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环县:羊产业带来的就业机会
华龙网讯(记者 刘柳)2020年,来自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的米鑫从山东大学的项目管理专业毕业。彼时,被浪潮集团录取的他不会想到,未来的自己会选择回到家乡,从信息大数据行业直接跨入农业,为一只羊的条块分割下足了功夫。
环县曾为全国贫困县,《环县志》中如此描述:“山童水劣,世罕渔樵”,在当地人看来,这里留不住人,“年轻人都想往外跑”。
环县第一次“出圈”,是因为“肥而不腻”、有“十八吃”美誉的羊肉。养羊,是环县人世代维系的“营生”,“一心一意兴草业,众口一词念羊经”,羊产业成了环县政府举全县之力发展的重点产业。从漫山遍野放羊,到湖羊的规模化养殖;从小作坊屠宰,到检疫、屠宰、排酸、分割的规范化运作,来自环县之外的资本——环县中盛羊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中盛环有)搅动了这池春水。
“每一只从环县卖出的羊均由中盛环有检疫、屠宰和加工。”中盛环有副董事长、总经理陈延锋说。陈延锋来自福建福州,在投身肉羊产业之前,他刚刚在西北完成了白羽鸡的全产业链建设。在一次环县考察中,陈延锋萌生了一个想法:“白羽鸡还不是西北这片土地的最优产业,肉羊的全产业链标准化、规模化有着无限机遇。”
陈延锋的眼光是正确的。目前,在拼多多平台上,羊肉类店铺畅销榜前十有两个品牌来自环县,其中“陇上刘叔叔”已成功拼单超过100万件,其供应商“环有肉类”的成交成绩亦不俗。
环县的羊走出大山,环县的年轻人们也看到了回乡的机会。
回乡
米鑫出生于环县陈汤塬村,尽管爷爷养了近百只羊,但米鑫小时候与羊相关的记忆并不多。“唯一记得的是8岁时和哥哥一起放羊,几十只羊漫山遍野地跑,赶不到一块儿”。在上初中前,只要是不上学的日子,米鑫哥俩就需要放羊,经常早晨八九点出发,身上带一点干粮,直至下午四五点时,才一起赶着羊群回家。
上初中后,米鑫和兄弟姐妹跟随父母到了县城生活,尽管爷爷一直养羊,但在县城工作的父母亲很少在米鑫面前提到老家这一传统“营生”,那时候的米鑫只知道,爷爷那近百只羊,在羊贩子的压价下,最终可能只能换来一万来块钱。
环县人传统的卖羊方式很简单,将羊拉到集市上交给羊贩子,而由于环县地广人稀,主要是山路,赶集的路又实在复杂,“离集市近的养殖户还好,远的养殖户要跑将近100公里,有车的用车拉,没车的用自行车,背着羊赶路的也不少。”当地养殖户说。
陈延锋还记得对环县的初印象:“是农耕文明保留最完整,几乎没有被其他文明洗礼的地方。”漫山遍野的羊让陈延峰看到了机遇,“猪和鸡早已实现全产业链标准化,羊怎么还是散养、小作坊屠宰?”陈延锋认为,羊肉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必是趋势。
2016年,中盛环有开始建设,2018年正式投产,共屠宰了7万头羊,发展至2023年,屠宰规模增长为58万头,总产值7.2亿。从起初的300多名员工,至今已有员工超过1200名,陈延锋表示:“公司起初主要是外地人,现在80%的员工来自环县当地。”
米鑫便是其中一位当地人,而在2020年环县羊产业如火如荼发展时,他的职业规划里还没有“羊”。
2020年6月,米鑫从山东大学项目管理专业毕业,去往环县当地的一所中学任教。
当了几天的初中物理老师,正如起初所预料的,米鑫觉得这份工作不适合自己。“但环县还有哪些岗位适合我?”他迷茫了。
也正是这时,“羊”给了米鑫新的就业机会。环县人社局的工作人员联系到米鑫,推荐他到中盛环有工作,除了有人才补贴外,他还可以享受“带职留薪”的人才政策,即保留在中学的教职,并且教育局仍会每月支付一定底薪。
“或许可以试一试”,抱着尝试的心态,2023年2月,作为储备干部,米鑫正式在中盛环有的分割车间上班了。
留在环县
中盛环有刚落地建设时,“公司周边连路都没有,都是黄土窝”,陈延峰回忆道。直至2020年,银西高速铁路、211国道等交通干线的落地,环县才打通了与其他地区沟通的脉络。
2024年1月,米鑫熟练地向来公司参访交流的宾客介绍加工车间生产线的情况。“平时一天大概可以分割1200只羊,因为年底客户对白条羊的需求增大,分割车间的工作量有所减少,现在每天大概分割400只羊,卷肉、后腿包,以及法排等高端产品,均是每天必须生产的品类。”
回想起刚到分割车间时,米鑫坦言:“一开始我很不适应,我从小不喜欢吃羊肉,车间羊味儿太大,还有羊被屠宰的画面,一滩滩血水,我不敢看。”他也记不清自己是何时克服了这种不适感,只知道为了尽快适应,每天起早贪黑地学习和熟记羊的每一个部位和分割方式。
每天早上6点,米鑫都会准时到达岗位,拿着手中的产品册子,学习羊肉分割。除了前后腿等容易记下的部位,其余部位的羊肉分割,他都会一遍遍地上手做。“与屠宰车间仅需屠宰、扒皮不同,加工分割车间在将羊肉分割后,还需仔细地把每块肉挑出来,将淋巴、剩余的羊毛、多余的脂肪修去,这些都必须上手练。”
分割只是第一步,分割车间的另一项任务是加工生产羊肉产品。
产品的多样化,是中盛环有针对电商和消费者需求做出的产品调整。中盛环有从建立之初,便是一个To B的企业,销售规格通常是全羊、半羊。2021年,中盛环有开启了网店,在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上开始销售,为适应C端需求,他们开始开发羊肉卷、羊小排等产品。
转向电商销售,对中盛环有这一资深的To B赛道玩家来说并不容易。中盛环有电商负责人崔陈东来自浙江嘉兴,此前一直运营服装的电商品牌。2021年崔陈东结识了陈延锋,看中了环有羊肉的优良品质,踌躇满志地加入了中盛环有,打算打造一个羊肉品类的知名电商品牌。
然而,崔陈东实际操作发现,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可以说公司一开始没有做电商的各种必备设施”。除了产品规格需要更精细,还缺少包括美工在内的电商运营团队,“连商品详情页都找不到人做”,为了拍摄商品图,崔陈东开着车,问遍了沿街的照相馆甚至婚纱店,得到的均是“没拍过”的回复,无奈之下,他将羊肉产品寄回浙江,请原本认识的电商伙伴帮忙拍摄。
准备了一个月后,中盛环有的店铺正式上线运营,主要的产品也都一一上架。崔陈东还记得店铺卖出第一单时激动的心情,他飞奔向车间,要求马上发货,未曾想困难又来了。“公司财务不同意,要求必须见款发货,我当时有点傻了,这不是电商的运营逻辑。”崔陈东只好打了报告,经公司主管审批后,第一单羊肉才算销售出去。
如今,在崔陈东的运营下,中盛环有的拼多多旗舰店“环有肉类”除了传统的半羊、全羊产品,还上架了多种规格的羊肉卷、寸排、法排、羊肉串等,通过参加“百亿补贴”“年货节”等促销活动,“环有肉类”常年保持在羊肉类店铺畅销榜前十,最高曾至第三位。新春将至,为配合春节期间的送礼需求,中盛环有的每件产品均配备了精美的礼盒。
“一只羊的每一块部位至少对应几种产品,我们至少有两百多种产品,例如蒸扒、烩扒、卫龙扒,种类特别多。”米鑫说。
米鑫的学习速度很快,在三个月的实地操作后,他成为了分割车间的副主任,管理着77名分割加工生产线工人,这些工人大部分是他的叔叔阿姨一辈。
即使成为管理人员,米鑫还是坚持和工人们在生产线上实操。“市场会不断出现新工艺、新产品,我是领导,必须比工人们更早学会。比如我们现在都在做羔羊方排,但可能下个月消费者就不需要了,或者制作工艺又有优化,食品行业的市场变化比想象中快多了,我必须高效地做出反应。”
米鑫坦言,尽管自己来自“双一流”高校,但传统行业的学问无法从书本中直接获取,这也是这份工作的趣味所在。“看一遍示意图好像就懂了,但实际操作是另一回事。比如一个全肉大卷的工艺要求是按2:8搭配肥瘦,我只有多操作,有经验了,才能迅速判断到手的羊肉是肥了还是瘦了,瘦了加膘,肥了修割。我不能出错,否则工人们按错的做,顾客到手的羊肉不是太腻就是太柴。”
越来越好
2023年年中,米鑫与交往近十年的女友完成了婚礼。“还好不是异地,我俩交往太长时间了,再不推进就成哥们儿了。”
这几年,米鑫的老家发生了很大变化。老家盖起了羊棚,政府全额补贴,米鑫爷爷养的羊从近百只缩减到40多只,但收入比以前多多了,“40多只羊能换来3-4万的收入”。连米鑫的父母亲也回到老家,加入了养羊的行当。
米鑫很喜欢目前在车间的状态。相较以往在商场工作需要的老练和圆滑,米鑫坦言:“叔叔阿姨们很热情,想法也很简单,我只需要直白地表达要求,他们都会及时完成。”
对于未来,米鑫有着很多憧憬,他想带着车间工人获得更高的收入。目前,分割车间的工人每个月底薪是5000元,通过推出计件方案,工人们每个月能增加一千多元的收入。同时,通过每周选拔优秀班组、奖金激励等方式,米鑫鼓励工人们提出工艺和产品优化的建议。 “他们很多都来自环县各乡镇。之前去外地打工,现在可以在家附近找到这份不错的工作,大家很珍惜。”
春节将至,崔陈东表示,中秋后直至春节期间,是羊肉一年中销量最高的时期。今年是“环有肉类”第二年加入拼多多的“年货节”,在2023年的“年货节”,其羔羊后腿包日销达到3万-5万包。据崔陈东介绍,目前,拼多多的销量占全电商平台销量超过90%的份额。
陈延锋相信环县的羊产业会越来越好,“环环相生,有有与共”,这是中盛环有公司商标的设计理念,“我一定要把这只羊做透。”陈延锋说。