入股,村‘能人’带资入股,村集体经济组织争取财政资金入股,这三类资源碰撞到一起,就像发生了化学反应,推动了‘椒薯基地’的良性化运转。”刘鉴说。

实现村强民富

夏季采花椒,秋季收红薯。通过几年来的发展,青松村的“椒薯经济”发展势头蒸蒸日上。近年来,青松村不断创新“三项机制”,分配“三种股份”,增加了村民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效益,实现村强民富。

“第一项创新机制‘花椒+红薯’实现一地双种双收。具体做法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节约花椒基地除草费用,达到绿色发展的要求。经过多方探索,我们推行了‘地上有椒、地下有薯’的套种新模式。”刘鉴说。

青松村的第二项创新机制是“集体经济组织+企业”订单生产机制。由企业提供种薯,基地种植管理,然后按红薯品质,与企业签订不低于市场价的收购协议。

第三项创新机制则是“集体经济组织+供销合作社”服务机制。2023年,青松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区供销联社联合建立起“村集体种植管护+供销社提供‘农资+技术+销路’”的花椒产业社会化服务机制。

“椒薯经济”发展的创新模式,使青松村的农户变股民,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致富增收的道路越来越宽阔。

下一步,青松村将着力提升农产品精加工能力,以促进群众增收、产业增效、生态增值为目标,以“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为契机,以绿色化、特色化、品牌化、融合化为导向,建好建强特色产业,让村民腰包更鼓,生活更美好。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王婷婷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