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静音
2023年重庆规上工业总产值超2.6万亿元 汽车产量全国第二

华龙网 梁浩楠

2024-01-19 14:45:12

听新闻

华龙网讯(记者 梁浩楠)1月19日,记者从2024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上获悉,2023年,重庆全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超2.6万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6%,高于全国平均2个百分点,列全国第11位。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重庆汽车产量升至全国第二,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0.3%;笔记本电脑产量全球占比接近一半,连续10年全球第一;己二酸产量世界第一、氨纶产能世界第二。

长安汽车生产线。企业供图
长安汽车生产线。企业供图

开放性构建产业新体系

汽车产量升至全国第二

2023年,重庆贯通培育3大主导产业、3大支柱产业、6大特色优势产业和18个“新星”产业,同时迭代升级16条标志性产业链全景图,编制先进制造业产业发展地图,逐一明确区县“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方向。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56个关键零部件中仅1个尚处空白,汽车产量升至全国第二;落地开工安意法、芯联微电子等一批标志性项目,特色工艺集成电路产业高地初具雏形;轻合金、合成材料、纤维及复合材料加速补链成群,支柱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取得进展,卫星互联网等“新星”产业加速集聚。

两江软件园全景。两江产业集团供图
两江软件园全景。两江产业集团供图

全方位激活转型新动能

笔记本电脑产量连续10年全球第一

2023年,重庆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0.3%;入选国家首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

功率半导体产量进入全国前3;笔记本电脑产量全球占比接近一半,连续10年全球第一;智能手机产量全国排名第四;服务机器人等智能终端加速涌现。

此外,重庆在微晶纳米盖板玻璃等领域率先突破,己二酸产量世界第一、氨纶产能世界第二。国内首个自主研发治疗儿童白血病CAR-T细胞药物获准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36个I类创新药项目获临床试验许可。特色消费品“翼支付”平台上线,3个区县入选2022年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增加值同比增长3.3%。

“西永微电园3号”发射现场。企业供图
“西永微电园3号”发射现场。企业供图

数字化引领变革新范式

全年新增软件企业6900余家

2023年,重庆启动“北斗星”“启明星”软件企业培育和软件人才“超级工厂”建设,新增软件企业6900余家、从业人员9.8万余人,累计3.8万余家、35.6万余人。“满天星”行动作为典型经验全国宣传推广。

重庆新认定市级智能工厂17个、数字化车间224个,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典型场景分别达17家、58个。50家国家级“双跨”平台25家在渝布局。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重庆)联接10个省市、47个二级节点、3.5万家企业。每万人拥有5G基站超26个,位居全国第一梯队。

行驶在科学城道路上的自动驾驶车辆。通讯员 雷建 摄
行驶在科学城道路上的自动驾驶车辆。通讯员 雷建 摄

贯通式打造科创新生态

新增制造业上市企业10家

2023年,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累计孵化生成“硬科技”企业53家;天钧一号GPU等填补国内市场空白;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分别达48家、16家;国家和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分别达11家、210家;重庆成功入选全球“设计之都”,全国第五、西部第一个。

国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11个,全国占比4.5%有研发机构和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占比分别达29.8%和42.2%,分别排全国第5和第7,高于全国平均3.5和4.9个百分点。

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1.76%,排全国第4,高于全国0.37个百分点;制造业人才总量达68万人;创新推出“技改专项贷”,新增制造业上市企业10家,累计55家。

梯度式培育企业新雁阵

新增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66家

2023年,重庆新增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66家,累计达3694家,全国占比3.6%。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86家,全国占比2.4%。

“一企一策”培育53家链主和21家领军企业。长安汽车、青山工业等7家渝企入选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营业收入超100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达30家。11家渝企上榜2023中国制造业500强。北斗应用等5个产业集群跻身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累计达10个。

智能数字化工厂。资料图
智能数字化工厂。资料图

高水平打造协同新格局

全年引进工信领域项目1597个

2023年,重庆迭代完善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对接平台,成渝氢走廊、电走廊、智行走廊加快建设,高速路充换电基础设施覆盖率超80%。

川渝两地共同推进两批35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发展。渝西八区规模工业总产值和工业投资占全市比重分别达26.4%、34.8%。“两群”地区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态势良好。

此外,重庆首次举办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重庆),签约来自15个省市的120个项目,协议投资2012.2亿元。全年新引进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项目1597个,其中,100亿级项目19个。

集约式健全服务新机制

为上万家企业配备8000余名服务专员

一年来,重庆创新实施服务企业专员制度,为上万家企业配备8000余名市区两级服务专员;迭代升级“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服务平台,累计受理事项2444件,办结率和服务满意度均超99%;以“三联三送三落实”行动落细落实常态化“三服务”机制,问题办结率达98%以上。

同时,重庆出台支持企业“23条”等系列综合性惠企纾困政策,优化调整减负政策措施清单,累计减轻企业负担750亿元。12月末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达到3917亿元,同比增长16.5%;提前圆满完成政府拖欠企业账款清偿化解任务,全面完成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年度目标;无线电行政许可智能指引填报系统开创全国无线电管理领域先河。

此外,重庆统筹煤电气等能源要素保障,全社会用电量14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燃煤电厂累计进煤2968.2万吨,同比增长14%;工业用气突破1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1%,迎峰度夏(冬)能源要素保障有序有力。

西南铝熔铸工人在铸造铝锭。西南铝供图
西南铝熔铸工人在铸造铝锭。西南铝供图

2024年目标:

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

工业投资增长14%

市经济信息委表示,按照市委“跳一跳、够得着”的工作要求,全年主要目标是:力争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至26%;工业投资增长14%;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5%。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从全面部署到纵深推进的重要之年,是改革攻坚突破的奋斗之年。市经济信息委将立足“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总任务,紧扣“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总要求,锚定“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总目标,迭代优化新时代制造强市建设的“具体打法”,推动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伊永军
附件下载:
热点推荐
评论(0)
分享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