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强力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清零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因地制宜治污 乡村颜值提升
近年来,我市通过强力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清零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让乡村颜值不断提升。

重庆强力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清零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因地制宜治污 乡村颜值提升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4-01-18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赵伟平

重庆强力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清零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p><p>因地制宜治污 乡村颜值提升

梁平区百里竹海小微湿地,游客在观光游玩。通讯员 向成国 摄视觉重庆

1月5日,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重庆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巴渝和美乡村现场推进会指出,要加快提升乡村整体风貌,实施农村黑臭水体清零行动,深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探索设计打造“巴渝民居”,加快补齐乡镇环境和风貌短板,形成相得益彰、美美与共的城乡风貌新格局。近年来,我市通过强力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清零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让乡村颜值不断提升。

案例1 梁平

打造小微湿地 臭水坑变“生态塘”

“行李放了,你们就可以到村里的小微湿地逛逛,这些‘生态塘’很适合拍照!”

1月14日,梁平区竹山镇猎神村,巍巍青山四面环绕,百里竹海云蒸霞蔚,宛如一幅水墨画。村东头一家名为“竹里幸福”的农家乐迎来了一拨游客,老板陈万明向他们推荐起村里的打卡点。而几年前,猎神村还是一个石膏矿区,整个村子被挖得满目疮痍,到处都是矿坑。

2000年,猎神村地下发现储量巨大的石膏矿,一时间村里兴起了采矿业,村民不是当老板就是当矿工。2003年,老陈和几个合伙人也在村里开起了矿厂,收入颇丰。

然而,采矿对村里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不过十来年时间,猎神村就已面目全非。”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宗寿回忆。

2017年底,猎神村党总支到浙江安吉余村参观当地景区和民宿产业后,看到了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决定关掉石膏矿转而发展乡村旅游。

但这一年,猎神村的村集体收入一度下滑到不足15万元。村民不答应了,要求继续采矿。为此,村干部挨家挨户走访,给大家算生态账、发展账。党员陈万明带头,关闭了年收入1000万元的矿厂,到2018年,猎神村5家矿厂全部关闭。

斩断污染源后,留下的臭水坑又该如何修复?在专家的建议下,他们决定开展“小微湿地+”生态修复模式。“一是这种方式成本低、效果好;二是通过修复后,臭水坑变成‘生态塘’,可成为乡村旅游的一道景观。”陈宗寿解释说。

他们按照“小微湿地+”的理念,对臭水坑进行了治理,在坑里栽种了美人蕉、旱伞草、凤尾竹、再力花等近十种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并修建了石板步道和凉亭,形成连片的湿地景观。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生态塘”水质清澈,从山顶俯瞰,多个“生态塘”星罗棋布,波光粼粼。

环境变好后,当地依托明月山百里竹海风景区,打造了“猎神三巷”特色商业街。与此同时,猎神村通过流转闲置房屋,引进旅游企业,建立起“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联营模式,利用传统老院落、老民居,打造了墨林竹院、梦溪湉园等精品民宿,形成了百里竹海·百里星宿等特色民宿群落,带动村民吃上了“生态饭”。

记者了解到,利用“小微湿地+”整治农村黑臭水体模式已在梁平遍地开花。比如礼让镇川西村,利用小微湿地种植水生植物、养殖尾水等,黑臭水体不仅得到有效治理,还形成了有机稻藕、稻蔬等湿地生态产业;在龙溪河云龙段,两岸建起了小微湿地群,不仅根治了黑臭水体,还打造了龙溪河“十里画廊”,构建出富有自然野趣的生态绿意空间。

如今,梁平这一生态修复模式,已成为一种可复制、可推广应用的新经验,供全市其它区县借鉴。

案例2 涪陵

科学治污 “生态包袱”成“绿色财富”

1月15日,在涪陵区义和街道石岭村蜜柚基地,街道村居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夏忠逸正在教蜜柚基地负责人罗祥仁安装智慧浇水软件。下载成功后,罗祥仁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几秒钟后,柚子基地里的管子就喷出水来。

管子喷的水并不是自来水,而是当地山岭花园居民点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为什么能用来浇灌蜜柚?这得益于当地探索的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新路子。

山岭花园居民点修建于2012年,有住户32户、100多个村民。居民点有一座三格式化粪池用来收集洗澡水、洗碗水等生活污水。但由于设施年久失修,加上没有人员清掏,2018年化粪池开始渗漏,溢出来的污水沿着沟渠横流,最终流入了长江支流乌杨溪。

“臭烘烘的,村民过路都要捂着鼻子。”村委会副主任方小勇说,这些污水不但影响村民居住环境,还影响村里的发展。“当时有多个老板打算流转土地搞种植业,看到这样的环境,转身就走了。”这些污水,成了石岭村的“生态包袱”。

就在方小勇等村干部为如何处理生活污水发愁时,罗祥仁等村民找到村干部,希望解决农业灌溉用水不足的问题。

一面是污水横流,一面是灌溉用水紧缺,束手无策的村干部找到了当地的生态环保部门。生态环保部门在深入调研后提出了解决方案:借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将这些生活污水进行有效治理后用作农业灌溉用水?这样既解决污染问题,又能保障生产用水。

按照这个思路,2020年下半年,当地投入21万元在山岭花园居民点附近修建了一个占地30平方米的生态调控池。简单来说,通过管网将居民点生活污水集中流入到生态调控池,进行厌氧发酵等处理,15天后,经过处理后的水通过管网输送到田间地头。

如今,通过这一模式,经过处理后的农业灌溉用水每年达1800立方米,保证了53亩蜜柚的灌溉用水,同时,亩均化肥用量减少了45公斤,走出了一条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新路子。

除石岭村在推广这一模式外,涪陵区大木乡武陵村针对人口相对集中、暑期游客人数较多、水量波动较大的居民点也采取了这一模式。“涪陵将选择更多农村居民点推广该模式,通过低成本科学治污,将‘生态包袱’变成‘绿色财富’。”

访谈>>>

垫江长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黄义伦:

农村治污应分类施策

“由于农户居住分散、污染成因多,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亟待解决的两个短板问题,解决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和美乡村建设的成色。”1月17日,垫江县长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黄义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然而,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理技术和模式,治理难度较大。”黄义伦说,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例,由于农户居住分散、农村人口流失等原因,在治理上不可能像场镇那样修建污水处理厂、安装污水管网等。一是资金投入会很大;二是即便建成后,后期也不好管护,因此需要因地制宜探索多种低成本的有效治理模式。

比如长龙镇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首先做到了分类施策,充分考虑高山、丘陵、坪坝等不同地理地势条件,以及农户聚居程度等因素,采取集中治理与分散治理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循环相结合、达标排放与资源化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在城镇周边1公里内的村社采用纳管模式,接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在200户或500人以上的聚居点采取达标排放模式,建设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在消纳土地充足区域,则结合农业生产采用资源化利用模式,实现生活污水变废为宝。

其次是不简单片面追求先进处理技术、达标治理效果,而是充分考虑建设成本、后期运维成本等。比如在推进农村改厕时,我们将改厕与污水的资源化利用相结合,利用三格式化粪池对黑水和灰水进行收集和沉淀处理,并鼓励农户将有效处理的污水用于旱地、林地、菜地、果园等农业灌溉。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重庆强力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清零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因地制宜治污 乡村颜值提升

2024-01-18 06:44:13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赵伟平

重庆强力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清零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p><p>因地制宜治污 乡村颜值提升

梁平区百里竹海小微湿地,游客在观光游玩。通讯员 向成国 摄视觉重庆

1月5日,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重庆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巴渝和美乡村现场推进会指出,要加快提升乡村整体风貌,实施农村黑臭水体清零行动,深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探索设计打造“巴渝民居”,加快补齐乡镇环境和风貌短板,形成相得益彰、美美与共的城乡风貌新格局。近年来,我市通过强力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清零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让乡村颜值不断提升。

案例1 梁平

打造小微湿地 臭水坑变“生态塘”

“行李放了,你们就可以到村里的小微湿地逛逛,这些‘生态塘’很适合拍照!”

1月14日,梁平区竹山镇猎神村,巍巍青山四面环绕,百里竹海云蒸霞蔚,宛如一幅水墨画。村东头一家名为“竹里幸福”的农家乐迎来了一拨游客,老板陈万明向他们推荐起村里的打卡点。而几年前,猎神村还是一个石膏矿区,整个村子被挖得满目疮痍,到处都是矿坑。

2000年,猎神村地下发现储量巨大的石膏矿,一时间村里兴起了采矿业,村民不是当老板就是当矿工。2003年,老陈和几个合伙人也在村里开起了矿厂,收入颇丰。

然而,采矿对村里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不过十来年时间,猎神村就已面目全非。”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宗寿回忆。

2017年底,猎神村党总支到浙江安吉余村参观当地景区和民宿产业后,看到了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决定关掉石膏矿转而发展乡村旅游。

但这一年,猎神村的村集体收入一度下滑到不足15万元。村民不答应了,要求继续采矿。为此,村干部挨家挨户走访,给大家算生态账、发展账。党员陈万明带头,关闭了年收入1000万元的矿厂,到2018年,猎神村5家矿厂全部关闭。

斩断污染源后,留下的臭水坑又该如何修复?在专家的建议下,他们决定开展“小微湿地+”生态修复模式。“一是这种方式成本低、效果好;二是通过修复后,臭水坑变成‘生态塘’,可成为乡村旅游的一道景观。”陈宗寿解释说。

他们按照“小微湿地+”的理念,对臭水坑进行了治理,在坑里栽种了美人蕉、旱伞草、凤尾竹、再力花等近十种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并修建了石板步道和凉亭,形成连片的湿地景观。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生态塘”水质清澈,从山顶俯瞰,多个“生态塘”星罗棋布,波光粼粼。

环境变好后,当地依托明月山百里竹海风景区,打造了“猎神三巷”特色商业街。与此同时,猎神村通过流转闲置房屋,引进旅游企业,建立起“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联营模式,利用传统老院落、老民居,打造了墨林竹院、梦溪湉园等精品民宿,形成了百里竹海·百里星宿等特色民宿群落,带动村民吃上了“生态饭”。

记者了解到,利用“小微湿地+”整治农村黑臭水体模式已在梁平遍地开花。比如礼让镇川西村,利用小微湿地种植水生植物、养殖尾水等,黑臭水体不仅得到有效治理,还形成了有机稻藕、稻蔬等湿地生态产业;在龙溪河云龙段,两岸建起了小微湿地群,不仅根治了黑臭水体,还打造了龙溪河“十里画廊”,构建出富有自然野趣的生态绿意空间。

如今,梁平这一生态修复模式,已成为一种可复制、可推广应用的新经验,供全市其它区县借鉴。

案例2 涪陵

科学治污 “生态包袱”成“绿色财富”

1月15日,在涪陵区义和街道石岭村蜜柚基地,街道村居建设服务中心副主任夏忠逸正在教蜜柚基地负责人罗祥仁安装智慧浇水软件。下载成功后,罗祥仁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几秒钟后,柚子基地里的管子就喷出水来。

管子喷的水并不是自来水,而是当地山岭花园居民点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为什么能用来浇灌蜜柚?这得益于当地探索的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新路子。

山岭花园居民点修建于2012年,有住户32户、100多个村民。居民点有一座三格式化粪池用来收集洗澡水、洗碗水等生活污水。但由于设施年久失修,加上没有人员清掏,2018年化粪池开始渗漏,溢出来的污水沿着沟渠横流,最终流入了长江支流乌杨溪。

“臭烘烘的,村民过路都要捂着鼻子。”村委会副主任方小勇说,这些污水不但影响村民居住环境,还影响村里的发展。“当时有多个老板打算流转土地搞种植业,看到这样的环境,转身就走了。”这些污水,成了石岭村的“生态包袱”。

就在方小勇等村干部为如何处理生活污水发愁时,罗祥仁等村民找到村干部,希望解决农业灌溉用水不足的问题。

一面是污水横流,一面是灌溉用水紧缺,束手无策的村干部找到了当地的生态环保部门。生态环保部门在深入调研后提出了解决方案:借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将这些生活污水进行有效治理后用作农业灌溉用水?这样既解决污染问题,又能保障生产用水。

按照这个思路,2020年下半年,当地投入21万元在山岭花园居民点附近修建了一个占地30平方米的生态调控池。简单来说,通过管网将居民点生活污水集中流入到生态调控池,进行厌氧发酵等处理,15天后,经过处理后的水通过管网输送到田间地头。

如今,通过这一模式,经过处理后的农业灌溉用水每年达1800立方米,保证了53亩蜜柚的灌溉用水,同时,亩均化肥用量减少了45公斤,走出了一条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新路子。

除石岭村在推广这一模式外,涪陵区大木乡武陵村针对人口相对集中、暑期游客人数较多、水量波动较大的居民点也采取了这一模式。“涪陵将选择更多农村居民点推广该模式,通过低成本科学治污,将‘生态包袱’变成‘绿色财富’。”

访谈>>>

垫江长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黄义伦:

农村治污应分类施策

“由于农户居住分散、污染成因多,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亟待解决的两个短板问题,解决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和美乡村建设的成色。”1月17日,垫江县长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黄义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然而,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理技术和模式,治理难度较大。”黄义伦说,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例,由于农户居住分散、农村人口流失等原因,在治理上不可能像场镇那样修建污水处理厂、安装污水管网等。一是资金投入会很大;二是即便建成后,后期也不好管护,因此需要因地制宜探索多种低成本的有效治理模式。

比如长龙镇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首先做到了分类施策,充分考虑高山、丘陵、坪坝等不同地理地势条件,以及农户聚居程度等因素,采取集中治理与分散治理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循环相结合、达标排放与资源化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在城镇周边1公里内的村社采用纳管模式,接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在200户或500人以上的聚居点采取达标排放模式,建设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在消纳土地充足区域,则结合农业生产采用资源化利用模式,实现生活污水变废为宝。

其次是不简单片面追求先进处理技术、达标治理效果,而是充分考虑建设成本、后期运维成本等。比如在推进农村改厕时,我们将改厕与污水的资源化利用相结合,利用三格式化粪池对黑水和灰水进行收集和沉淀处理,并鼓励农户将有效处理的污水用于旱地、林地、菜地、果园等农业灌溉。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