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今日谈 | 构建“一体两核多点”新格局 川渝携手当好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排头兵”
编者按: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从全面部署到纵深推进的重要一年。
如何才能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2024重庆两会期间,华龙网推出《两会今日谈》系列报道,每日聚焦一个主题,邀请政协委员为建设新重庆建言献策,逐梦新时代,谋划新发展。
【本期主题】
合力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1月21日上午,重庆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4年,重庆将纵深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力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把握“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加快构建“一体两核多点”新格局,当好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排头兵”。
围绕这一主题,市政协委员们建言献策。
如何培育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
市政协委员王林:
制定发展规划 明确成渝地区各自发展重点
“目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好、潜力大,但面临一些制约因素。”今年重庆两会,市政协常委、民盟市委会副主委、重庆大学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教授博导王林,带来了关于成渝地区协同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建议。
王林告诉记者,通过调研发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拥有长安、赛力斯、吉利等整车龙头企业,但缺乏世界领先的整车龙头企业,而且存在配套协作力不优、人才吸引力偏低、产业支撑力不足、创新驱动力不强等问题。
对此,他建议,川渝两地可制定“成渝地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发展规划”,明确成渝地区各自的发展重点;定期召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联席会议,统筹发展成渝地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等。
同时,川渝两地也可建设以重庆—成都为核心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主轴,将重庆主城都市区,建设成为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制造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以成都为核心,发展车联网、自动驾驶等关键技术,建设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基地和研发中心。
此外,还可分层分类健全成渝地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引才政策,同时探索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才培育新模式等。
如何改善成渝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布局同质化?
市政协委员杨敏:
优化两地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链、要素链
“重庆市已形成“1+5+N”产业布局体系,但东部发达地区以及毗邻的成都、西安、武汉等城市,对重庆市生物医药领域人才及项目产生虹吸效应。”市政协委员,民盟巴南区委会副主委,重庆公路物流基地建设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杨敏介绍道。
究其原因,杨敏认为主要受三个因素制约:成渝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布局同质化、重庆生物医药产业整体竞争力较弱、重庆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国际化明显不足。
“重庆市现有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220余家,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年产值10亿元级的生物医药企业仅13家,仅有智飞生物、太极集团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年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的产品仅3个。”杨敏说。
现状如何改善?杨敏建议从三个方面入手。
构建成渝地区协同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支持体系。包括聚集成渝地区生物医药产业优质资源,打造集国际交流、产业对接、成果转化、项目洽谈于一体的交流合作平台;制定成渝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发展政策等。
优化双城经济圈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链、要素链。包括协同在疫苗制剂、生物医学材料、医疗器材等重点关键领域补齐产业短板;以专业领域推荐会等方式主动招引领军人才,注重引进工程服务高端应用型人才等。
借鉴先进经验,包括努力建设“生活导向型”生物医药产业园;引进国内外头部企业;以“团队+平台”模式,引进在业界具有极强号召力和资源整合力的高端人才;着力提升重庆国际生物城外部交通品质;探索推出临床试验责任险,设立专项风险保障基金等。
如何破局产业协同治理“弱合作”困局?
市政协委员李友根:
创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跨界”合作方式
“这次我带来了关于扎实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的建议。”市政协委员、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李友根表示,经调查研究发现,尽管经过三年多努力,川渝两地共同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已建成全国首个跨省共建的省级新区,但从其政策协同制度、产业合作机制等五项机制看,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同治理依然停留在“弱合作”困局中。
“究其原因,除了现行川渝行政区划导致成渝双城行政壁垒的制约外,更重要的是缺少有效的产业‘强合作’协同治理制度基础。”李友根说。
如何突破当前困境?李友根认为,应创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跨界合作方式。
他建议,可参考成渝金融法院的成功范例,尽快制定双城经济圈区域协调法,对区域协调机制的职能、协调内容、运行方式进行规范性的界定,指导各区域协调机制的建设。
此外,川渝中间城市群中的节点城市,应充分利用地理优势,依托重庆和成都两个大都市,通过空间规划、产业布局,错位发展,力争成为川渝中心城市产业链条延伸的承载地,进而提高跨界合作治理的内生经济增长动力。
如何统筹健康类园区链式布局?
市政协委员付建忠:
规划发展休闲健身运动产业园
健康是全民最基本、最持续的追求。今年重庆两会,市政协委员、市总商会副会长、重庆莱福医疗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付建忠建议,应统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健康类园区链式布局,促进产业融合持续发展。
付建忠经过深入调研发现,目前,现有市县级健康类产业园规划中链式布局待加强。例如,现有规划中,更多强调了各自的资源禀赋和特色发展,无论是在同业园区之间的链式布局,还是在健康类产业园与其他异业产业园之间链式布局都有待加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有已建、在建、规建的健康类产业园,不仅休闲健身运动专题产业园稀缺,使用率也有待提高等。
对此,付建忠建议:
强化市级规划链式布局。市级政府牵头,区县政府、科研院所、园区运营主体、业内企业和商协会等积极参与,参照汽车产业、信息产业等的链式规划布局,在现有和将有的健康类产业园规划布局中,结合资源禀赋、特色发展,进一步优化链式特性。
强化政府就地全程全链孵化培育链主链核。市县级产业政策、产业基金等方面,进一步常态化加大就地培育孵化潜在的链主、链核企业,不只是局限在“专精特新”企业。
规划发展休闲健身运动产业园。2023年,四川省体育局和重庆市体育局联合发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规划》中,构建区域体育产业布局和建设现代体育产业工程都是重点任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应该适时链式布局,催生休闲健身运动产业园。
政企联动、因园施策、共同提高园区资产保值增值。政府和园区运营主体都需要将资产变现和持续发展,应当基于链式布局的统筹规划,精准调控。同时,政企按照产业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的联动理念,通过招商会、展会、论坛等,系统宣传企业入园的中长期价值,提高入园率、常驻率、成长率,最终实现资源利用率和资产增值率。
华龙网记者 梁浩楠 秦思思 董进 林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