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特色农业提质增效 打造“现代农业增长极”
放眼南川广袤田野,振兴的种子已经蓄积力量奋力生长,踔厉奋发的身影正在谱写乡村振兴“奋进曲”。

南川:特色农业提质增效 打造“现代农业增长极”

来源:南川报2024-01-22

南川区委十五届六次全会提出“1343”总体思路,把现代农业作为三个增长极之一,要求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壮大“一主两辅”乡村产业,发展“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在促进特色农业提质增效上实现新突破。

大观镇标准化蓝莓种植基地。记者 甘昊旻 摄
大观镇标准化蓝莓种植基地。记者 甘昊旻 摄

放眼南川广袤田野,振兴的种子已经蓄积力量奋力生长,踔厉奋发的身影正在谱写乡村振兴“奋进曲”。

华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车间。资料图
华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车间。资料图

做强特色产业

激活乡村“源头活水”

乡村振兴的任务是产业振兴。

近年来,南川区围绕“全产业链、功能拓展、数字赋能、平台支撑”发展思路,以种植、研发、加工、储运、营销等环节为重点,扩大优势农产品市场规模,加快形成品牌效应。

目前,南川区已建成绿色精品稻米基地7万亩,推进1.3万亩大树茶基地、1.1万亩蓝莓基地提质,有力推动“南川米”、大树茶和蓝莓“一主两辅”乡村产业实现链条延伸、富民兴村。去年,南川区进入首批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

近年来,南川区从加强水稻品种管控、推进示范片建设、强化品牌效应等方面推进“南川米”产业发展。“南川米”先后获评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评为“中国十大好吃米饭”,获重庆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南川区《以“稻”为媒开辟乡村振兴新“稻”路》获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典型经验做法。

在大观镇龙川村的蓝莓产业园数据管理中心,该基地每块土地的水肥、灌溉、产品数据、产量等均实现智能化管理。目前,南川区已建成蓝莓组织培养育苗实验室,1.1万亩蓝莓标准化种植基地和蓝莓加工厂,并配套建成1万吨冻藏冷冻库,同时围绕蓝莓良种繁育、规模种植、休闲采摘、预冷保鲜、深度加工、品牌营销、旅游观光、食品开发、包装物流等链条环节,持续推进建链强链补链延链,现已成为中心城区最大的蓝莓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区县,正努力建设西南地区最大的蓝莓加工中心。

绿叶变金叶,深山出好茶。近年来,南川区围绕大树茶选种育种,持续开展基础研究,为大树茶开发与利用打下坚实基础,产出的大树茶,不仅销往国内各地,更远销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一片“大树叶”逐步成长为年产值1.5亿元的“大产业”,让古茶树变成了“摇钱树”。

水稻机收现场。资料图
水稻机收现场。资料图

延链补链创牌

以科技创新赋动力

走进位于区中医药产业科技园区的华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培育车间,只见一瓶瓶白玉菇菌罐整齐地排列在架子上,一簇簇饱满的虫草花长势喜人……华绿生物食用菌项目是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区智慧农业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去年一期工程实现食用菌产量1.5万吨,产值约1.5亿元。

截至目前,全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95家,其中市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多家,全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为75%。

去年南川区培育市农产品加工业“双百”企业2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18.37亿元、增长10.5%,农业全产业链建设获全市农业农村系统第一季度、第二季度赛马比拼第1名。

金佛山方竹笋被誉为“笋中之王”,但保鲜时间短成了产业发展壮大的瓶颈。为突破制约,南川区建成年产1.5万吨蔬菜食品精深加工项目、季季丰食品方竹笋液氮速冻加工项目,有“冷”技术的加持,新鲜方竹笋和蔬菜实现了供应自由。

方竹笋的冷链延长,是南川区农业产业科技赋能的一个缩影。目前,全区建成智慧农业项目6个,打造智慧农业市级示范项目2个,建成益农信息社217个。培育本土电商主体,实现农产品网络零售额5.2亿元,全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中信息化技术覆盖率达75%。

近年来,南川区大力实施品牌农业发展战略,创建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72个,着力打造了“南川米”“金佛玉翠”“南川大树茶”“南川方竹笋”和“南川鸡”五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南川米”“南川玄参”入列2023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开展蜂农培训助力产业发展。资料图
开展蜂农培训助力产业发展。资料图

立足资源禀赋

以农文旅融合增效益

去年,“大金佛山178环山趣驾”环线火“出圈”,该线路将南川区14个镇街60多个村(社区)串联成线,实现了旅游业整合发展,促进了乡村振兴。

随着热度的增加和配套的完善,“大金佛山178环山趣驾”自驾游线路、南茶春韵重庆生态大观园自驾游线路先后入选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高标准蓝莓示范基地、大树茶基地、方竹笋基地成为农旅融合发展的热门打卡地;“大观原点”入选重庆乡村振兴十大示范案例……“大金佛山178环山趣驾”环线逐渐成为南川区的“旅游线”“产业线”“振兴线”。

去年,南川区新创建市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镇1个、村3个,成功举办首届茶旅文化节、第二届“千年金山红”大树茶采摘节,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南川区获评“2023年全国特色魅力茶乡”,茶旅融合促乡村振兴项目入选第三届重庆市乡村振兴十大示范案例,木凉镇汉场坝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接下来,南川区将充分利用资源禀赋,依托良好气候及生态条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品质,因地制宜将观光农业、休闲旅游、体验研学、避暑康养、健康食品、户外运动、体育赛事等进一步融入乡村发展,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茶农在采摘大树茶。罗川 摄
茶农在采摘大树茶。罗川 摄

培育经营主体

以综合改革添活力

南川区在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过程中,新型经营主体日益成为农业经营的主力军。

近年来,南川区通过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加快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举措,扶大扶强新型经营主体,切实发挥农业合作社的引领和带动能力。

截至目前,南川区有农民合作社1400多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6个,市级示范合作社26个,家庭农场851家,其中市级示范场17家,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水平居全市前列。

同时,通过积极探索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社(农商银行)“三社”融合发展模式,形成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农村金融协同发展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去年,南川区成功获批市级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区县。

强化人才保障。逐步完善“让人才留在乡村、流向乡村”机制,鼓励高校毕业生、复员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到乡村发展,已累计回引各类人才2.2万人。同时,积极培育高素质农民、农村致富带头人等,现高素质农民超过8400人。

接下来,南川区将加快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推动能人、青年、务工人员回乡村“四进三回”行动,让乡土人才在增产增收中成长起来。引进一批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壮大农业社会化服务队伍力量,切实发挥“土专家”“田秀才”在农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南川:特色农业提质增效 打造“现代农业增长极”

2024-01-22 06:30:09 来源:

南川区委十五届六次全会提出“1343”总体思路,把现代农业作为三个增长极之一,要求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壮大“一主两辅”乡村产业,发展“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在促进特色农业提质增效上实现新突破。

大观镇标准化蓝莓种植基地。记者 甘昊旻 摄
大观镇标准化蓝莓种植基地。记者 甘昊旻 摄

放眼南川广袤田野,振兴的种子已经蓄积力量奋力生长,踔厉奋发的身影正在谱写乡村振兴“奋进曲”。

华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车间。资料图
华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车间。资料图

做强特色产业

激活乡村“源头活水”

乡村振兴的任务是产业振兴。

近年来,南川区围绕“全产业链、功能拓展、数字赋能、平台支撑”发展思路,以种植、研发、加工、储运、营销等环节为重点,扩大优势农产品市场规模,加快形成品牌效应。

目前,南川区已建成绿色精品稻米基地7万亩,推进1.3万亩大树茶基地、1.1万亩蓝莓基地提质,有力推动“南川米”、大树茶和蓝莓“一主两辅”乡村产业实现链条延伸、富民兴村。去年,南川区进入首批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

近年来,南川区从加强水稻品种管控、推进示范片建设、强化品牌效应等方面推进“南川米”产业发展。“南川米”先后获评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评为“中国十大好吃米饭”,获重庆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南川区《以“稻”为媒开辟乡村振兴新“稻”路》获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典型经验做法。

在大观镇龙川村的蓝莓产业园数据管理中心,该基地每块土地的水肥、灌溉、产品数据、产量等均实现智能化管理。目前,南川区已建成蓝莓组织培养育苗实验室,1.1万亩蓝莓标准化种植基地和蓝莓加工厂,并配套建成1万吨冻藏冷冻库,同时围绕蓝莓良种繁育、规模种植、休闲采摘、预冷保鲜、深度加工、品牌营销、旅游观光、食品开发、包装物流等链条环节,持续推进建链强链补链延链,现已成为中心城区最大的蓝莓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区县,正努力建设西南地区最大的蓝莓加工中心。

绿叶变金叶,深山出好茶。近年来,南川区围绕大树茶选种育种,持续开展基础研究,为大树茶开发与利用打下坚实基础,产出的大树茶,不仅销往国内各地,更远销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一片“大树叶”逐步成长为年产值1.5亿元的“大产业”,让古茶树变成了“摇钱树”。

水稻机收现场。资料图
水稻机收现场。资料图

延链补链创牌

以科技创新赋动力

走进位于区中医药产业科技园区的华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培育车间,只见一瓶瓶白玉菇菌罐整齐地排列在架子上,一簇簇饱满的虫草花长势喜人……华绿生物食用菌项目是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区智慧农业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去年一期工程实现食用菌产量1.5万吨,产值约1.5亿元。

截至目前,全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95家,其中市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多家,全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为75%。

去年南川区培育市农产品加工业“双百”企业2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18.37亿元、增长10.5%,农业全产业链建设获全市农业农村系统第一季度、第二季度赛马比拼第1名。

金佛山方竹笋被誉为“笋中之王”,但保鲜时间短成了产业发展壮大的瓶颈。为突破制约,南川区建成年产1.5万吨蔬菜食品精深加工项目、季季丰食品方竹笋液氮速冻加工项目,有“冷”技术的加持,新鲜方竹笋和蔬菜实现了供应自由。

方竹笋的冷链延长,是南川区农业产业科技赋能的一个缩影。目前,全区建成智慧农业项目6个,打造智慧农业市级示范项目2个,建成益农信息社217个。培育本土电商主体,实现农产品网络零售额5.2亿元,全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中信息化技术覆盖率达75%。

近年来,南川区大力实施品牌农业发展战略,创建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72个,着力打造了“南川米”“金佛玉翠”“南川大树茶”“南川方竹笋”和“南川鸡”五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南川米”“南川玄参”入列2023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开展蜂农培训助力产业发展。资料图
开展蜂农培训助力产业发展。资料图

立足资源禀赋

以农文旅融合增效益

去年,“大金佛山178环山趣驾”环线火“出圈”,该线路将南川区14个镇街60多个村(社区)串联成线,实现了旅游业整合发展,促进了乡村振兴。

随着热度的增加和配套的完善,“大金佛山178环山趣驾”自驾游线路、南茶春韵重庆生态大观园自驾游线路先后入选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高标准蓝莓示范基地、大树茶基地、方竹笋基地成为农旅融合发展的热门打卡地;“大观原点”入选重庆乡村振兴十大示范案例……“大金佛山178环山趣驾”环线逐渐成为南川区的“旅游线”“产业线”“振兴线”。

去年,南川区新创建市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镇1个、村3个,成功举办首届茶旅文化节、第二届“千年金山红”大树茶采摘节,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南川区获评“2023年全国特色魅力茶乡”,茶旅融合促乡村振兴项目入选第三届重庆市乡村振兴十大示范案例,木凉镇汉场坝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接下来,南川区将充分利用资源禀赋,依托良好气候及生态条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品质,因地制宜将观光农业、休闲旅游、体验研学、避暑康养、健康食品、户外运动、体育赛事等进一步融入乡村发展,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茶农在采摘大树茶。罗川 摄
茶农在采摘大树茶。罗川 摄

培育经营主体

以综合改革添活力

南川区在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过程中,新型经营主体日益成为农业经营的主力军。

近年来,南川区通过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加快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举措,扶大扶强新型经营主体,切实发挥农业合作社的引领和带动能力。

截至目前,南川区有农民合作社1400多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6个,市级示范合作社26个,家庭农场851家,其中市级示范场17家,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水平居全市前列。

同时,通过积极探索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社(农商银行)“三社”融合发展模式,形成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农村金融协同发展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去年,南川区成功获批市级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区县。

强化人才保障。逐步完善“让人才留在乡村、流向乡村”机制,鼓励高校毕业生、复员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到乡村发展,已累计回引各类人才2.2万人。同时,积极培育高素质农民、农村致富带头人等,现高素质农民超过8400人。

接下来,南川区将加快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推动能人、青年、务工人员回乡村“四进三回”行动,让乡土人才在增产增收中成长起来。引进一批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壮大农业社会化服务队伍力量,切实发挥“土专家”“田秀才”在农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董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