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稳步恢复韧性增强
2023年,工业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呈现出“稳、新、强、融、优”的特点。

工业经济稳步恢复韧性增强

2023年,我国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坚决筑牢制造业根基,信息通信业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工业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呈现出“稳、新、强、融、优”的特点。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其中,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

呈现回升向好态势

2023年工业经济在波动中实现稳步恢复,发展韧性进一步增强。分行业看,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8个保持增长,十大重点行业基本盘稳固,平均增速超过5%,为工业经济整体向好提供了坚强支撑。电气机械器材、汽车等行业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汽车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3%。钢铁、有色、石化等传统行业复苏明显加快,电子行业走出低谷,全年实现3.4%的正增长。

分地区看,多数省份工业经济稳定恢复。各地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绝大部分省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个工业大省挑大梁作用突出,生产全部实现同比增长,江苏、山东、安徽等省份增速都超过7%。

27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2家国家地方共建制造业创新中心布局完成,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建设,新材料、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工业母机、关键软件实现新突破,大飞机、高端医疗装备等攻关成果纷纷投入应用……科技创新在工业经济稳定恢复过程中发挥了关键引领作用。

工业经济稳中向好,离不开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我们落实民营经济31条,发挥各类经营主体活力,联合相关部门推进为企业减负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通过广泛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建立完善制造业企业常态化交流机制,及时疏堵点、解卡点。目前,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助企融资达到7120亿元;累计培育10.3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万家。

“下一步,我们将着力营造良好环境,持续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告诉记者,要建立建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提升省级以上公共服务机构服务质效,扩大市县级公共服务体系覆盖面,延伸服务半径,提升服务便利性;加快建设全国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信息通信业快速增长

2023年,信息通信业加快发展,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2%,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6.8%,5G移动电话用户达8.05亿户,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达47%。据测算,预计2023年5G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1.86万亿元,比2022年增长29%,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网络基础设施日益完备,累计建成5G基站337.7万个,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端口达到2302万个。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占移动网络终端连接数的比重达到57.5%。

技术产业创新发展,5G定制化基站、5G轻量化技术实现商用部署,5G工业网关、巡检机器人等一批新型终端成功研发。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量全球占比超42%,持续保持全球领先。推出全球首款卫星通话智能手机,6G、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5G网络加快向集约高效、绿色低碳发展。充分利用存量站址资源、公共资源和社会杆塔资源等建设5G基站,积极推动通信杆塔资源与社会杆塔资源双向共享,目前90%以上的基站实现共建共享。5G基站能耗持续下降,单站址能耗相较于商用初期降低超20%。”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表示,工信部将持续推进5G应用规模化发展,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一方面,研究出台5G应用发展接续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推动5G全产业链全价值链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加强5G融合应用标准体系建设,持续推动5G—A、5G轻量化等技术演进和产品研发,加快6G技术研究,开展技术试验,强化技术储备,深化交流合作。

数实融合全面深化

从网络规模到技术能力,以5G、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5G应用已经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71个,工业互联网覆盖全部41个工业大类。数实融合全面深化,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陶青介绍,截至2023年12月底,工信部共培育421家国家级示范工厂、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大飞机、新能源汽车、高速动车组等领域示范工厂研制周期平均缩短30%、生产效率提升约30%;钢铁、建材、民爆等领域示范工厂安全水平大幅提升,碳排放减少约12%。

以钢铁行业为例,一度面临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自动化程度不高、生产制造效率低等困境。为此,武汉钢铁有限公司与中兴通讯合作,共同打造5G全连接工厂,根据钢铁生产不同业务场景,按需构建工控专网。目前,已在园区内完成95%的5G网络覆盖,基于5G专网部署了6类25个钢铁应用场景,贯通智慧物流、生产管控、数字设备等流程。通过5G赋能,武钢整体效益提升19%,减少人力成本23%,每年减少碳排放75万吨。

“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顺应新工业革命趋势、提升工业现代化水平、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陶青认为,下一步,要构建数字化评估诊断、场景培育、改造示范、推广应用协同推进的工作体系。摸清企业转型需求和痛点难点,综合采取需求侧开放场景、供需“揭榜挂帅”联合攻关、培育优质解决方案和服务商等方式,强化供需对接,提升数字化转型效率。培育深耕细分领域的专业服务商团队,坚持分企施策,鼓励数字化基础较好的企业加快智能化升级,同时加快其他行业企业关键业务数字化普及。 (经济日报记者 李芃达)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工业经济稳步恢复韧性增强

2024-01-20 06:30:21 来源:

2023年,我国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坚决筑牢制造业根基,信息通信业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工业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呈现出“稳、新、强、融、优”的特点。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其中,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

呈现回升向好态势

2023年工业经济在波动中实现稳步恢复,发展韧性进一步增强。分行业看,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8个保持增长,十大重点行业基本盘稳固,平均增速超过5%,为工业经济整体向好提供了坚强支撑。电气机械器材、汽车等行业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汽车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3%。钢铁、有色、石化等传统行业复苏明显加快,电子行业走出低谷,全年实现3.4%的正增长。

分地区看,多数省份工业经济稳定恢复。各地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绝大部分省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个工业大省挑大梁作用突出,生产全部实现同比增长,江苏、山东、安徽等省份增速都超过7%。

27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2家国家地方共建制造业创新中心布局完成,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建设,新材料、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工业母机、关键软件实现新突破,大飞机、高端医疗装备等攻关成果纷纷投入应用……科技创新在工业经济稳定恢复过程中发挥了关键引领作用。

工业经济稳中向好,离不开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我们落实民营经济31条,发挥各类经营主体活力,联合相关部门推进为企业减负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通过广泛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建立完善制造业企业常态化交流机制,及时疏堵点、解卡点。目前,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助企融资达到7120亿元;累计培育10.3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万家。

“下一步,我们将着力营造良好环境,持续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告诉记者,要建立建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提升省级以上公共服务机构服务质效,扩大市县级公共服务体系覆盖面,延伸服务半径,提升服务便利性;加快建设全国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信息通信业快速增长

2023年,信息通信业加快发展,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2%,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6.8%,5G移动电话用户达8.05亿户,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达47%。据测算,预计2023年5G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1.86万亿元,比2022年增长29%,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网络基础设施日益完备,累计建成5G基站337.7万个,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端口达到2302万个。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占移动网络终端连接数的比重达到57.5%。

技术产业创新发展,5G定制化基站、5G轻量化技术实现商用部署,5G工业网关、巡检机器人等一批新型终端成功研发。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量全球占比超42%,持续保持全球领先。推出全球首款卫星通话智能手机,6G、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5G网络加快向集约高效、绿色低碳发展。充分利用存量站址资源、公共资源和社会杆塔资源等建设5G基站,积极推动通信杆塔资源与社会杆塔资源双向共享,目前90%以上的基站实现共建共享。5G基站能耗持续下降,单站址能耗相较于商用初期降低超20%。”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表示,工信部将持续推进5G应用规模化发展,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一方面,研究出台5G应用发展接续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推动5G全产业链全价值链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加强5G融合应用标准体系建设,持续推动5G—A、5G轻量化等技术演进和产品研发,加快6G技术研究,开展技术试验,强化技术储备,深化交流合作。

数实融合全面深化

从网络规模到技术能力,以5G、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5G应用已经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71个,工业互联网覆盖全部41个工业大类。数实融合全面深化,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陶青介绍,截至2023年12月底,工信部共培育421家国家级示范工厂、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大飞机、新能源汽车、高速动车组等领域示范工厂研制周期平均缩短30%、生产效率提升约30%;钢铁、建材、民爆等领域示范工厂安全水平大幅提升,碳排放减少约12%。

以钢铁行业为例,一度面临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自动化程度不高、生产制造效率低等困境。为此,武汉钢铁有限公司与中兴通讯合作,共同打造5G全连接工厂,根据钢铁生产不同业务场景,按需构建工控专网。目前,已在园区内完成95%的5G网络覆盖,基于5G专网部署了6类25个钢铁应用场景,贯通智慧物流、生产管控、数字设备等流程。通过5G赋能,武钢整体效益提升19%,减少人力成本23%,每年减少碳排放75万吨。

“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顺应新工业革命趋势、提升工业现代化水平、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陶青认为,下一步,要构建数字化评估诊断、场景培育、改造示范、推广应用协同推进的工作体系。摸清企业转型需求和痛点难点,综合采取需求侧开放场景、供需“揭榜挂帅”联合攻关、培育优质解决方案和服务商等方式,强化供需对接,提升数字化转型效率。培育深耕细分领域的专业服务商团队,坚持分企施策,鼓励数字化基础较好的企业加快智能化升级,同时加快其他行业企业关键业务数字化普及。 (经济日报记者 李芃达)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陶龙鑫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